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野菜软罐头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区山野菜资源极为丰富,如蕨菜、薇菜(分株紫箕)、猴腿菜(东北蹄盖蕨)、黄瓜香(荚果蕨)、刺龙牙、桔梗以及食用菌类等30多个品种可供人们食用.目前除少量采食、有限的盐渍和干品原料出口外,92%以上自生自灭在山上.山菜没有污染,所含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是农田疏菜所不及.食用清脆鲜嫩、淡香味美,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2.
蕨菜、薇菜、黄瓜香、猴腿等四种蕨类植物繁殖可分为有性(孢子繁殖)与无性(种根或地下茎繁殖)两种方法.其中无性繁殖具有操作简便、产量高、见效快、一经实施多年受益等诸多优点逐步被人们所采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中科院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紫科1号红豆杉为试材,设置密度、底肥各3个水平共9个交叉组合,3次重复,在4种海拔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科1号红豆杉最适宜的栽培条件为海拔784 m左右、底肥0.5 kg/株左右(复合肥)。该条件下紫科1号红豆杉第1年高生长量可达40 cm以上,分枝达8个以上,冠幅可达14 cm。因此,推荐种植密度为25 000株/hm2(50 cm×80 cm)。  相似文献   

4.
以一年生短毛独活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短毛独活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生短毛独活露地种植时,低密度(D30,株行距为30 cm×60 cm)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中等密度(D20,株行距为20 cm×60 cm)有利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提高。采取株行距为10 cm×60 cm的垄作(高密度,D10)可获得小区高产,采取株行距为20 cm×60 cm的垄作(D20)可改善品质,有利于黄酮和VC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高效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施肥、造林密度和种植穴规格3个因素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以期获得杉木高产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和施肥条件是影响杉木早期生长的关键因素,种植穴规格影响不显著。不同区域的最优栽培技术组合略有不同,融安县和融水县试验点最优组合为A3B1C3,即造林密度1 666株/hm2,种植穴规格40 cm×40 cm×40 cm,施用基肥+追肥;全州县试验点最优组合为A1B2C2,即造林密度2 500株/hm2,种植穴规格50 cm×50 cm×50 cm,施用基肥;南丹县试验点最优组合为A1B3C3,即造林密度2 500株/hm2,种植穴规格60 cm×60 cm×60 cm,施用基肥+追肥。经综合分析,杉木造林密度宜选择1 666~2 500...  相似文献   

6.
选用30 cm×30 cm,50 cm×50 cm,80 cm×80 cm,100 cm×100 cm,150 cm×150 cm和200 cm×200 cm 6种不同株行距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株行距对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幼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后第1至第2年,株行距大的苗高大于株行距小的苗高,但从种植第3年开始,株行距小的苗高逐渐大于株行距大的苗高;种植第3年,苗木地径最大的为株行距100 cm×100 cm,与株行距30 cm×30 cm,50 cm×50 cm和80 cm×80 cm的苗木地径均差异显著(P<0.05),但与株行距150 cm×150 cm和200 cm×200 cm的苗木地径无显著差异;苗木的冠幅生长随着株行距的增大而增大,但株行距(100 cm×100 cm)~(200 cm×200 cm)之间变化幅度已不明显;单株叶片生物量最大的为株行距100 cm×100 cm,株行距越小,单株叶片生物量越小,而林地单位面积生物量越大。青钱柳的株行距以100 cm×100 cm的综合指标较好,是以叶用为栽培目标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盛产山野菜 ,特别是长白山区是山野菜主产区 ,这里山野菜分布广 ,品种多 ,质量优 ,出口量大。利用丰富的野菜资源扩大出口 ,换取外汇 ,对振兴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很大作用。我国山野菜出口己有多年历史。历史出口的山野菜有 :蕨菜、薇菜、猴腿菜、山芋、大山芹、水芹菜、黄瓜香、剌嫩芽、分齿菜、山辣椒芽、野苏子、山尖菜、土当归、龙须菜、金针菜、桔菜等 ,上述山野菜深受国外消费者欢迎。根据历年来出口订单外商的要求 ,现将山野菜出口的质量标准介绍给加工企业和农民朋友。猴腿菜 为龙骨科猴蹄盖蕨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林下…  相似文献   

8.
在北方寒地栽培条件下,开展了芽球菊苣品种筛选及根株培育时的适宜播种期和适宜栽培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北方寒地栽培的芽球菊苣最佳品种为A3(中囤1号);适宜播期为7月初;适宜密度为11.1万株/km2(60cm×15cm)。  相似文献   

9.
圣音竹地下茎乳白色,节间长15~24cm,横向水平状起伏生长。大小年较为明显,呈现大年长笋、小年长竹的生长规律。竹秆节间长4~6cm,株高仅为3~8m。直径与叶面积指数高度相关R=0.9966。竹林平均胸径1~2cm的最佳密度为5100~6000株/hm2,3~4cm的最佳密度为4500~5250株/hm2,4~5cm的最佳密度为3300~4200株/hm2。区域引种试验证明,圣音竹是一个可以广泛推广的优良竹种。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猴欢喜播种芽苗进行苗床不同移栽密度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产量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生长量以株行距15cm×15cm最大,平均地径达0.62cm,平均苗高达36.4cm,平均主根长度达30.9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10.9条。苗木产量和质量控制指标以株行距15cm×15cm密度较适宜,达1.77万株/667m2,培育的苗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1栽培技术1.1栽培方式温室内多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尤以深厚砂质壤土为佳,阳光充足地块,优点是抬高了树体,方便于管理,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易于排水,且地温提升较快,有利于根系生长。一般高垄栽培时垄高20~30cm,高畦栽培时畦高30~40cm。株行距40cm×80cm或40cm×50cm均可。定植行向为南北向。合理的密度能达到温室土地利用最大化,但同时对管理的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探索在华南地区生产月季鲜切花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①保护栽培(敞开式玻璃防雨棚)能周年生产月季鲜切花,年总产量达10~13万枝/亩,其中商品标准切花(花枝长≥40cm)达4~7万枝/亩;③夏半年(5~10月)的月季鲜切花产量为冬半年(11~4月)的2.2~2.5倍;③采用高密度12株/M~2和14株/M~2种植,两者的商品标准切花产量差异不显著,以12株/M~2(每亩种4800株)为宜;④参试两个品种中“基督教徒”比“超级明星”高产。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种植密度(15 cm×60 cm、20 cm×60 cm、25 cm×60 cm、30 cm×60 cm、35 cm×60 cm)下辽藁本的根长、根重、株高、越冬芽数以及茎叶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5~30 cm)×60 cm时,辽藁本的植株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2a生闽楠容器大苗进行不同密度(株行距40cm×40cm、60cm×60cm、90cm×90cm)移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的保存率无显著影响,保存率分别达99.1%、99.0%、97.8%。不同移植密度对闽楠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以株行距60cm×60cm的移植密度最适宜,地径、苗高、冠幅生长量最大,分别达2.49cm、219.1cm、84.3cm。  相似文献   

15.
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了不同营林措施对云南石梓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整地方式对4年生云南石梓幼林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锄草松土次数和造林初植密度。云南石梓幼林胸径、树高生长的最优组合为造林初植密度1111株/hm2、水平阶整地,带宽1 m,再挖定植穴40 cm ×40 cm ×40 cm、每年锄草松土4次;冠幅生长以造林初植密度816株/hm2、定植穴50 cm ×50 cm ×50 cm、每年锄草松土3次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土地生产力,通过园林景观式栽培南方红豆杉,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5年生不同造林密度(160 000株/hm2、80 000株/hm2、40 000株/hm2、26 667株/hm2、1 7778株/hm2、20 000株/hm2、13 333株/hm2、10 000株/hm2)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的株高、地径与侧枝数量进行调查,分析了8种造林密度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间南方红豆杉的株高、地径和侧枝数量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20 000株/hm2(0.5 m×1.0 m)、17 778株/hm2(0.75 m×0.75 m)、13 333株/hm2(0.75 m×1.00 m)和10 000株/hm2(1.0 m×1.0 m)等4种造林密度的南方红豆杉株高与地径均显著高于其他造林密度,地径和侧枝数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变小而呈增加的趋势;造林密度为20 000株/hm2(0.5 m×1.0m)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的综合评价值为0.592 7,是所有造林密度中最大的,以该密度营造南方红豆杉园林景观式栽培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7.
四种蕨类孢子生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蕨)Pteridium apuilium(L.)Kuhn、薇菜(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猴腿(东北蹄盖蕨)Athyritum brevifrons Hakai和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是我国广大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现代人类更加大力开发,野生资源的质量越来越瘦,数量逐年减少,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人工栽培,人工栽培中,繁殖技术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孢子繁殖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孢子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对采集来的孢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进行了其生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工针叶纯林成熟林分主伐择伐后,对20株/亩(A)、30株/亩(B)、40株/亩(C)3种不同保存密度林冠下采用赤皮青冈与米槠2年生无纺布营养袋苗造林效果对比,造林2年的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保存密度林下套种的赤皮青冈与米槠造林成活率、地径、高度、冠幅4项指标均以A最高,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6.4%,赤皮青冈平均地径达2.21 cm,平均高达177.7 cm,平均冠幅达106.0 cm;米槠平均地径达2.07 cm,平均高达224.6 cm,平均冠幅达133.6 cm; 4项指标大小次序为A>B>C。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棕榈播种密度为10 cm×10 cm、15 cm×15 cm、20 cm×20 cm、25 cm×25 cm、30 cm×30 cm、35 cm×35 cm几种类型进行育苗试验,得出密度类型20 cm×20 cm合格苗产量最大,达到10 005株/667m2;播种密度25 cm×25 cm时苗木合格率最高,当密度大于和小于25 cm×25 cm时,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当密度逐步大于25 cm×25 cm时,死亡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用播种密度25 cm×25 cm合格苗木造林,幼林林相最为整齐。  相似文献   

20.
35杨等杨树无性系育苗不同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择目前江苏连云港地区比较适宜生长的35、95、107、土耳其杨树等4个优良杨树无性系,在东海县牛山综合试验场,进行了3种密度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 cm×50 cm、40 cm×60 cm的育苗密度,不论是1年生还是2年生苗木的质量均比育苗密度30 cm×50 cm的苗木质量明显提高,其经济效益也明显增加,是连云港地区的杨树育苗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