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硝酸银对黄瓜雌性系的诱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瓜雌性系用作母本,可以降低杂种种子的生产成本。但是,雌性株本身没有雄花,致使雌性系大量繁殖和保持全雌性状的难题长时间未获解决。Beger首次应用硝酸银为诱雄剂成功地使一个黄瓜雌性系产生雄花;Ponti等进一步证实了硝酸银的诱雄效果;国内从80年代初也尝试应用硝酸银诱导黄瓜雌性系产生雄花,证明硝酸银诱雄有效。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因使用材料不同,所得试验结果不尽一致,而且这些试验都是单因素试验,对因素间的互  相似文献   

2.
黄瓜雌性系不同处理方式诱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属于葫芦科甜瓜属,是雌雄同株异花的蔬菜作物.一代杂种优势明显,增产效果显著.利用黄瓜雌性系制种可免除人工去雄或人工杂交的麻烦,在生产上广泛使用.但是雌性系本身无雄花,致使雌性系的自身繁殖非常困难.国外关于雌性系的繁殖通常是以配套的全同株系给其授粉,以获得种子;或利用化学药剂处理幼苗诱雄[2].国内主要用赤霉素,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银作诱雄剂,但对其具体使用方法和技术,意见不一致[1,3].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比较两种诱雄剂AgNO3和Ag2S2O3的使用效果,寻找最佳处理时期及最低喷施浓度和次数,为现有雌性系选育和繁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瓜雌性系的诱雄效果和幼苗大小、诱雄药剂、药剂浓度及处理次数均有关系.本试验试图分析各因素对诱雄效果的影响,为黄瓜雌性系诱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药剂处理次数、药剂种类、处理时期对诱雄均有极显著影响.幼苗三叶一心时诱雄效果非常显著,好于其它处理.硝酸银的诱雄效果非常显著,好于赤霉素.药剂900mg·L-1时诱雄效果最好.喷施3次的诱雄效果非常显著地好于其他处理.高浓度的硝酸银会对植株造成严重伤害,赤霉素则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黄瓜雌性系诱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雌性系的诱雄效果和幼苗大小、诱雄药剂、药剂浓度及处理次数均有关系。本试验试图分析各因素对诱雄效果的影响,为黄瓜雌性系诱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药剂处理次数、药剂种类、处理时期对诱雄均有极显著影响。幼苗三叶一心时诱雄效果非常显著,好于其它处理。硝酸银的诱雄效果非常显著,好于赤霉素。药剂900mg·L-1时诱雄效果最好。喷施3次的诱雄效果非常显著地好于其他处理。高浓度的硝酸银会对植株造成严重伤害,赤霉素则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黄瓜雌性系诱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欧洲温室型黄瓜雌性系 6 5G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化学试剂 (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银 )及其浓度和处理时期(一叶一心和三叶一心、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及三叶一心和五叶一心 )对诱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4 0 0mg/kg(毫克 /公斤 )的硝酸银于黄瓜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喷施 ,可取得最佳效果 ,具体表现为所诱导的雄花数目多 ,第一雄花出现的节位低 ,死株率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11):19-21
为了研究不同化学试剂(赤霉素、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银)不同处理时期对黄瓜雌性系诱雄效果的影响。以水果黄瓜雌性系‘B51’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不同苗龄喷施诱雄剂,统计诱导雄花数量。结果表明:不同试剂相同时间喷施,诱导雄花产生的节位及集中出雄节位基本一致;不同时期,即1叶1心、2叶1心和3叶1心期喷施同一化学试剂产生的雄花数无显著差异(20节内);硫代硫酸银(600 mg·L~(-1))溶液诱雄效果最佳,表现为20节内出现的雄花数量最多。该结果对雌性系黄瓜育种材料的雌性筛选及保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黄瓜花芽分化时期,少量雌性系植株用硝酸银、赤霉素等诱导可抑制黄瓜雌花原基发育,促使其形成雄花,为其它雌性系植株授粉,从而使雌性系得以保存。近年来我们在酒泉地区示范推广黄瓜雌性系化学诱雄制种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荷兰雌性系黄瓜171为试材,研究了硝酸银不同含量和处理时期(一叶一心和三叶一心、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及三叶一心和五叶一心)对诱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00毫克/千克的硝酸银于黄瓜二卧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喷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9,(6):27-31
瓜类强雌系可用于简化人工杂交制种,通过选取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银作为诱雄剂,对籽瓜强雌系幼苗进行诱雄处理,为籽瓜强雌系扩繁保存提供理论依据。以籽瓜强雌系‘DK1’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100、300、500、700 mg·L-1)和硫代硫酸银(300、600、900、1 200 mg·L-1)溶液在幼苗第1~3片真叶平展期分别进行不同喷施次数(1次、2次、3次)处理,统计比较了2种诱雄剂不同浓度及次数处理后植株主蔓第5~20节位内两性花、雄花、雌花和败育花的数量。结果表明,300 mg·L-1硝酸银和900 mg·L-1硫代硫酸银喷施3次诱导两性花的效果最佳,其中硫代硫酸银溶液的诱导两性花数量优于硝酸银溶液。生产上可参考此诱雄方法扩繁籽瓜强雌系。  相似文献   

10.
黄瓜雌性系诱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10):38-40
以黄瓜强雌自交系‘G5-2’和全雌自交系‘2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试剂(赤霉素、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银)不同浓度和处理时期对诱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雌系材料的最佳诱雄试剂和浓度为800 mg·L-1赤霉素,最佳喷施时期为1叶1心期、2叶1心期各1次;全雌系材料的最佳诱雄试剂和浓度为600 mg·L~(-1)硫代硫酸银溶液,在1叶1心期、3叶1心期各喷施1次可取得最佳效果。该结果对生产中雌性系黄瓜材料的诱雄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瓜菜》2019,(8):217-218
<正>目的与意义:在葫芦科作物中利用雌性系育种具有重要的价值,西瓜是一种重要的葫芦科作物,其花的类型包括:雌雄异花、雄花完全花、三性花、雌花完全花、全雌花、完全花和全雄花。在葫芦科作物中,花的性型受到基因、激素及环境因子的多种因素调控。赤霉素、乙烯及硝酸银被报道可以调控黄瓜性型,但在西瓜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利用4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甜瓜作物的性型研究以及甜瓜、西瓜全雌系的来源,药物诱雄的应用,甜瓜、西瓜全雌系简化制种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西瓜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采用SSR和EST-SSR标记分析34份高代自交系的基因型,计算各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基因组SSR和8个EST-SSR标记共检测到83个等位基因,平均4.88个,PIC值变幅为0.112~0.686,平均0.425,基因组SSR的多态性明显高于EST-SSR。所有材料聚为A、B、C3类,B、C 2类包含多态性较高的4份自交系(X36、X48、X84和X89),均为来自西北地区的小果型材料,可以用来丰富栽培西瓜的多样性;A类包含剩余的30份自交系,主要是国内外的单果质量大于或等于1.5 kg的材料(除X38、X80外),其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需要进一步拓展。A类可分为3个亚类,每个亚类材料的植物学性状和来源地大不相同。研究结果将为西瓜杂交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西瓜叶片后绿标记性状新品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瓜叶片后绿性状是目前发现的苗期鉴定西瓜杂交种子纯度最理想的标记性状。为了提高后绿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以西瓜叶片后绿品系96B90为材料,与叶片正常绿西瓜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和回交,经过多代连续自交选择,选育出熟性、果形、皮色、抗性、产量和品质等各具特色的叶片后绿新品系20份,并以新的后绿品系作母本,选配出能在苗期利用叶片后绿性状鉴定出杂交种子纯度的西瓜杂交一代新组合2个。  相似文献   

16.
Knowledge of genetic divergence among inbred lines is essential for cross breeding.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analyze the level and character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C. moschata accessions, and (2) classify the genetic divergence among inbred lines in C. moschata to assist in selection of parent genotype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Twenty agronomic characters were investigated and rich diversities were demonstrated among 39 inbred lines of C. moschata from China. Various degree correlations among these characters made it possible to summarize the diversities of the twenty characters into 3 major principal components: leaf, fruit and flesh quality factor. Forty-one inbred lines of pumpkin were cluster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data, which is more distinct for classification that based on the original data of the 20 characters. However, parent inbred lines whose hybrids displayed significant heterosis in fruit weight, soluble solid and fruit shape were located in different clusters or sub-clusters based on standardized original data. It was suggested that genotypes in the same clusters may represent members of one heterotic group.  相似文献   

17.
Plants were grown at 15, 21 or 27°C. Fewer buds were formed at high than at low temperature. At all 3 temperatures, some of the buds aborted.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numbers of buds between temperatures did not disappear. Transfer of the plants from 27 to 21°C did not raise the number of buds formed in nodes of which the leaf primordia had already been formed. Therefore, it is plausible that the number of flower buds is determined at a very early stage of nod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