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和类型;减轻温度应力可以有效防止裂缝,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并就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其他措施以及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混凝土中常见裂缝,如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陷裂缝、温度裂缝、碱骨料反应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实际工作中能区别对待,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寒冷地区工业厂房墙体裂缝发生、发展的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确定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发展与温度的关系。制定的预防措施-隔离法。在几个厂房中进行的实际应用表明,是解决墙体裂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南旭东 《甘肃农业》2014,(17):79-80
本文对水工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作了详细的论述,并简述了裂缝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南方砖混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房屋顶层墙体内斜裂的机理和计算了墙体中的温度应力;从实践上总结引起帝种裂缝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控制这种裂缝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砼路面是城市高标准道路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砼材料自身的特点,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施工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砼路面施工出现裂缝就是其一,它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不但有损美观,而且使路面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7.
王紫微  杨子江 《农技服务》2011,28(3):385-386,410
通过对农村砌体结构房屋的调查,列出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类型并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预防、处理和加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拄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特点是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但砌体结构裂缝有一定原因和客观规律.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引起的裂缝是较常见的裂缝之一,在施工中对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沼渣为掺料制备多孔烧结墙体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干化沼渣作为造孔剂加入烧结墙体材料原料体系中,可制备具有节能效果的烧结墙体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沼渣掺量、烧结温度和烧结保温时间对节能烧结墙体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利用沼渣作为造孔剂加入到原料体系中可获得较好的塑性成型能力,将沼渣掺量控制在10%、烧结温度制度控制在1000 ℃并保温3 h时,能够制备出满足MU10(GB 5101-2003)各项性能指标条件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烧结墙体材料.这为沼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工艺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砖混结构住宅楼顶层墙体普遍存在的温度裂缝作了分析,提出了在建筑、结构设计时为控制裂缝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对温度裂缝的加固处理方法,并以工程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贵州低温冷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近几年贵州低温冷害的发生情况,对贵州低温冷害的类型、特征和受灾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贵州低温冷害的基本类型为中级灾害秋风和中级灾害倒春寒,发生频率为28%和32%;特重低温冷害和无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小,中级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大.为减轻灾害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和静县2006年冬季低温冻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新  陈晓燕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Z1):269-270
和静县2006年冬季气温变化剧烈,出现反常的低温天气,致使果树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利用该区域低温冻害的特征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吉奇  刘青  商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61-12363
利用本溪县气象局1958~2010年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其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县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极端最低气温为-37.9℃。年、月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化,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9、2.16℃/10a。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8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翌年2月。极端气温年较差1980年前增大了2.6℃;1981年后年较差缩小了2.0℃。极端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气温年较差的突变年均为1973年。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辽宁省50个测站的1958~2007年50年的气温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对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85℃·10a~(-1)、0.199℃·10a~(-1)和0.395℃·10a~(-1);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更加显著.辽宁省冬季、夏季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冬季气温显著上升,而夏季增温趋势不明显.辽宁省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年平均日最高气温突变点在1996年,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在1989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0年四会市气象观测站50年逐日观测资料,对四会市出现低温和霜冻的日数、年、月变化及其强度、初、终日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出现低温、霜冻天气的前期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浅析,找出单站气象要素与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0~2007年尖扎气温资料,对尖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尖扎年平均气温与全省基本一致,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4℃/10a,其中冬季气温变暖最明显,秋季次之;平均最高气温较最低气温升幅大,这种特点在秋季和夏季最为明显;日较差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秋季最为显著。最高气温的升高是年平均日较差变化呈增加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即年平均日较差变大是以最高温度增加幅度大于最低温度变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唐河县优质棉花生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小尺度范围气候的变化规律及棉花生产对其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3—2013年唐河县的年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增速为0.389℃/10a;但其增长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其中,1983—1998年气温升高迅速,增速达0.766℃/10a,而1999—2013年温度则几乎没有变化。从季节看,春季和夏季升温显著,秋季和冬季则不显著。1999—2013年,棉花产量呈显著增长趋势,温度每升高1℃,棉花增产151.68kg/hm2;其中,2003—2013年棉花产量随春季和夏季温度、7月均温、极端最高温和棉花生长季均温的增加而升高。可见,唐河县31年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并且温度对棉花的增产作用在整体上较为显著,且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及其对棉花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邢台市近57年四季长短和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智杰  许新路  王丛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80-18184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邢台气温明显升高,使得邢台市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通过分析多种季节划分方法,根据邢台市的气温分布特点,定义了适用于邢台市的四季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四季的变化,结果显示:①邢台四季分明,就常年平均而言,冬季最长,其次是夏季,秋季和春季长度很相近,秋季略短。②过去57年里,邢台各季节的长度和起止时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21世纪以来,这种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最主要的变化特点为,春季发生的时段向前移了近13 d;夏季明显变长,开始时间变化不太明显,结束时间推后;秋季的发生时段变化不明显;冬季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比20世纪90年代缩短了10 d。③采用候温法和节气法划分的四季开始日,二者在春、夏、秋季存在明显差异,而冬季比较接近。日极端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日极端最高气温的增温幅度,且日极端最低气温〈3.0℃的天数(即霜日)明显减少、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即高温日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王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17-13620
利用1958~2007年豫东北4个代表站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豫东北近50年地面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和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地面最高、最低温度明显存在非对称变化,主要特征是地面年平均最高温度呈明显递减趋势,而地面年平均最低温度呈递增趋势,二者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90和0.34℃/10a;地面年平均温度为下降趋势,其递减倾向率为-0.23℃/10a;近50年地面平均最高温度降低了4.5℃,地面平均最低温度却升高了1.7℃,平均地面温度下降了1.2℃。各月地面温度变化趋势差别明显5,~9月明显趋凉,其中6月趋凉最突出,其地面平均最高温度递减倾向率达-2.16℃/10a;12月~翌年4月明显趋暖,其中2月趋暖最突出,其地面平均最低温度递增倾向率为0.76℃/10a;地面温度变化具有夏季趋凉、冬季趋暖的显著特征。年平均地气温差逐年递减,近地层大气稳定度增加,不利于近地层污染物和水汽扩散,由此带来轻雾日数增多,空气污染加重。相关气象因子诊断分析表明,引起地面温度趋降的原因较多,主要是日照时数减少,地面受到太阳直接辐射减少;其次是空气湿度增加、空气污染物增多,降低了太阳直接辐射的强度;此外,降水量减少,土壤湿度减小,使土壤热容量减小,保温能力下降,导致地面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