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前后盘吸虫病的调查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牛奶品质的主要疾病之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一般抗吸虫药物的废奶期为25~60天,如果进行不必要的驱虫,不仅浪费药物、人力和物力,更严重的是废弃牛奶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发生滥用药物带来的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奶牛寄生虫病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前后盘吸虫病是奶牛的常见寄生虫病[1~5],四川省洪雅区域是我国西南区云集奶牛量最大的地区,奶牛的前后盘吸虫病感染程度等有关情况仍不清楚。治疗前后盘吸虫病的药物非常有限,其特效药物硫双二氯酚[6、7]的毒性较大[8、9],如果用该药防治奶牛前后盘…  相似文献   

2.
(上接 2 0 0 3年第 7期 30页 )3 前后盘吸虫病该病是由前后盘科、前后盘属的鹿前后盘吸虫 (Param phistomumcervi)的成虫或幼虫寄生于奶牛瘤胃和胆囊壁上而引起的一种吸虫病。当大量童虫移行或成虫寄生在瘤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 ,可引起严重的疾患 ,甚至发生死亡。3.1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多雨年份的夏秋季节 ,一般资料认为成虫对奶牛的危害轻微。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成虫对奶牛的危害也较严重 ,当大量虫体寄生时 ,患畜表现为体质消瘦、下颌水肿、贫血等慢性肝片吸虫病的症状 ;童虫对动物的危害更加严重。患牛表现为顽固性下痢 ,粪便…  相似文献   

3.
<正>技术概述1.家畜寄生虫病诊断监测新技术:采用科学设计和激光显微刻制等技术,建立"虫卵计数板"的制作及操作程序规范,该技术可用于定量检测几乎所有通过粪便排虫卵的寄生虫。2.前后盘吸虫病防治技术:我国奶牛的前后盘吸虫有22个种,隶属2科6属,通过研究前后盘吸虫的繁殖特性,奶牛前后盘吸虫病流行特点及其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西南地区奶牛集聚量最大的洪雅区域内奶牛前后盘吸虫虫种进行了调查,经剖检或药物驱虫后采集虫体,制成玻片标本鉴定,结果该区域内寄生于奶牛的前后盘吸虫有10个种,分布于2科4属。为研究该区域内奶牛前后盘吸虫病的感染动态,将一批约1000头奶牛投入该区域,按当地奶牛场饲养模式饲养,分别于2003年3、10月份和2004年3、6、8、10月份对该群奶牛抽样检测其前后盘吸虫病的感染率及病情程度,感染率分别为10.0%、35.7%、82.0%、80.0%、84.0%、86.0%,EPG均值分别为79、160、175、175、177、180,结果分析表明在该区域饲养1年后,该群奶牛的前后盘吸虫病的感染率增加了72.0个百分点,但病情程度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的瘤胃内而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急性暴发的较少,多以慢性形式存在。本病可使牛体质下降,消瘦,贫血,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繁殖率,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奶牛或黄牛的前后盘吸虫病前来就诊的病例,几年来,通过对牛前后盘吸虫病的诊疗,积累了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奶牛主要寄生虫病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哈尔滨市奶牛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发现前后盘吸虫病、肝片吸虫病、东毕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牛皮蝇蛆病等为哈市奶牛的主要寄生虫病。对奶牛这些主要寄生虫的症状、诊断方法、流行规律、感染率等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奶牛的疾病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双口吸虫病又称前后盘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由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兽的瘤胃和胆管壁上引起的,一般成虫危害不甚严重,但若大量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寄生在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可引起严重顽固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甚至发生大批死亡.青壮龄羊最易感染,发病重,死亡多.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遍及各地,南方比北方多见,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甚高,讷河市某种畜养殖场的羊暴发了前后盘吸虫病.  相似文献   

8.
我省气候暖和,雨量充沛,湿度大,四季如春,适宜寄生虫幼虫及螺、蚊、蝇、蜱等中间宿主的繁殖生长,有的奶牛场饲养环境和管理差,粪便处理不当,使得奶牛寄生虫种类多,发病率较高,据杨建发等(2011)报道,对大理州、昆明市、德宏州、保山市和香格里拉县荷斯坦牛、奶水牛和牦牛开展寄生虫调查,弓形虫抗体阳性率11.8%,吸虫检出率63.7%,线虫检出率27.7%,皮肤疥螨也很普遍。感染寄生虫的奶牛,消耗饲料营养,降低奶牛营养吸收效率,引起局部或者全身性病变,影响生长、发育、繁殖,降低生产性能,严重时还可造成死亡,有的还可能散播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和网胃壁上引起的疾病,对奶牛业的影响较大。本文简要介绍奶牛前后盘吸虫病及其防制,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双口吸虫病又称前后盘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由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兽的瘤胃和胆管壁上引起的,一般成虫危害不甚严重,但若大量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寄生在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可引起严重顽固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甚至发生大批死亡。青壮龄羊最易感染,发病重,死亡多。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遍及各地,南方比北方多见,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甚高,讷河市某种畜养殖场的羊暴发了前后盘吸虫病。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所辖区、县的饲料、饲草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奶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现奶牛存栏23.6万头,其中泌乳奶牛15.4万头,而且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疾病问题,特别是对奶牛危害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可使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量下降,并可影响奶牛生长、发育、受孕、产犊率等生产性能,甚至可致死亡。几年来,通过对这些区县部分奶牛场及个体养殖户奶牛寄生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发现对奶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前后盘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东毕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和牛皮蝇蛆病。本文就这些寄生虫病的流行和控制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羊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消化道内的一种寄生虫病,一般危害并不严重,容易被广大养殖户忽视,当大量寄生时危害严重,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主要表现为消瘦、腹泻。找到虫体或虫卵即可确诊。扁卷螺是其中间宿主,灭螺是预防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用丙硫咪唑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该文报道了一起山羊前后盘吸虫病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12.
大庆市奶牛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生虫病是对奶牛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 ,可使奶牛的产乳量、产犊率等生产性能下降 ,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在大庆 ,对奶牛危害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肝片吸虫病、东毕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毛圆线虫病、贝诺孢子虫病及泰勒虫病〔1〕,现就这几种寄生虫病进行论述 ,供基层兽医和养牛户参考。1 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 (Fasciola)的肝片形吸虫(F .hepatica)寄生于奶牛的肝脏、胆管、胆囊中所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引起奶牛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 ,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尤其对犊牛危害更为严重 ,可…  相似文献   

13.
作为体内寄生虫病症之一,牛前后盘吸虫病亦称作同盘吸虫病,其主要是由于牛瘤胃中寄生前后盘吸虫所引发的一种病症。牛前后盘吸虫病一般表现为慢性症状,急性暴发现象相对较少,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病牛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户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针对牛前后盘吸虫病的临床诊断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前后盘吸虫病是我市耕牛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为前后盘科腹袋属、菲策属及卡妙属等多种前后盘吸虫引起。现将牛前后盘吸虫病35例的症状,综述于后。在35例中,除槐林乡汪庄1头病牛于临诊时死亡,剖检见瘤胃内有大量成虫外,其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牛血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胰阔盘吸虫病、牛胎毛滴虫病等吸虫病和牛胎毛滴虫病的病原特点、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羊吸虫病     
牛羊吸虫病主要有肝片形吸虫病,胰阔盘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东毕吸虫病等,对牛羊生长发育危害较大,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现将对牛羊吸虫病防治方法及药物用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Paamphistoma-tidae)的前后盘吸虫引起的,常见于牛、羊.猪、免发生本病还较少见.现将笔者在实际中遇到的一例獭兔前后盘吸虫病的诊疗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环洞庭湖区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适宜前后盘吸虫的繁殖、生长。为对环洞庭湖区放牧的波杂山羊前后盘吸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解剖感染严重地区典型患病和病死山羊,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虫种进行鉴定,对山羊的消化道前后盘吸虫不同季节虫卵感染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可实时监测和了解环洞庭湖区波杂山羊消化道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程度及羊群健康状况,为我国南方广大湖区养殖户开展波杂山羊健康养殖提供科学数据和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成虫寄生在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瘤胃和网胃壁上,为害不大,多量幼虫在发育过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可造成严重的病变,甚至导致死亡。据资料报道该病遍及全国各地,南方较北方多见;黑龙江省前后盘吸虫病原体为鹿前后盘吸虫,经普查证实牛的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西昌市的12个奶牛场和5个奶牛养殖小区,采用临床调查、奶牛粪便检测等方法进行了奶牛寄生虫病流行调查。结果表明,螨虫病和前后盘吸虫病在各奶牛场和小区均有感染,比例为100%;片形吸虫病的虫卵阳性场有10个,比例为83.3%,牛群的感染范围为4.9%~10.53%,EPG值范围为78~123;线虫病的虫卵阳性场有11个,比例为91.7%,牛群的感染范围为5.3%~44.4%,EPG值范围为60~400;奶犊牛球虫病卵囊阳性场有12个,比例为100%,牛群的感染范围为12.3%~75.0%,OPG值为62~4 186。此次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奶牛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收集和整理奶牛的寄生虫相关报告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