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 3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和血液中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4 1% ;小尾寒羊主食 3种牧草中镁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6 %、0 2 2 %、0 15 % ,牧草中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2 8% ;放牧小尾寒羊被毛和血液中镁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 85 8 5 1μg g和 30 38μg g。据此认为 ,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不会发生镁缺乏症和镁中毒病 ,但其镁营养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羊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含硒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交错带春季土壤中平均含硒量为111.80μkg/kg,羊草中平均含硒量为78.88 μg/kg;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平均含硒量为420.28μg/kg。据此认为,该交错带春季放牧小尾寒羊不会发生硒缺乏症和硒中毒痛。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内小尾寒羊集群放牧生态系统中5、7、9月钙、磷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地土壤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1.46%、178.88μg/g;小尾寒羊2种主食牧草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0.39%、256.26μg/g;小尾寒羊羊毛中钙元素的总平均含量为2111.45μg/g;小尾寒羊羊血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69.65μg/g、10.21μg/g;小尾寒羊羊骨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4.44%、2.45%。据此认为,在该交错带集群放牧的小尾寒羊不会发生钙缺乏症或中毒病,但可能发生磷缺乏症。  相似文献   

4.
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适宜收获方式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增加农牧交错地区饲料来源的角度出发,尝试改变当地玉米Zea mays常规的收获方式,采用提前收获果穗、植株继续生长5 d后收回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收获方式使籽粒产量下降,秸秆产量提高.籽粒的总淀粉及粗蛋白含量下降;茎、叶粗蛋白含量增加;NDF,ADF和ADL含量下降,秸秆的饲用价值提高.通过能量折合计算,籽粒产量损失可由秸秆产量的增加弥补,该收获方式在农牧交错地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放牧绵羊的食性与草原退化的关系,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羊草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食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和野韭(Allium ramosum)的数量减少,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马蔺(Iris ensata)的比例增加;绵羊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绵羊优先采食羊草、野韭和花苜蓿,其次为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冷蒿,绵羊不喜食克氏针茅和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拒食马蔺。因此,重度放牧改变了羊草群落的植被组成,优质牧草减少,群落演替为冷蒿、克氏针茅和杂类草群落,从而导致了草地的退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军  李霞 《草业科学》2009,26(1):94-99
通过分析中国在农牧交错带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从中透视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关注的重点、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中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系统、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等领域;2)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和模型分析等逐渐成为农牧交错带研究的重要方法;3)基于多学科综合的交叉研究、多尺度研究和时空综合研究及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等是今后农牧交错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广  黄高宝 《草业科学》2002,19(11):32-34
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调整农牧比例,加强系统管理,提高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和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广  黄高宝 《草业科学》2002,19(8):32-34
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调整农牧比例,加强系统管理,提高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和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牧交错带界定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农牧交错带作为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牧区的交汇地带,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区域,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及空间界定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农牧交错带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农牧交错带界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吕玉华  郑大玮 《草业学报》2009,18(4):217-223
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段草原畜牧区和农耕区家畜分布密度空间相悖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最大障碍。本区草原畜牧区现实载畜量是适宜载畜量的1.15~2.60倍;农耕区大部分旗县现实载畜量只能达到适宜载畜量的35%以下。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能有效减少草原畜牧区草食家畜分布密度,使草原区草地封育和家畜舍饲成为可能;也是提高农耕区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羊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20倍;牛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6.5倍。同时易地育肥农牧耦合使农耕区人工牧草种植比例达到20%~36%,促进农田系统恢复为草地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东北梅花鹿茸不同部位牛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 10支东北梅花鹿茸作了不同部位牛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各部位之间牛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12.
半散放东北马鹿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是母鹿的发情鉴定。半散放母鹿的发情表现分为 3种类型 :隐性发情、表现发情和发情 ,表现类型不同 ,受孕率也不同。发情母鹿的受孕率为 95 0 0 % ;表现发情母鹿的受孕率为 71 43 % ,隐性发情母鹿的受孕率为 5 0 0 0 %。人工授精输精率为 85 5 8% ,受孕率为 78 65 %。同自然繁殖的母鹿相比 ,受孕率提高近 3 0 %。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草地不同放牧制度牧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10月在科尔沁草地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下科尔沁牛的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科尔沁牛的采食选择性很强,不仅表现在牧草的种类上,还表现在牧草的生长季节上,主要选择那些易消化的植物种类或部位,在两种放牧制度的食谱中狗尾草所占的比例均高于45%。植物种群采食后的平均留茬高度在不同放牧制度和不同月份具有不同的表现,轮牧条件下表现为10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自由放牧条件下表现为10月份9月份8月份7月份。不同放牧制度下的采食速率、采食习性、排泄行为不同,轮牧条件下采食时间和采食路线短,采食速率和采食量高,反刍?卧息和站立时间均较长,排粪和排尿次数少。  相似文献   

14.
东北梅花鹿茸不同部位总磷脂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10支东北梅花鹿茸作了不同部位总磷脂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梅花鹿茸由主杠顶端往下依次分为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 4个部位 ,各部位之间总磷脂含量差异极显著 (P <0 0 1)。本结论可作为梅花鹿茸片分等的内在指标性成分 ,同时也为梅花鹿茸的分段利用提供了内在质量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构建放牧模式下绵羊福利评价体系,为绵羊福利评价和福利水平改善提供依据。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福利评价体系结构模型,结合德尔菲法(Delphi法)对福利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先排序,建立比较判断矩阵,写入MATLAB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原则层对目标层最重要的是生理福利,权重值为43.80%;其次分别是环境福利21.90%、卫生福利14.60%、心理福利10.94%、行为福利8.76%。指标层对目标层最重要的是饲料和饮水,权重值均为19.91%;重要程度较小且权重值1%,依次为种间关系0.96%、活动0.81%、后效行为0.65%、争斗行为0.54%、性行为0.46%、异常行为0.40%。研究结果表明:饲料和饮水是影响放牧绵羊最重要的生理福利指标;异常行为是影响放牧绵羊最小的行为福利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东北梅花鹿茸不同部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 10支东北梅花鹿茸作了不同部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水解氨基酸含量在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各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17.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典型草原区封育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场,于2008年6~10月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暖季放牧试验.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放牧方式(不放牧,连续放牧,四区、五区、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研究围封过程中放牧绵羊对封育草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放牧区牧草初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轮牧和连续放牧区,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放牧区;随着放牧季节的延续,不放牧区牧草营养价值下降速度最慢,轮牧区次之,连续放牧处理下降最明显;四区、五区和六区轮牧处理间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对草场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瓦作效应.因此,在放牧强度适中时,划区轮牧能够体现其优越性,随着牧草生长季的延续,较好地保存牧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