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δ-内毒素基因导入水稻原生质体并得到了具有这种基因的转化水稻植株。所用的重组质粒Pgy61和Pgyck63带有一个由35S启动子,δ-内毒素蛋白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GUS)报告基因和NOS终止子组成的嵌合基因。δ-内毒素基因与GUS基因是融合基因,而且GUS基因在δ-内毒素基因的下游。水稻原生质体是从细胞悬浮系中分离出来,用聚乙二醇(PEG)方法将带有δ-内毒素基因的质粒导入水稻原生质体。经荧光法测定,由这些原生质体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很高的β-葡萄糖苷酸酶活性,说明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在水稻愈伤组织中得到表达,表明δ-内毒素基因在水稻愈伤组织中已被翻译(表达)。另外,从这些转化的愈伤组织中得到正常的绿色植株,经分子杂交(Southern Blot)证明δ-内毒素基因已整合进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小麦愈伤组织状态调控与原生质体培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愈伤组织及其细胞的状态可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来调控。一般情况下,生长素、还原态氮、KCl促进愈伤组织生长,细胞分裂素、硝态氮抑制愈伤组织生长。绝大多数易培养基因型诱导的愈伤组织往往表现为质地紧硬或外软内硬,不适于进行悬浮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利用不同水平的2,4-D、NH#++#-4、谷氨酰胺、水解酪蛋白、KCl、KT、6-BA、NO#+-#-3等进行处理,可使不适的愈伤组织变成适宜的类型,也可使那些生长过旺而不分化的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用这些方法,从6个小麦基因型的原生质体中培养出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花粉株系9211215及品种早雪的细胞悬浮物游离原生质体,采用改良的RY—2培养基以琼脂糖珠包埋法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发生了持续分裂,早雪植板率达5%以上。ABA对恢复和提高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作用显著。两个材料均成功地再生出植株,再生频率9211215为8.9%,而早雪高达33.3%。60余株再生植株移栽田间后能正常开花结实。这是我省第一次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行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改造的尝试,采用10mL酶解液处理12h,1g鲜重叶片游离出4.5~5.9×106个原生质体,生活率达78%~85%。原生质体分别用3种培养基进行培养,以软化菊苣种子无菌苗的叶片为起始材料进行了叶肉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和植株分化的研究,并建立高频率的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最适合培养基为改良KMP,原生质体的分裂率和植板率分别达到48.0%和27.5%。同时对原生质体培养的时间长度与愈伤组织的胚胎发生能力及植株分化频率进行了试验比较,培养时间28~41d为最佳时间,愈伤组织的胚性(81.2%)和分化率(70.9%)最高;培养时间42~55d,胚性愈伤及植株分化的比例分别为55.0%和45.2%;培养时间56~69d,愈伤组织的胚性(22.5%)和分化率(16.5%)较差。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在不含激素的1/2MS培养基上,部分植株直接生根,未生根植株转至1/2MS+IBA 0.3mg·L~(-1)+0.1%活性碳可以生根。  相似文献   

5.
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 分化及细胞分离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王米的3个自交系及其配制的3个单交种的5种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7~8叶期的幼茎切段和授粉后22天的幼胚表现有较高的出愈率。由幼芽切段培养的愈伤组织经多次固体继代和筛选呈浅黄色颗粒状,且在其液体悬浮培养中观察到少数细胞的一次分裂相,并对收集到的单细胞和悬浮愈伤组织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适宜的2,4-D 浓度为2.5~3.0mg/l。愈伤组织生长快慢与接种时愈伤组织初始体积大小有关。其直径≤0.5厘米的生长较慢。愈伤组织在两种分化培养基上或硬化或形成大量的根,未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以包心菜子叶和叶片原生质体为材料。经不同液体培养基(Bp1,Bp2,B1)浅层培养,再生细胞高频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扩增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植株分化,从这两种原生质体中获得了再生植株。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原生质体及细胞团的褐化程度与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的多少有关。原生质体的分化频率与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种类关系甚大。在植株分化时,谷氨酰胺和腺嘌呤对植株分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另外,原生质体的来源及原生质体培养基对原生质体植株分化能力均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量和植株再分化率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延农黑 1号、延农 1号和通 35等 13个水稻品种的种子为外植体 ,研究了品种间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差异 ,并对其中 7个品种的悬浮培养愈伤组织进行了植株再分化及品种与培养时间对植株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品种间愈伤组织开始生长的时间、愈伤组织的直径和重量均有差异 ,与种皮色有关 ,黑米愈伤组织开始生长的时间早 ,直径和重量大于白米 ;品种间植株再分化率不同 ,再分化率与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呈负相关 ;愈伤组织的培养时间越长 ,植株再分化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特有的疣粒野生稻成熟胚和幼穗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挑选致密颗粒状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并分离原生质体 ,将原生质体固体包埋后添加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调节培养体系渗透压诱导产生胚状体 ,成功得到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对提高原生质体再生频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稻细胞悬浮系及其单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水稻的不同遗传型材料的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通过继代培养,最终筛选出了来自于品系“145”的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1.5~2.0mg/l2,4—D的NMB固体培养基上继代7次后,转入同种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悬浮继代培养,由此形成的悬浮系是由单细胞和小细胞团组成的.倒置显微镜下几乎观察不到管形细胞,细胞的成活率达90%以上.未发现酵母抽提物对细胞悬浮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在液体培养基中附加600mg/l的肌醇能够大大提高愈伤组织的分散程度,从中分离出的单细胞经初步培养再生了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苹果品种 Gala和富士单倍体原生质体经 PEG诱导融合 ,6 0 d左右培养产生愈伤组织 .该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的再生植株 ,通过细胞学 ,同工酶和 RAPD鉴定 ,再生植株 RH- 1具有双亲共同特征为融合体植株  相似文献   

11.
使用紫外线(UV)照射来源于柑橘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使之灭活后,作为饲养层培养目标原生质体.结果表明,UV照射的原生质体作为饲养层能促进来源于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的生长,而对叶肉原生质体的生长无促进作用.本研究建立的培养方式可用于柑橘融合产物培养或低密度原生质体培养,也可为其他作物的原生质体培养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稻组织离体培养,我们曾在1979年作了报道.从水稻幼穗、幼茎组织不仅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也分化出绿苗.幼穗用N_6培养基的诱导频率(9.6%)略高于幼茎(5.6%).从幼叶和叶鞘组织只诱导出愈伤组织,没能分化出绿苗. 此后,我们继续研究,旨在提高幼穗、幼茎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绿苗诱导率,并寻求诱导水稻幼叶和叶鞘的成苗方法及摸索水稻单细胞培养的途径.现将试验情况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悬浮细胞培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报道了马铃薯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单细胞的分离及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团和愈伤组织的再形成以及植株的再生。  相似文献   

14.
以芜菁油菜为材料,从无菌苗5—8天叶龄的叶片分离叶肉原生质体,然后以6×10 ̄4/mL的密度用MP1-3液体培养基进行浅层培养。培养10天后,用MP4培养基对MP1-2中的培养物进行稀释(1:1).用MP5培养基对MP3中的培养物进行稀释(1:1),每次间隔10天。在培养期间时常用手轻轻摇动培养物。用这种方法,再生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MS1培养基增殖3周,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植株分化,分化出的苗经诱导生根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共54株).在研究中发现:①激素的种类、浓度及组合对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差异明显;②提高培养基的pH值可明显地控制细胞褐化;③AgNO_3(5mg/mL)有益于愈伤组织分化植株;④谷氨酰胺(80mg/mL)和腺嘌呤(40mg/mL)能提高愈伤组织的植株分化频率;⑤原生质体培养基对原生质体植株的分化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山梨醇对枇杷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梨醇作为游离枇杷原生质体的渗透压稳定剂,效果较同质量分数的甘露醇差,但随着山梨醇质量分数的提高,原生质体得率递次升高,至16%时,可达1.3×106g-1.原生质体经液体培养在附加一定浓度糖类的培养基上,可出现第1次细胞分裂并持续分裂,10%蔗糖加5%山梨醇是原生质体早期培养最合适的稳压剂兼C源,效果比单用蔗糖或山梨醇好.原生质体起源的愈伤组织,只有转入以3%或5%的山梨醇为C源的培养基中,才能分化茎原基并进而再生植株;转入含蔗糖的培养基,不能分化,继代数次,愈伤组织褐化.分化茎原基的愈伤组织与一般愈伤组织和褐化愈伤组织相比,其山梨醇含量和山梨醇脱氢酶的比活力,均显著升高.且愈伤组织内出现了一些结构变化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细胞没有中央液泡,只有小液泡,细胞器非常丰富.这种愈伤组织的显微结构特点与上述山梨醇代谢活跃相平行,共同构成茎原基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包心菜子叶和叶片原生质体为材料,经不同液体培养基(Bp1,Bp2,B1)浅层培养,再生细胞高频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扩增后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植株分化,从这两种原生质体获得了再生植株。在原生持培养过程中,原生质体及细胞团的褐化程度与培养基中的有要分的多少有关。原生质体的分化频率与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种类关系基大。在植株分化时,谷氨酰胺和腺嘌呤对植株分化有很促进作用。另外,原生质体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KPR和R2培养基进行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日本晴、楚粳8号、云粳9号、大白谷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先后获得了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除日本晴外,其余品种均为首次报道,品种间绿苗再生率有显著差异。日本晴最高,大白谷最低,同一品种不同的俞伤组织间,分化率有很大差异。有的愈伤组织极易分化出绿苗,有的不能再生出绿苗,说明分化前的预培养非常重要。N6分化培养基的再生绿苗率极显著地高于MS。配方为N6 葡萄糖20g/L 蔗糖30g/L IAA0.2mg/L 6-BA0.5mg/L Agarose-110g?L的培养基。分化率最高,按初次接种的愈伤组织块计,每块平均再生绿苗1.4苗,酶解原生质体量的多少,与愈伤组织在N6 1mg/L2,4-D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悬浮时间较长则易于获得较多的原生质体.日本晴的再生植株中,有两株多移栽到抽穗仅45d,有可能是极早良的变异株,有些植株的粒型和稃毛也有明显变异对鉴定和利用变异的植株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河南省农科院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室以甘蓝型油菜“豫油2号”为材料,选择生理状态良好的无菌苗下胚轴游离原生质体,配合适宜的培养基,通过液体浅层培养和双层培养,3—5天后获得高频率的细胞分裂。30天后形成再生愈伤组织,经分化成功地培养出大量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突破,将使油菜原生质体培养由实验阶段转入应用阶段。在此基础上开展无性系筛选种属间杂  相似文献   

19.
草木樨状黄芪A4转化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草木樨状黄芪A4转化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实验体系.以草木樨状黄芪发根农杆菌A4转化系再生植物幼叶为材料,通过酶解法,游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持续分裂形成了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苗.比较了不同酶解时间、培养密度和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植板密度为3×105个/mL,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在附加了2.0mg/L 2,4-D、0.5mg/L 6-BA、0.3mol/L甘露醇和2%蔗糖的DPD培养基中,可获得最高分裂频率,达32.4%.原生质体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可高频[(91.75±3.1)%]分化出再生苗.甘露碱纸电泳和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T-DNA在原生质体来源的再生植株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水稻(Oryza sativa L.)和大豆(Glyinemax(L.)Merrill)愈合组织的原生质体在液体培养基上培养成活。这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各自都能进行分生增殖,1—2个月后,形成愈伤组织或出现细胞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