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可危害叶片、茎和薯块,导致减产15%左右。一、危害特点叶片受害时产生水渍状黄色小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并于叶背病斑的边缘产生一圈稀疏絮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生长马铃薯的地方都有发生。正确诊断、合理预防、适时防治晚疫病是保证马铃薯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症状及特征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强,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部受害,在叶片边缘产生水浸状暗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扩大,病斑边缘产生一圈白色霉轮,严重时,整株叶片呈黑褐色腐烂而枯死,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的气味。茎部受害,产生凹陷的褐色条斑。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辉清 《农村科技》2010,(12):27-27
<正>一、危害症状叶片受害,先在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大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叶片背面边缘产生白色霉状物。植株茎部受害,产生稍凹陷的褐色条斑,潮湿时,病斑上也长出白霉,病害发展快时,病株很快枯萎。病薯内部组织变褐坏死,与健康组织无明显分界,无食用价值,土壤干燥时,呈干腐状。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的地块可减产50%左右。 一、发病特征 马铃薯病原菌主要侵害叶片、茎和薯块。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浸状褐色,具有浅色晕圈的斑点。温度高时迅速扩大,并产生一圈白霉,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干枯。发病严重时叶片卷缩,全株黑腐,散发出腐败气味。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症状。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叶上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溃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康部位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  相似文献   

7.
8.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发病时期多在降雨偏多,雨量集中、相对湿度大、雾露日多的7月份。其发病后的主要症状是:叶片尖端后边缘处产生褐色病斑,病斑与健部有明显界限,呈水渍状,潮湿时病斑叶背产生白色霉层;茎部发病初期呈稍凹陷的褐色条斑,潮湿时出现白霉;薯块感病时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严重时病部变软腐烂。该病发生轻者减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2015年商洛市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的严重危害,分析了晚疫病的主要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发病条件、病害发生因素,提出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病害症状马铃薯幼苗和成株均能发生。植株叶、茎、块茎均能被侵染受害。叶片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气候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叶被尤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和叶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受害时形成淡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由中心病株再扩大传播,病菌孢子又被带到块茎上,使块茎感病。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雨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的温度且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晚疫病又名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菌[Phytophtora 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被称为马铃薯生产中的头号杀手。目前,晚疫病在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田间产量损失一般达20%~50%,窖藏损失可达5%~30%,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我国种薯和商品薯的生产基地。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在180万亩以上,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因此,针对晚疫病高发态势,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是保障我市马铃薯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做大做强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菜作物,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而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田间造成的损失一般为30%-60%,窑藏期造成的损失一般在10%- 35%左右,该病害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危害番茄等茄科植物。一般在马铃薯开花以后,气温20℃左右,天  相似文献   

13.
<正>马铃薯晚疫病又称马铃薯瘟、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凡是马铃薯种植区都有发生。其损失程度由气候条件而定,气候条件适宜、品种抗性下降、连作、菌源大量积累,往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生产上普遍发生,是一种具有流行陛、毁灭眭的重大病害。近年来,在拜贼县马铃薯种植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危害,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叶片、茎和薯块,一般可导致马铃薯减产15%-20%。  相似文献   

15.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病原、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抗病育种和防治等5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仍以1、3、4的不同组合为主;我国已在6个省(区、市)发现了A2交配型。病种薯是马铃薯晚疫病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中心痛株的出现是发生的重要标志,6~8月份的降雨是流行的关键因素。培育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是目前抗病育种的重点。为减少瑞毒霉抗性菌株的出现,可将瑞毒霉与瑞毒锰锌、大生和波尔多液等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16.
一、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叶上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康部位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  相似文献   

17.
2003-2009年在不同海拔区域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规律调查研究和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在昭通的初发病期为5月上中旬(现蕾至始花期),6月中下旬(始花至盛花期)形成发病高峰期,若春播期间雨水较多,苗期即可感病。通过采取选择抗病品种或播前用甲霜灵·锰锌WP 500倍液处理种子+大田期用甲霜灵·锰锌WP或烯酰玛啉WG等药剂轮换防治,药剂防治1~2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丁叶、叶柄、茎及块茎上。叶上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康部位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就马铃薯晚疫病的为害特点及在临潭县的发病规律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临潭县的气候条件提出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推广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为基础,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消灭,并加强药剂防治和改进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在一般年份减产10%~20%左右,重发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近年来晚疫病已成为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