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根据2002年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及天津市2003年度气候趋势预测等条件综合分析,预计2003年我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年,具体发生趋势如下:  相似文献   

2.
《农家科技》1998,(4):14-15
<正> 一、总趋势根据重庆及周边地区农作物品种布局、历年病虫发生情况并给合1998年度天气趋势预报,预计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部分区域性病虫将大发生,发生面积5000万亩次。1.水稻病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00万亩次,与1997年比较,虫害有所下降,病害有所上升。稻飞虱中等发生,常发区中等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芳 《农家致富》2011,(17):36-37
近期,江苏省植保站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桑树生长和桑园管理情况、天气预报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秋季桑树主要病虫为中等至偏重发生。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计秋季桑树主要病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桑疫病沿江、沿海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4代桑螟中等至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5代桑螟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0,(6):42-42
2009年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接近2008年。根据病虫越冬基数,寄主因素,结合今冬气候特点和春季气侯预测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仍为中等发生年份,总体程度略重于上年;发生面积约67万公顷(次),总体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小麦穗蚜偏重发生.吸浆虫在部分地区呈严重发生态势,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桃蛀螟等病虫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5年病虫发生情况、当前病虫残留基数、浙江省气象台对今年天气趋势预报、以及全省农作物栽培情况、主治药剂抗药性程度、并结合重大病虫历年发生演替规律,经综合分析预测,2006年粮油作物主要病虫为偏重发生,且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加。其中麦类病虫中等发生;油菜菌核病为中等偏重发生;水稻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一代二化螟和单季稻纹枯病为大发生;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继续扩大、发生程度将继续加重;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范围将有所扩大。预计2006年麦类病虫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油菜病虫为350万亩次,水稻病虫为9500-100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6.
根据全省农作物品种布局、栽培条件、病虫越冬基数,结合历史资料及气象条件综合分析,预计2002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总的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年份,发生面积10000万亩次.其中玉米螟大发生;稻瘟病、大豆食心虫、草地螟中等偏重发生;地下害虫中等发生;大豆蚜虫轻发生,局部中等偏轻发生.  相似文献   

7.
浙江三虫一病偏重发生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近日依据该省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和历年病虫发生规律、早稻长势及未来气候趋势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浙江省早稻中后期病虫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去年。其中稻纵卷叶螟为大发生,为近年来同期最重的一年;白背飞虱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二代二化螟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9年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冬前病虫基数、省气候中心2010年1—9月份长期天气趋势预测,以及全省栽培制度和品种布局等情况,结合主要病虫历年发生演替规律,经综合分析认为。2010年粮油作物主要病虫仍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发生趋势仍较为严峻,一代二化螟、穗期灰飞虱和水稻纹枯病为中等偏重发生:其他病虫发生程度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5年全省各地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形势及越冬基数情况,结合2006年全省气候趋势和各地农作物生态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灾害将中等偏重发生,其中,玉米螟、稻水象甲、二化螟、粘虫、东亚飞蝗、稻瘟病、蔬菜灰霉病等一些常发性、迁飞性病虫在局部地区有可能暴发危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冬前越冬基数调查,结合气象资料及上海市的耕作制度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全市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偏重至大发生程度。其中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褐飞虱、白背飞虱、条纹叶枯病、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大螟、恶苗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二化螟、稻曲病、麦类赤霉病中等发生;稻象甲、稻瘟病、小麦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三化螟轻发生。为了有效控制粮食作物病虫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制定2006年本市粮食作物主要病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0-5811,5813
[目的]验证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为直播冬油菜田的杂草防除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在直播冬油菜田间进行单用和混用除草试验。[结果]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冬油菜4~5叶期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田间的阔叶杂草;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22.5 g/hm2+400 ml/hm2的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可以有效防除油菜田间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达90%以上,且可以比人工除草节省成本1 100元/hm2。[结论]25%胺苯磺隆与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可以更好地防除冬油菜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改造中的多元主体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万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74-1176,1188
"非农化"和"城市化"两大社会潮流推进了城中村的不断进展,然而,随之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城中村问题也使得对城中村的改造迫在眉睫.当前,政府、市场、村民自身是城中村改造的三大主体,他们之间的博弈构成了城中村改造冲突的主要内容.确立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培育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全局观念,是多元主体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矛盾消除的3个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农户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党政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则、方式、机理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户运行中的微观组织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与现行村级组织之间联系的机理,同时受行政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这也是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的根本原因。(2)新形势下村级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农户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体制性摩擦的微观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农户自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3)村级组织的功能之所以错位,关键是村级组织和乡镇组织之间存在着组织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内在的关系环境又与农户的要求和利益之间存在差异。基于这些判断,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乡村微观组织改革和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等方式,建立能够独立表达农户自己愿望和要求的农民组织;(2)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方式,规范农户与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3)通过改革乡镇政府管理农户的经济体制,保障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民主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各离体培养物染色体数目均出现广泛的变异.除正常的荔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30外,还出现大量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外植体种类及基因型等对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影响.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荔枝体胚的再生植株频率,但胚性愈伤组织仍能分化形成大量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麓中段,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带之一。玛纳斯河流域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开发始于清朝乾隆中期统一新疆之后。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战略要地,成为历次战乱的争夺焦点之一。流域屯垦和农业开发也经历了多次起伏,在水利建设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玛纳斯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瑞金市塘背岗脐橙合作社"猪-沼-果"生态模式失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兆锋  杨庆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5-3685,3705
针对瑞金市脐橙合作社的果农们放弃原有的"猪-沼-果"复种模式,开始大量使用有机、无机化肥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建议,以解决生态模式失衡问题,使果园走向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养老的严峻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家庭养老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加强养老立法,规范家庭养老;最后,大力宣传尊老、养老、敬老之风,弘扬"孝悌"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醇作为发动机燃料由来已久,但直到近两年燃料乙醇产业才得以在全球迅猛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格局和食物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产业崛起,科技先行。本文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指出了中国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需攻克的重点技术领域,这将有力推动国内燃料乙醇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农业发展不但受到自然资源状况的制约,还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劳动力构成以及农业政策惯向等有密切关系。汉初,各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农业技术与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差异上,而经济落后地区又往往是中央政府统治的薄弱之处,这就使得一些边远荒僻之地在地权控制的斗争中常常游离于集权政府的地缘政治之外。因此,如何促进农业经济在各地的均衡发展就成为汉政府强化相关管理职能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政府作为角度,分析汉代职官的劝农制度、铁官制度和政府的边疆政策等,探讨边远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20.
津南区土壤耕层养分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连续多年对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盐、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7项理化指标的监测分析表明,我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园田区增长较明显,粮田区为持续下降趋势,以平均每年1%的幅度下降;土壤速效磷含量保持原等级;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原等级内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盐含量下降,PH值上升。按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划分,我区近80%的耕地土壤肥力为3—4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