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茶叶生产责任制的现状由于茶园管理和初制加工的生产性质不同,其责任制形式也有所区别。如果茶叶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健全和完善,就能较好地解决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合理地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茶园管理方面,目前我省茶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试论种子经营管理中的信息江苏省邗江县种子公司丁万庆种子信息是创造种子价值的一种资源,是种子生产和经营的指南。本文试从分析种子信息的内容、类型和特征入手,简述种子信息在种子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种子信息的内容  种子信息是反映种子经营活动及其发展变...  相似文献   

3.
1956年6月间,建德县下包乡狮峰高级社建立了茶叶五年“五包”生产责任制。就是把茶园划归各生产队负责管理,五年内固定不动,实行社对队的包工、包产、包肥、包价、包本;并确定分年度的“五包”定额和数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畜牧产业的发展日趋加快,牧草种子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是草原和山地草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人工种植草地面积逐年扩大.草种生产数量与日俱增.草种生产和经营管理,在我国种子战线仍是一门新兴的事业,也是牧草种子的生产与管理处于最薄弱的环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为草原(场)建设、畜牧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省承担茶叶行业管理任务的主要是农业、供销两大系统。农业部门主管茶叶生产规划和技术指导与推广,与茶叶市场没有直接的经济联系。供销部门主管茶叶收购、加工、销售、有关生产资料的分配与供应及其行业经营管理服务,兼管茶叶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外贸与国际市场相连。这种管理体制在大集体时期是切实可行的。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茶园分户经营,生产规模小,管理的难度大,尤其是1985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信息化过程中配套技术与体系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安全生产信息化中所必需涉及的相关内容为主线,探析了生产过程中产地环境信息、安全生产过程控制配套技术和安全评价与预警等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产地编码体系的建立、产地环境安全评价预警模型设计、生产过程投入品控制技术体系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档案登记规范建设、多元化产品溯源技术应用以及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设计是辅助具体农产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容。通过对其中设计的部分农产品安全生产信息化配套技术与体系的具体应用也表明,加强信息化所依赖的配套生产技术体系的开发、设计与应用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横向科学。标准化的核心是标准,标准化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制订、贯彻和修订标准。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各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制订、贯彻执行、反馈、不断修订完善等,是企业管理六项基础工作(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职工教育培训)中居于首位的工作。1982年1月,赵紫阳总理指出:“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六师酿酒葡萄生长周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日期、灌水定额、灌溉量等项内容的试验研究,探讨适宜本地区酿酒葡萄生产的节水灌溉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北疆干旱荒漠地区春小麦与苜蓿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农牧业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戈壁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对于北疆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田灌溉管理以及自然植被生态恢复等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联合国“2817项目”春小麦和苜蓿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达到该地区小麦和苜蓿高产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春小麦应采用“量少次多”的灌溉制度,灌溉定额为433 mm,灌水次数为10次,其中最优灌水定额抽穗前60 mm,其他生育阶段灌水定额为30~45 mm;苜蓿打3茬灌溉定额为849 mm,灌水次数为15次,第1茬的第1水灌水定额在60 mm,第2、3茬的第1水灌水定额为67 mm,其他水灌水定额在40~60 mm。研究显示,春小麦达到高产的处理是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苜蓿达到高产的最优方案是幼苗期、蔓枝延长期和开花成熟期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45%和45%。  相似文献   

10.
汾阳县种子公司是一个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的繁育、推广及供应工作。1983年以前,曾连续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近年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化,种子生产、经营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对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研究,乃至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失误,种  相似文献   

11.
我场是一九五八年建场的,现有正式职工130人,就业人员19人,茶园1800亩,其中采摘茶园1400亩。自一九八○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那种“端着铁饭碗,上着自由班,生产好与坏,与己都无关”的现象逐渐得到了扭转。一个争出勤,比速度,争超额,比质量的良好局面业已形成。两年来,茶叶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里除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其他条件的配合外,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是取得这一成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与保护     
<正>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因此,技术创新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生产方式和新经营管理模式等新内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要经过研发、小试、中试、生产、营销与服务等阶段,涉及到产品、工艺、管理、市场等方方面面,它不仅包括技术发明,还需要经  相似文献   

13.
锡林河流域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与灌溉定额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锡林河流域紫花苜蓿生育期内不同阶段的需水量、需水规律和合理的灌溉定额。采用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的需水规律、产量与灌溉定额间的关系以及合理灌溉定额。结果表明:第1 茬紫花苜蓿需水高峰值出现在6 月下旬—7 月初,其需水强度最大可达5.09 mm/d;第2 茬紫花苜蓿需水高峰值出现在8 月上旬—8 月中旬,其需水强度最大可达5.23 mm/d。根据紫花苜蓿产量与灌溉定额间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型关系,以追求单位面积产量、灌溉水生产效率和生产弹性系数最大为目标,确定紫花苜蓿的合理灌溉定额,该成果为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和灌溉预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种子发芽率的高低,是衡量种子播种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种子分级论价和决定播种量的主要依据。因此,测定种子发芽率是种子检验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测定种子发芽率,一般惯用常规发芽试验的方法,由于时间长,所需仪器设备较多,很不适应种子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快的要求,更不适应当前各级种子公司面对千家万户收购种子新形势的要求。同时,此法对那些还处在休眠状态的种子很难测定出  相似文献   

15.
由于茶叶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广大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茶叶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发挥了应有的效益,但有些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条茶产区茶叶生产责任制形式以一包到底为主,除少数专业茶场外,社队基本“全包到户”,条茶初制形式绝大多数是分户制  相似文献   

16.
张燕 《种子科技》2017,(4):18-18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更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通过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情况一直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重视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深刻认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我国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以及途径的相关内容入手进行具体的行文阐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微型电子计算机已在各行各业的科学实验数据处理、生产的自动检测控制、业务与信息的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茶叶科研、生产、流通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还只刚刚起步,特别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以实例还不多见,要推动微机在茶业各个方面的普及使用,应用软件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微机在茶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一例,笔者参考有关库管程序的设计,编制了茶叶成品仓库入出库财务管理微机处理系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要茶叶优质高产,当务之急是要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管理生产,改变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在这方面集体所有制的茶叶场、队已有一些好经验,如以“定、奖、赔”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责任制,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如能在国营茶场实行这种制度,定能比现在“大家端着铁饭碗、吃大锅饭”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种,是中药材安全生产的源头,是中医药产业质量安全源头的源头,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目前,专门针对中药材种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仅有新修订的《种子法》作了纳入"参照本法执行"的规定,具体管理规定办法仍未出台,质量标准规范严重缺乏,品种登记暂未提上日程,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其生产经营管理任重而道远,亟待突破。  相似文献   

20.
茶叶企业与任何企业一样,都占有、使用和经营管理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和资金,从事茶叶生产,展开各种经济活动。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的茶叶企业生产发展快,经济效果好,费用少,利润多;有的则不一样,存在着明显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差别。因此,重视茶叶生产经济效果的分析与应用,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