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青鸾 《种子科技》2005,23(6):325-326
2005年5月30日,应专家组邀请,我们深入到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支家村,对种植的1 200多亩石新733小麦进行了田间鉴定.从表面看,田间表现麦穗高低不齐,上下两层楼,杂株比较多,并且地块之间差别大.通过专家组鉴定:较轻地块杂株率1.0%,一般地块杂株率3.0%,重地块杂株率5.6%,平均杂株率3.2%,未达到小麦良种田间纯度不低于99%的国家标准.这一事件说明,提高小麦种子质量是摆在种子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容忽视.那么,如何保证小麦种子质量呢?笔者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县级种子市场销售点多、品种多、来源多、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个别经营户甚至销售假劣种子、套牌种子,从而导致在种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涉种纠纷日益增多。正确、公正地调节处理各类种子质量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种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近年的工作实践,就用种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如何正确分析原因,妥善处理种子质量纠纷谈些看法,仅供参考。1 种子质量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1.1 种子本身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种子质量标准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等4项指标,符合国家或行业及地方性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即为合格种子。但有些生产商对4项质量指标把关不严,对部分批次标准不够的种子进行销售。  相似文献   

4.
杨治仁 《种子科技》2006,24(1):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由于种子市场放开,经营种子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严重,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种子质量纠纷也越来越多,尤以种子质量田问纠纷更为突出,不但给农民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活与农村社会的稳定。笔者从事种子管理工作多年,现对如何避免或减少种子质量田间纠纷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龙利平 《种子》2014,(4):92-93
论述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目的和基本要求,阐述了现场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对田间现场鉴定的主要环节和技术问题作了重点介绍或示例性说明,探讨性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做法建议,并规范了现场鉴定报告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把好种子质量和品种准入两大关口,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科学宣传推介品种,并将良种良法一起推广,才能有效减少种子质量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曹洪 《种子科技》2008,26(5):34-34
农业生产时常会受到种子质量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减产、减收。因此,客观判定,明确责任,对于调解和妥善处理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种子管理机构在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重点环节中如何把握细节介绍几点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做好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子市场的不断开放,种子质量事故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的出台,为解决质量纠纷提供了法律保障,它标志着我国依法管理种子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鉴定办法>实施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20多次种子质量事故田间现场鉴定,现就这两年来主持和参加这项工作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唐忠平 《中国种业》2007,(10):26-27
农业部2003年8月1日颁发了第28号令《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广西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技术规程》(DB45/T135-2004)(以下简称《规程》)。这对于规范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程序,及时化解种子质量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启欣 《种子科技》2006,24(1):9-10
2005年秋,我局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某种子代销商销售给他们种植的玉米种子是假种子,要求派人查处并给予赔偿。接到举报后,我们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展开调查。经查,该代销商销售的种子为国审品种豫玉22号,田间表现为90%倒伏,黑粉病株率60%,面积二三十亩。为慎重起见,我们邀请了有关技术专家对玉米田以及群众手中剩余的该品种种子进行净度、纯度、水分、发芽率鉴定。经鉴定,上述四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据此,我们向群众说明:该品种经过国家审定,发生倒伏和黑粉病与种植密度过大及自然气候条件有关(春季种植以及密度合适的均无倒伏发病现象),种子代销商可以不予赔偿。用种群众对此答复意见不服,随即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综合多方意见,也认为群众举报事实与种子质量无关,一场种子纠纷才得以逐渐平息。种子纠纷虽然已经过去,但时至今日,用种群众焦灼的目光,玉米田里杂乱无章的颓废景象却常常浮现在眼前,令我们不得不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瑛 《种子科技》2006,24(6):17-18
新疆是一个瓜果之乡,每年6~8月我站都会受理好几起西瓜种子质量纠纷。凡是西瓜未能正常生长成熟并达到一定商品性的,瓜农一概追究为种子质量问题。那么,这些情况是否都属于西瓜种子质量问题呢?作为种子管理检验部门,我们应科学的分析各种情况和原因,做出正确鉴评,给农民和种子经营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上最大的威胁之一是播下的种子没有生产潜力,不能使所需栽培的品种获得丰收,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种子生产、经营者必须提供合格种子,使这种威胁降到最低程度。但是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产品,它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产量受到影响,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在田间的表现就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使种子质量纠纷的定性存在争议,只有正确分析种子质量纠纷的成因,才能依法划分法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应该澄清以下几个问题,即种子质量的构成(或概念)、种子质量纠纷的成因、如何划分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吴敬森 《种子世界》2005,(12):14-14
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但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诸如栽培、气候等原因,均会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表现异常,所以对鉴定地块中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时,除考虑种子质量因素外还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翠云  王方  田胜利  李华 《种子科技》2004,22(5):270-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为处理种子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如何准确地认定种子事故,科学、公平、公正地处理种子纠纷,是种子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产生种子事故和纠纷的原因除了假劣种子外,还有因天灾或农户管理不善造成的.下面分别谈一谈种子事故的认定和种子纠纷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王定育 《种子科技》2012,30(9):22-22
在玉米大田生产中,常因种子质量(纯度、发芽率)或者栽培技术不当、病虫危害、不良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及其经济性状表现异常,种子经营者与种子使用者对造成损失的原因存在意见分歧。此时,田间鉴定就成为判定种子质量的有效手段。本人结合工作实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从玉米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结合现场勘验鉴定,判定是否属于种子质量(纯度、发芽率)问题,这样既保护了种子使用者、种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能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经营种子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杨风奎 《种子科技》2003,21(1):2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后追偿的原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因使用种子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当事人之间必须要有能证明种子质量问题的证据———检验报告或鉴定报告。而农民大多不会去保存原始证据———种子,种子一旦播种,证据就难以复原,田间检验鉴定就成为解决种子质量纠纷举证的一个补救手段。目前,种子质量纠纷投诉集中表现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8号令《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5年.《办法》规范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程序和方法,在对处理种子质量纠纷需要做田间现场鉴定时有明确的依据及规范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为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具体施行该办法时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种子质量纠纷发生特点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种子质量纠纷时有发生,由于影响面大、纠纷涉及的类型多,解决纠纷的难度依然较大,对个别企业利用纠纷发生的时间性、地域性和复杂性,推诿责任等几个特点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种子质量纠纷和鉴定、加强宣传教育、倡导诚信经营等防范种子质量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素亭  胡婷婷  王芳  高彦  刘贺梅 《种子》2004,23(2):7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为处理种子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因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如何科学、公平、公正地处理种子纠纷,准确地认定种子事故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处理种子案件的具体实践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大勇 《种子科技》2009,27(11):18-19
近年来,有关种子质量方面的纠纷屡见各类新闻媒体,笔者曾多次参与鉴定此类事件,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