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明代荼书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以岕荼为研究对象的达到了3种之多,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不惟是明代茶文献研究繁荣的体现,更在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岕茶在明代的鼎盛地位.本文介绍了《罗岕茶记》作者熊明遇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治理长兴期间力推罗岕茶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并就《罗岕茶记》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2.
明代冯可宾与熊明遇论罗岕茶及其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施由民罗茶是明代的名茶之一。中国茶叶发展至明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名茶,如明人沈石田《书茶别论后》中所述:"昔人咏梅花云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惟岁茶是当之。若闽之清源、武夷,吴郡之天池、虎丘,武林之龙...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指的明代五种茶书是指熊明遇《罗岕茶疏》、屠本畯《茗笈》、屠隆《茶说》、罗廪《茶解》、闻龙《茶笺》.丁以寿曾撰《明代几种茶书成书年代考》(《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对它们的成书年代予以考订.  相似文献   

4.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明·许次纾《茶疏》),没有茶具,茶事活动就无法进行,茶艺也就因它而"缺一则废".可见茶具在品茶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文献中最早提到茶具的是西汉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其次是西晋杜育《赋》中的"器择陶简",但都语焉不详.真正对茶具给以足够重视的是陆羽,他在《茶经》中专辟一章"四之器"来详细论述煮茶的器具,可以说,是陆羽首次明确肯定茶具在茶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河  真理 《农业考古》2005,(4):212-218
明代赵之履《茶谱续编》是一部散佚了的茶书,此《续编》原附于钱椿年《茶谱》之后一起出版的,故名《茶谱续编》。后明代顾元庆将钱椿年的《茶谱》和赵之履《茶谱续编》进行删校,两书合为一书,掠为己有,并以顾元庆《茶谱》之名行世。钱氏之《茶谱》与赵氏之《续谱》,反不被人知晓。这种鸠占鹊巢的现象应该加以更正。笔者查阅了众多历史文献,以图恢复赵之履《茶谱续谱》本来面目,故云辑考。  相似文献   

6.
茶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生活资料很早就与文学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对品茶生活及其含蕴的文化事象描写比比皆是.《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等古典名著都记载了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对此已有论者写文章进行多方面的阐释.李绿园创作的《歧路灯》是反映中原地区十八世纪中下层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108回,涉及茶的就有97回,"茶"字在书中出现381次.小说中居家饮茶、待客献茶敬茶、醒酒或提神用茶、治疗感冒等疾病也用茶……茶事活动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作者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段之一.但是,至今尚无人论及《歧路灯》中丰富的茶事活动及其在小说中的意义,本文立足小说文本资料,进行细致梳理,以探究书中的茶事描写及其含蕴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茶,钟山川之灵禀,集天地之风露,含华咀华,吐香韫玉.宋徽宗《大观茶论》"夫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芽,本是大自然之杰作,天赋予人类的最佳饮料.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中国茶学史上,一般认为在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茶"写成"荼"读作"tu".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邶风·谷风》中记载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但对《诗经》中荼,有人认为指的是茶,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至今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8.
明代部分散佚茶书辑考与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茶文化最为隆盛时代,其表现之一是反映茶事生活的著作特别众多,据人不完全统计,明代茶事专著共有五十余部,其数量相当于从唐至清时期茶书的一半.然而明代也是茶文化著作散佚最为严重的时代.于是我们在文献之海中淘选,得出如下部分佚著,并对其进行辑考与题录.  相似文献   

9.
郑立盛 《农业考古》2003,(2):286-289
北苑位于福建省建瓯市东面 (宋属建安县 ) ,北苑茶产生于闽龙启元年 (933年 ) ,作为贡茶持续了四个朝代 4 5 8年 ,上贡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为我国茶叶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特别是在宋代 ,北苑贡茶的精工制作 ,把我国团茶加工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天下之茶建之为最 ,建之北苑又为最” ,( 1) 翻开宋代茶书 ,北苑之名随处可见 ,关于北苑茶的专著最为丰富和系统 ,由皇帝为北苑而作的茶的专著《大观茶论》也是史无前例的。朱自振教授曾两次专程到北苑考察 ,指出 :“建安不但形成为宋朝茶和茶学的中心 ,而且宋朝茶书大多以建安贡茶为内容” ,进…  相似文献   

10.
沙宣  刘军芳 《农业考古》2007,(5):147-153
浅吟低唱寄茶诗“茶引文人思”。古往今来,很少有文人不喜欢茶的,从写《茶经》的陆羽,到诗仙李白,再到近代文豪鲁迅、诗画大家齐白石等等都嗜茶。他们喝茶、咏茶,与墨结缘,在品茶中生发灵感、体会情思并得到一种清雅脱俗的精神寄托,由此留下了大量诗词画作。然而,最早的古字中并无“茶”一字,而是以“荼”代作今日之“茶”字。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大量的古代诗词中寻到“荼”的踪影。茶诗最早出现于《诗经》,“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周原朊朊,堇荼如饴”(《大雅.绵》)等等,这些可谓是最早的茶诗了。从中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尧水根 《农业考古》2012,(5):266-274
《茶经》、《大观茶论》和《茶疏》分别为唐代陆羽、北宋赵佶和明朝许次纾所著,这三大茶书对我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开创、传承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茶经》——世界最早的茶书《茶经》由陆羽于公元780年完成著述,是中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为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分别为:一之源,谈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二之具,讲采制茶叶的用具;三之造,谈茶的  相似文献   

12.
让时光倒流,凝固到中国茶叶史上出现的高峰期--唐朝时代,这是让每一个华夏儿女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朝代,我们就把光彩照人的片段停留在浙江湖州(长兴)来寻根问祖吧!首先是生活在中唐时期的陆羽,在辗转各地名山大川后,隐居于长兴顾渚山,风餐露宿,品茗掘泉,研创茶学,于建中元年(708)著成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成为茶叶的百科全书;由于尊皇爱茶的陆羽受当时的湖州刺史裴清的推荐,建言献策出于顾渚山的紫笋茶成为唐朝皇帝的"贡品".事实形成后,唐朝先后有28位湖州刺史到顾渚山"修贡"、续贡80多年,并设有"贡茶院",春茶开采时人马多达3万人,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茶之劲旅.历朝续贡达800多年,因而让紫笋茶品位之高、贡额之大、续贡时间之长,在我国贡茶史上一直处于至尊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谢文柏 《农业考古》2002,(2):178-180
长兴县顾渚山盛产紫笋茶 ,山下有著名的金沙泉 ,在唐代连续作贡 80余年而闻名于世。又因长兴与中国“陶都”宜兴毗邻 ,矿脉相连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紫砂泥 (陶土 )。据长兴方志记载 ,紫砂茶具始于北宋 ,时有“南窑”、“北窑”之称 ;“南窑”在长兴缸窑 ,“北窑”在宜兴丁山。于是长兴的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 ,早被誉为“品茗三绝”。自晋、唐以来 ,民间饮茶之风盛行 ,城乡茶馆林立。长兴东临太湖 ,西倚天目 ,山水清远 ,属于江南水乡之地。正如杜牧在顾渚写的《茶山诗》中所盛赞的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抗战爆发前 ,长兴人口有 2 …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新发现了元朝后期的法典《至正条格》,其“断例”部分“厩库”门“茶课”条所载6款,是茶引上印刷的文字,这些文字虽见于他书而记载不详.元代“茶引”的性质是“贩运凭证”,直接继承的是北宋初期的制度;元代茶“公据”才具有北宋末到南宋时“专卖税”的性质.茶引文字是最基本的茶引条画,规定了贩茶程序、私茶的处罚、官吏沮坏茶课等内容.茶引和公据的密不可分,使元朝形成了一套比宋更为完善的茶引之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陆羽《茶经》"一之源"中的"上"与顾渚紫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盛有 《农业考古》2004,(2):250-252
据许多史料证明,陆羽隐居湖州苕溪撰写《茶经》期间,经常身临顾渚山茶区,调查考察茶事,开展研究工作。如《全唐诗》载耿湋和陆羽的一首联句诗,其中有“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耿湋)。拜井菰城里,携笼万壑前(陆羽)”。明确指出陆羽常到顾渚山去。唐代皮日休作《茶中杂咏并序》云:“余始得季疵(陆羽)书(指《茶  相似文献   

16.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7,(2):205-213
一.茶书定义与分类茶书定义典籍本指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茶文化典籍是指古代记载有关茶文化内容的图书,简称为茶书。茶书是指专门论述茶叶种植、加工、冲泡、品尝的古代茶学著作,也包括许多专门论述历代茶政、茶法和茶叶贸易的著作。但后者大多属于社会经济史和法制史范畴,如宋代的《本朝茶法》、《茶法易览》和明代的《茶马疏》、《茶马志》、《历朝茶马奏议》等,与茶艺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故就专门学习茶艺的作者来说,可暂不涉猎此类茶书。古代还有一些农学著作,如唐代《四时纂要》、元代《王祯农书》、明清的《农政全书》…  相似文献   

17.
方健 《农业考古》2002,(4):260-270
笔者校证本《中国茶书全集》 ,将并非茶书———如仅数百言的单篇短文 :叶清臣之《述煮茶泉品》、唐庚《斗茶记》等 ;或从一书录出有关茶事的章节 ,如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本朝茶法》 ,旧题陶谷 (方按 :实误 )《清异录》37门之一《茗录》等 ;或书佚而序存如裴汶《茶述·序》者 ,或仅佚存吉光片羽者 ,如宋周绛《补茶经》、丁谓《北苑茶录》佚文等 ;及敦煌文献中之《茶酒论》( 1) 、摩崖石刻中之茶文 ,均编入附录 ,以略存其概。这里先刊布的《百丈清规》是附录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顾名思义 ,乃禅刹古规 ,今收入者乃与茶事有关者 ,或许对当…  相似文献   

18.
《农业考古》2002,(4):272-272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一套 5本 )为填补空白之作 ,由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许多读者纷纷购买该书 ,还有的询问有关情况 ,现统一答复如下 :1、《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内容如何 ,有何特点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分别以现当代茶诗茶词、茶事散文、茶事小说、茶歌茶曲、茶论新说各一册 ,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茶叶艺文的精华之作 ,并每本书前都载专文对有关艺文的流变、特色、影响作了深入的介绍。丛书由著名茶文化专家、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研究员任主编 ,一批有影响的诗人、作家、作曲家和研究专…  相似文献   

19.
郑雯嫣 《农业考古》2012,(2):264-267
一.茶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现存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人类发现并利用茶树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从那时  相似文献   

20.
邱志诚 《农业考古》2021,(2):171-176
南宋类书《类说》录有《茶录》一书,已有研究认为作者为蔡襄或曾慥,均误。通过其录文本身的"破绽",并与《绀珠集》所收《茶录》比较,可以确定其真正的作者是朱胜非。朱氏《茶录》作于绍兴五年至七年间,该书汇辑它书制茶、饮茶等方面术语,每一术语单独列为一个条目,在宋代茶书中别具一格,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茶文化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