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林业科技》2001,21(1):78-79
l、银杏叶健康法,[日]仁木繁编,台湾正义出版社,1988年5月。 2、银杏趣谈,徐江森著,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年8月。 3、中国银杏,梁立兴编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8年9月。 4、银杏的栽培,何凤仁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10月。 5、邳县银杏志,张清吉主笔,海潮出版社,1989年10月。 6、全国首届银杏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银杏协会筹委会、湖北省安陆县银杏协会合编,湖北科技 出版社,1992年7月。 7、银杏栽培技术,张洁编著,金盾出版社,1992年9月。 8、银杏早果丰产新技术,陈章久,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9、泰兴大白果,江苏省泰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农业出版社,1993年1月 10、银杏栽培,侯九寰、皇甫桂月、张永瑞编著,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年3月。 11、银杏栽培,杨胜学、史继孔、樊卫国、王江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3月。 12、银杏的威力,[目]仁木繁编,台湾青春出版社,1993年3月。 13、银杏丰产栽培,邢世岩编著,济南出版社,1993年8月。 14、银杏栽培技术问答,李健、许振方编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15、中国果树志·银杏卷,郭善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年9月。 16、中国当代银杏大全,梁立兴编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17、银杏栽培及产品加工技术,许慕农、胡大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年12月。 18、全国第二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安陆市银杏协会、泰兴市 银杏协会合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年7月。 19、银杏栽培与加工,董云岚、魏玉君主编,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4月。 20、全国第三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山东省郯城县林业局合 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5年8月。 21、银杏叶及其制剂,周维书、黄振安、郑爱云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10月。 22、银杏病虫害防治,张格权编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23、银杏生产百事问,韩宁林、张云跃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2月。 24、银杏叶,生活医学出版部主编,台湾生活医学书房,1996年3月。 25、银杏叶的开发利用,李兆龙、胡季强、卢耀明编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6年4月。 26、全国第四次银杏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河南省新县林业局合编,中国 林业出版社,1996年7月。 27、银杏优良品种及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郭善基、钱炳炎、李健等编写,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年 10月。 28、银杏栽培,薛克成、胡世平、肖斌编著,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年5月。 29、全国第五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广东省南雄市农业委员会 合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8月。 30、银杏,韩宁林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8月。 31、叶用核用银杏丰产栽培,邢世岩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8月。 32、银杏生产实用技术,侯九寰、徐华勤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年7月。 33、全国第六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湖北省随州市林业局合 编,湖北省随州市林业局[1998]鄂随图内字第006号,1998年8月。 34、银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问答,门秀元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8月。 35、银杏三高栽培技术,苏淑钗,冷平生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36、银杏良种丰产、病虫防治、加工利用,丁云恩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2月。 37、银杏高产栽培与综合利用技术,江苏邳州市银杏研究所编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年6月。 38、银杏与生命,欧黎虹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年7月。 39、全国第七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 行政公署合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8月。 40、银杏果用林栽培,韩宁林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8月。 41、银杏叶用林栽培,韩宁林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8月。 42、银杏培育机理及综合开发利用,曹福亮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1月。 43、银杏栽培与加工技术,刘燕君、陈章久、谢笔钧编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年2月。 44、银杏栽培技术200问,李群编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6月。 45、全国第八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政府合 编,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 46、银杏栽培与发展研究,董步生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47、银杏的魅力,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编,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 48、银杏,朱奕庆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年12月。 林协辑  相似文献   

2.
李荣高 《云南林业》2001,22(1):28-28
云南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以前,并无专门林业管理机构,有关林业事务均由各级地方官兼管。如光绪三年(1877年),云南保山县设劝业所兼管林业等。在中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颁布立宪官制,以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下设农务等4司,林业由农务司分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设农工商总局,其中农务司掌管林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诏设商部,下设平均等4司,平均司专管垦务、农务、蚕桑、山利、水利、树艺、畜牧、生殖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商部并工商两部,改称农工商…  相似文献   

3.
(依出版日期先后为序)1、银杏叶健康法,[日]仁木繁编,台湾正义出版社,1988年5月。2、银杏趣谈,徐江森著,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年8月。3、中国银杏,梁上兴编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8年9月。4、银杏的栽培,何凤仁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10月。5、邳县银杏志,张清吉主笔,海潮出版社,1989年10月。6、全国首届银杏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银杏协会筹委会、湖北省安陆县银杏协会合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年7月。7、银杏栽培技术,张洁编著,金盾出版社,1992年9月。8、银杏…  相似文献   

4.
1998年入汛以来,长江、松花江、嫩江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罕见的特大洪水。人们在关注灾情的同时,不断的思考。“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在本世纪,长江共发生5次特大洪水灾害(1931年、1935年、1954年、1996年、1998年),洪水爆发的时间间...  相似文献   

5.
据考证,公元前100万年,世界人口仅为1~2万人。大约1万年前,也只有1000万人。旧石器时代,地球上人口翻一番要用3万年时间,到公元初,只需回000年,到15世纪中期,仅为150年。1830年,地球上人口第一次达到10亿,只经过;300多万年的时间、1930年,突破20亿,100年就相当于300多万年的增长数、1966年达30亿,1975年达40亿,1987年达50亿、每增加10亿人口,时间逐渐缩短为30年、15年和12年。目前,世界人口已达55亿,每秒钟净增3入,每小时净增1.08万人,每天净增25.92万人,每周净增180万人,每月净增770万人,每年净增9300万人。到20…  相似文献   

6.
用营养袋畦植培育大苗,便于摘心、嫁接、抹芽、肥水等管理,使苗木生长健壮,建园时,不存在缓苗期。经过5年的试验取得了第1年播种,第2年嫁接、移栽,第3年结果,第5年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甘肃林业》2005,(1):4-4
石述柱同志是武威市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人,生于1936年8月,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起,先后担任宋和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1963年至199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8月至今任宋和综合治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8.
板蓝根市价放开以来已经走过了三个周期:1987—1990年,最低烂市价格每公斤(下同) 1元,最高价24元。1991—1993年,最低价1元,最高价5元。1994—2000年,市价8—9元,最低价1.80元。 从2000年起板蓝根走出市价的低谷,2001年春夏如果市价平稳上升达到4—6元,那么2002年还有一年辉煌,可望达到6—8元。如果2001年春夏暴涨,市价达到8元,那么2001年秋开始市价会下滑,2002年将是跌价年。 板蓝根的生长周期短,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易种易收,从种到收3—5个月,亩产一般250—400公斤。籽种在北方存放三五年后,虽然发芽率降低,但是依然可以发芽。所以,板蓝根的生产一旦破坏之后要想恢复也极容易。 板蓝根的市场需求量较大,每年大约在500万公斤左右,在中药材中属于大品种。由此,一方面刚性需求强劲,一方面生产极易发生大起大落,因而造成板蓝根市价的起伏。 板蓝根的产地是安徽、河北、江苏、内蒙、陕西、河南、甘肃。其中,安徽是全国板蓝根的传统主产区,一般年种植面积万亩以上;而甘肃为最新产区,1998年和1999年产量居全国第一,达到200万公斤。 1999年和2000年,板蓝根的主...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临河区人民政府在全区开展“户植干棵树”活动。就是从2007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发动全区农民在房前屋后、田间堰畔、渠沟路旁见缝插绿,种植树木1000株。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搞绿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全覆盖”的原则,分步实施,计划新增造林面积60万亩.完成全部村屯、集镇、渠沟、路旁的绿化、美化任务。  相似文献   

10.
祁东藕柿     
藕柿又称冻怖、果林,是祁东县的名特优新果品之一,适应性广,管理容易。它是由实生变异苗选育出来的,栽培历史悠久,列为湖南省农村特产果品之一。主产洪桥、过水评、蒋家桥、太和堂等区,年产量5吨左右,销至邵阳、零陵、津林、衡阳市等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藕饰的树,木质细而坚硬,俗称马水,能制成高档装饰品、家俱、耐火材料的模型等;夏季树叶变黄,秋季果艳叶红,花是很好的安源;树体高大,树龄长达300年以上。费怖的嫁接商,裁忡在土层深厚的肥沃地,一股3年至4年开始结果,6年至8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达100年以上。成片种…  相似文献   

11.
核桃楸又名山核桃、东北核桃、楸树、胡核桃,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核桃楸结实时间长,在自然状态下,树木成熟龄为150年,寿命可达250年,30年~100年结实量多。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葡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葡萄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至今已形成了一种产业。全省种植面积1983年为27hm^2,1985年为702hm^2,1991年为2300hm^2,1994年为3993hm^2,2001年为6200hm^2。全省葡萄总产量1994年为6.16万t,2001年为13.28万t。种植面积2001年全国第15位,南方第5位,次于四川I、江苏、广西、云南。葡萄总产量2001年全国第6位,南方居首位。葡萄667m^2产量1994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2008,(20):I0002-I0003
白成亮,男,哈尼族,1956年4月出生,云南绿春人,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6月任云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2008年1月任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省林业厅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4.
戈亘 《湖南林业》2004,(10):6-7
张晚发,1957年生,先后在吉首市寨阳乡、社塘坡乡任党委副书记、书记,1992年任市轻纺工业局局长,1996年任市农村办副主任,1998年1月到吉首市林业局担任局长、党组书记。在从事林业工作6年多的时间里,他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并获得“绿化三湘贡献奖”。  相似文献   

15.
苗龄对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沙地和沙丘上分别对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的樟子松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苗木生长最好,3年生苗木最差,2年生苗在有植被覆盖的沙地上造林,优于3年生苗,可保持在8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一、上瑞国道主干线湖南段548公里,总投资205.49亿元,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分4段建设。1.湘潭至邵阳段218公里,总投资56.33亿元,2000年4月开工,2002年12月底通车;2.邵阳至怀化段163公里,总投资88亿元,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3.怀化至鲇鱼铺段94公里,总投资38.79亿元,计划今年开工,2005年建成;4.醴陵金鱼石至湘潭易家湾段,全长73公里,总投资22.37亿元,计划2004年开工,2007年建成。二、衡昆国道主干线湖南段(衡枣高速公路)186公里,总投资51.26亿元,2000年11月开工,2003年建成。三、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160.78公里,总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产业》2013,(8):40-41
呼群,男,蒙古族,1957年9月生,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1975年1月参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历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公安处副处长、林政处处长、森林资源林政处处长等职务。2003年6月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13年4月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相似文献   

18.
董建川,男,1965年9月生,景颇族,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预审、法制、县局副局长等部门和工作岗位工作,2003年10月调任德宏州森林公安局局长。  相似文献   

19.
经过1996年和2000年两次排污申报登记,收集了大理州127家排污单位的排污资料。1994年废水达标率为9.46%,1999年为29.78%,2000年上升到47.04%,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其污染物以CODcr为主,全州排放总量,1996年40952t,1999年为11032t,2000年为8.053t,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废水排放主要集中在大理市以及云龙、洱源、鹤庆3县。废水排放的大户为: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采矿业、纺织业等。并提出了今后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严介和,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曾从教从政十年,官商领袖十年,私营老板十年,历任国有、外资、集体、民营、上市公司“掌门”,先后成就了上百家企业。他被媒体誉为全球华人第一狂人,现为《新论语》总撰稿人,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华佗论箭首席专家,中国郑和舰队资本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