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千里光提取物的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里光(Senecioscandens Buch.-Ham.)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菊科(Colnpositae)千里光属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千里光始载于店代《木草拾遗》,异名有千里及、九里光、九里明和一扫光等数十个。  相似文献   

4.
在预试验基础上,选用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紫锥菊提取物经口服灌药的剂量分别为2500、1250、625 mg/kg,另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0.9%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第二次给药后24 h处死小鼠,取胸骨脊髓做切片,在油镜下观察微核,计算微核率。试验结果表明,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无影响,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6.
7.
喹乙醇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8.
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11.
改良千里光注射液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及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乙醇进行醇提水沉法渗漉,制备了千里光原液。然后经高浓度乙醇法除去蛋白质、醇溶液调pH值法除去鞣质以及乙醚脱色等步骤进行除杂脱色,制备改良千里光注射液。对改良千里光注射液进行安全性检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试验,结果表明,用78%乙醇提取、制备的改良千里光注射液对肠炎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抗感染作用显著,而且具有很好的澄明度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用60%乙醇作溶剂制备千里先抗菌有效部位冻干粉(即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发现,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合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但不含双稠吡咯啶生物碱;测得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206mg/kg,95%可信限为1867—2607mg/kg。表明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属低毒性物质,并可保留千里光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而排除其中的双稠吡略啶生物碱.进一步提高了千里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千里光植物化学预试及抗菌有效部位化学成分检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试管分项提取预试法、系统提取预试法和圆形纸层析预试法,对千里光进行了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利用硅胶G薄板层析法,喷雾Ehrlich试剂,对千里光全草及其抗菌有效部位中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千里光全草含有黄嗣及其甙类、葱醌及其甙类、酚类、强心苷、氨基酸、鞣质、皂甙、有机酸和生物碱、不含氰甙、多肽、蛋白质、内酯、挥发油和油脂;千里光全草含有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但千里光抗菌有效部位中则未检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4.
千里光的化学成分鉴定及体外抗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分项试管预试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对千里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验;进行了千里光全草水煎剂及贡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千里光全草含有黄酮及其甙类,酚性物质,鞣质,挥发油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千里光全草及其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评价峨眉千里光毒性作用,采用机率单位法(Bliss法)和固定剂量蓄积系数法考察了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及蓄积毒性。急性毒性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均能导致小鼠发生中毒和死亡,引起小鼠肺和肝脏损伤;叶水提物LD50为62.28 g/kg,95%可信限为52.68-73.65 g/kg;全草水提物LD50为81.65 g/kg,95%可信限为70.15-94.53 g/kg。蓄积毒性结果显示,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的蓄积系数K〉5。结果表明,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对小鼠有急性毒性作用,叶的毒性比全草强,肺和肝脏为毒性靶器官;两种水提物均有轻度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提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连、黄芩、白头翁、秦皮和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性质,对各药有效成分分别进行提取,获得硫酸黄连素纯品、黄芩苷纯品、30∶1白头翁、30∶1秦皮、20∶1穿心莲提取物,将提取物按一定比例组成配方,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通过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和组方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标准毒株K99和本试验室分离鉴定的O1、O2、O8、O138、O141、078、K89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提取物及组方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组方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单味中草药提取物。  相似文献   

17.
苦豆子总碱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苦豆子总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给试验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总碱提取物,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表现与死亡情况,采用改良寇氏公式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经腹腔注射的LD50为559.24 mg/kg,95%可信限为471.95-663.59 mg/kg。试验结果提示,苦豆子总碱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党参总皂苷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党参总皂苷(TSC)抗氧化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3个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党参总皂苷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5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辐射后,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TSC 0.2 mL;辐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连续灌胃2周后,将小鼠处死,测定心脏、肝脏组织匀浆和血清MDA含量、SOD活性和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MDA含量极显著增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TSC各剂量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以TSC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结论:TSC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小花棘豆有毒成分提取方法及毒性作用,将昆仑山小花棘豆全草粉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以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对小花棘豆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毒性试验对小花棘豆生物碱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小花棘豆生物碱提取率影响不显著。小花棘豆生物碱是其主要毒性成分,按1∶10浓度注射小花棘豆生物碱约3 mL可致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