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明确贮藏温度对甘薯品质的影响,以甘薯品种‘心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8,12,15,20,22℃)对甘薯食味品质、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失重率、腐烂率、发霉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贮藏可以显著提高甘薯贮藏前期食味品质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但甘薯易受冷害,贮藏后期腐烂率较高;12℃贮藏可以显著降低甘薯失重率和腐烂率,且贮藏84 d内无发芽、发霉现象;15℃甘薯发霉率、20℃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2℃易使薯块失水萎蔫,均不利于甘薯的保鲜。综合来看,短期贮藏(28 d内)时,8℃贮藏可以较快提高甘薯食味品质;长期贮藏时(84 d内),12℃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气体射流冲击烘烤甘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自行研制的试验样机 ,采用电测技术 ,对甘薯进行气体射流冲击烘烤的试验研究。试验参数为 :喷嘴气体温度 15 0℃ ,出口气体速度 15m·s-1,甘薯直径约 60mm。试验过程中 ,当甘薯温度低于 70℃时 ,其温度以 3~ 4℃·min-1的速度升高 ;温度在 70~ 95℃时 ,升温速度为 1~ 2℃·min-1,其中当温度为 80℃时 ,甘薯的理化指标发生变化 ,硬度变软 ,香味溢出 ;当甘薯上部温度达到 95℃时 ,其温度不再升高 ;当甘薯中心温度达到 90℃时 ,甘薯完全熟化。总烘烤时间为 3 3min ;甘薯在烘烤过程中 ,含水量损失为总质量的 15 %~ 2 0 % (湿基 ) ;烤制成本为0 4~ 0 5kW·h·kg-1。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永定县在海拔3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19.5℃—20℃)大力推广春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甘薯栽插后覆盖地膜可起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提高甘薯产量;甘薯品质也相应提高,薯形匀称、整齐,皮色光亮,卖相好看,吃起来肉质细嫩、松绵无筋、清香可口。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紫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选择最佳贮藏条件。以‘紫罗兰’甘薯为试验材料,设置7 ℃+75% RH(T1)、7 ℃+85% RH(T2)、7 ℃+95% RH(T3)、12 ℃+75% RH(T4)、12 ℃+85% RH(T5)、12 ℃+95% RH(T6)、16 ℃+75% RH(T7)、16 ℃+85% RH(T8)、16 ℃+95% RH(T9)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的紫甘薯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差异,考察不同储藏条件对紫甘薯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贮藏过程中,紫甘薯含水量、淀粉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比较发现,紫甘薯的含水量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随湿度增加而减慢;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湿度增加而降低;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慢,随湿度增加而加快;花青素含量在12 ℃+85% RH条件下降较慢。综合考虑,12 ℃+85% RH是紫甘薯的最适贮藏条件, 研究为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甘薯黑斑病多发生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本病为饲喂患黑斑病的甘薯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于牛,有时也见于猪。1预防注意事项预防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勿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控制在11℃~15℃。其次,染黑斑病的甘薯、甘薯苗、甘薯干及其副产品,严禁饲喂家畜。特别是病甘薯不能作种用,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2因病施治家畜发生中毒时,高度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商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温( 10~ 2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温度(1、4、7℃)处理对采后紫心甘薯和黄心甘薯贮藏期间冷害率、霉腐率、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降低甘薯的霉腐率和失重率,1℃和4℃虽能在短期内保持甘薯的商品性,但不宜长期贮藏.其中,1℃贮藏下甘薯发生冷害的时间为9d左右,4℃贮藏下甘薯发生冷害的临界点在45 d左右,而7℃贮藏甘薯180 d,未发生冷害.因此,7℃贮藏的效果最好,可以抑制甘薯的霉腐和失重,有利于甘薯商品性的保持,并能在生产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期对块根的产量、用途、贮藏、加工利用和轮作换茬都有密切关系。收获过早,块根产量会显著降低;收获过晚,块根常受低温冷害影响,耐贮性大大降低,切干率下降。因此,甘薯必须适时收获。甘薯的收获时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安全贮藏和下茬作物的安排等因素来确定。地温在18℃左右时,甘薯块根重量增加很少;在15℃左右时,块根停止膨大,地温在9℃  相似文献   

8.
以甘薯品种'徐紫8号'普薯32'和'烟薯25'为试验材料,通过冰冻切片制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研究绿原酸在甘薯块根不同部位的分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贮藏温度(10℃和20℃)以及不同贮藏时间甘薯块根中绿原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3个甘薯品种块根中均含有绿原酸,甘薯块根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不同,外部含量较高.不同品...  相似文献   

9.
一、甘薯烂窖的原因 1.温度:温度低于9℃并保持一段时间.甘薯就会发生冷害。温度低于-2℃即发生冻害。受冷害和冻害的甘薯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生腐烂。如果在入窖前受4—7℃冷害。入窖后15—40天就开始大量腐烂.如果在入窖后受冷害或冻害,则2月份后开始烂窖。高温同样对甘薯的贮藏不利。当窖温超过15℃时甘薯就容易发芽,发芽的甘薯不但消耗养分而且常常伴有高温发生.很容易感染病菌.因此甘薯贮藏期间保持窖的温度在10—15℃是安全贮藏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甘薯(lpomoea batatas Lam.)属于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蔓生草本植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胡萝卜素、蛋白质、淀粉、食用纤维等.甘薯在15℃以上才能开始生长,18℃以后可以正常生长,在18℃~32℃范围内,温度越高发根生长的速度也越快,超过35℃的高温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肥大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是20℃~30℃,其中以22℃~24℃最适宜.甘薯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几乎在所有土壤里都能生长.耐酸碱性也好,土壤pH值在4.2~8.3范围内能够适应.甘薯喜温喜光,属不耐阴的作物.  相似文献   

11.
影响甘薯茎尖培养有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农业科学》1995,(6):20-23
在26~34℃范围内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均能成苗,在此温度范围两端,因品种不同成苗率有差别。最适温度为29±1℃。22~24℃下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虽能生长,但不能成苗。培养基pH4.6~7.0对较易培养成苗的甘薯品种成苗率无明显影响,高pH值对较难培养成苗的品种有影响。培养基琼脂浓度0.4~0.7%均适于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2.
魏传斌  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75-11077
[目的]探索紫甘薯高效开发利用的方法。[方法]对2种特定温度下烘干的紫甘薯初加工试样进行模拟糊化,测定糊化不同阶段糊化醪中花青素的浸出量。[结果]紫甘薯粉在糊化时,90℃程序升温至95℃过程,花青素的浸出速率最大。95℃保温结束时,达到最大浸出量。相比110℃烘干,紫甘薯60℃烘干试样花青素保留量大,最大浸出量大,最大浸出率高。[结论]紫甘薯通过较低温度烘干加工,同时适当缩短90℃程序升温前的糊化程序有利于花青素的保留与浸出。  相似文献   

13.
1甘薯留种的适时收获 甘薯收获时期的早晚,对留种贮藏有着密切关系.甘薯属无性繁殖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只要气候适宜,就能继续生长.所以,收获过早,薯块产量就会降低;收获过晚,又易受冷害.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收获期,一般甘薯收获期的地温应在16~18℃,地温在12℃以上最好收获完.我市大部分地区10月中、下旬为收获适期,一般先收留种甘薯,再收一般甘薯.凡入窖留种用的甘薯,一定要于霜降前收完.  相似文献   

14.
1、储藏前的要求。在田间,甘薯薯块的膨大期气温必须在20℃以上,低于15℃,甘薯停止生长。因此,气温降到15℃时是甘薯收获的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气温过高,收后不能及时入窖;收获过晚,易受夜间低温的冷害,增加储藏难度。收薯时要轻挖、轻运、轻放,以防断伤后遭病原菌侵染而导致腐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简化移栽程序,提高甘薯脱毒种苗移栽效率,对甘薯脱毒苗直接移入圃地进行了尝试。结果表明,当大气温度19~24℃,地温17~23℃时,移栽前浇水造墒(土壤含水量为13%~14%),甘薯脱毒试管苗不经过炼苗,直接移入防虫网棚苗圃地栽培,移栽成活率达95.93%,30 d平均新增叶片6.33个/株;在30~34℃高温条件下,采用不同时间膜上打不同密度的圆孔调控拱棚膜下温湿度,移栽成活率达74.16%~96.00%。成功建立了夏季甘薯脱毒苗直接移入圃地技术体系,降低了甘薯脱毒生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紫甘薯初加工产品糊化过程中花青素的浸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紫甘薯高效开发利用的方法。[方法]对2种特定温度下烘干的紫甘薯初加工试样进行模拟糊化,测定糊化不同阶段糊化醪中花青素的浸出量。[结果]紫甘薯粉在糊化时,90℃程序升温至95℃过程,花青素的浸出速率最大。95℃保温结束时,达到最大浸出量。相比110℃烘干,紫甘薯60℃烘干试样花青素保留量大,最大浸出量大,最大浸出率高。[结论]紫甘薯通过较低温度烘干加工,同时适当缩短90℃程序升温前的糊化程序有利于花青素的保留与浸出。  相似文献   

17.
观赏甘薯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观赏甘薯的耐寒性,研究了两个观赏甘薯品种在5℃低温和15℃对照处理0,6,12,24,48,72 h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观赏甘薯品种叶片中的MDA含量在5℃低温处理下先迅速升高后下降;叶片的SOD,P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前24 h内变化剧烈,自处理24 h起,叶片中的两种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逐步降低,表明观赏甘薯对低温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两个观赏甘薯品种叶片中的MDA含量,SOD,POD和蛋白质含量在5℃低温处理明显比15℃对照处理高。此外,两个品种耐寒性有差异,从4个生理指标上看,L80-62比NC193有更强耐寒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培养基、温度、通气量对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菌液对甘薯茎线虫的毒力随发酵时间的增长而上升;孟加拉红、PDA和察培克有利于毒力产物分泌,其中察培克培养基的毒力较高,对甘薯茎线虫最高校正死亡率为43.4%;在15℃~30℃范围内,温度升高,毒力也随之上升,30℃条件下毒力最高,培养132h菌液对甘薯茎线虫的较正死亡率达到48.8%;较低的通气量(转速60r/min、装瓶量40%)有助于毒力提升,对甘薯茎线虫的最高校正致死率分别达到47.5%、57.1%。  相似文献   

19.
一、甘薯贮藏中易发生的问题 甘薯在贮藏期间易发生冷害、发芽和腐烂。甘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适温10~14℃,相对湿度80%左右。低于10℃易发生冷害,表皮出现凹陷斑块,导致腐烂。甘薯无生理休眠期,贮藏期间如果温度较高(15~20℃),相对湿度85%以上,通风不好,会随时发芽。  相似文献   

20.
<正>问:怎样确定甘薯的育苗时间?答:甘薯栽插以气温稳定在15℃时为宜。采用大棚加温或温床育苗,应在当地甘薯栽插适期前30~35天排种;采用大棚加地膜或冷床双膜育苗,于栽前40~45天排薯。湖南省稳定通过15℃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因此,冷床地膜育苗可在3月上中旬进行,大棚加温育苗可在3月下旬进行,采用多级育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