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尾鹦鹉又名高冠鹦鹉、玄凤、红耳鹦鹉、福面鹦鹉等,隶属于鹦形目、凤头鹦鹉科,原产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因其体型秀丽,易繁殖,而博得广大观赏乌饲养者的喜爱,现已培育成人们喜爱的家养繁殖笼鸟之一。近十几年,鸡尾鹦鹉养殖在国内已呈普及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殖技术》2004,(10):37-37
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商业性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天津市林业局结合本市情况,对其中的31种动物经批准可“开禁”,这31种驯养动物可食用制皮和观赏买卖。  可食用物种为:梅花鹿产品、暹罗鳄、非洲鸵鸟、疣鼻栖鸭、绿头鸭、环颈雉、珠鸡、蓝孔雀、鹌鹑、马鹿共10种。可观赏和观赏买卖的有:鸡尾鹦鹉、虎皮鹦鹉、白腰文鸟、黑喉草雀、七彩文鸟、金丝雀、橙颊梅花雀、栗耳草雀、费氏牡丹鹦鹉、桃脸牡丹鹦鹉、黄颌牡丹鹦鹉、禾雀、花鼠、仓鼠、麝鼠、毛丝鼠、海狸鼠共17种。可用于制皮的皮张类特种经济动物有:貉、银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阿拉尔市售鸽的蛔虫感染种类,采用剖检法对从阿拉尔市农贸市场购买的110羽鸽进行检查,发现14羽感染蛔虫,感染率为12.7%(14/110);共获虫体188条,最大感染强度为48条/羽。随机提取10条虫体DNA,分别基于线虫SSUr DNA、nad2和cox1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所获虫体的SSU rDNA和nad2基因序列与鸡尾鹦鹉蛔虫同源性分别为99.9%和100%;cox1基因序列与鸽蛔虫同源性为97.9%;鉴定本次分离的虫体为鸡尾鹦鹉蛔虫。进化分析显示,本次所获鸽源蛔虫分离株与鸡尾鹦鹉蛔虫分离株聚类在一支,而与其他属蛔虫处于不同分支。研究结果为鸽源蛔虫的种类鉴定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鹦鹉李氏杆菌病王金美秦建华(江苏省无锡市锡惠公园动物园,214035)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畜禽李氏杆菌病的报道较多,但鹦鹉李氏杆菌病的报道罕见。我园鸣禽房于1995年3月展出笼舍中一群白色鸡尾鹦鹉发生传染病,根据发...  相似文献   

5.
琉璃金刚鹦鹉(Ara ararauna)分布于南美洲的巴拿马东部至巴拉圭地区,整个上体琉璃蓝色、下体黄色,拖着长长的楔状大尾,全长可达90厘米,是颇受人们喜爱的大型珍稀观赏鸟。随着野生动物饲养事业的发展,各地动物园不断从国外引进,但达到人工繁殖的不多。北京动物园饲养金刚鹦鹉类的大型美丽鸟约30年的历史。1978年首次繁殖成功,并做了祥细观察。虽然时隔数年,对国内繁殖大型鹦鹉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鹦鹉肝平滑肌肉瘤王金美(无锡市锡惠公园动物园,江苏214035)平滑肌肉瘤,一般常见于消化道和子宫,其它器官系统极为罕见。笔者在解剖1例突然死亡的鸡尾鹦鹉时,发现肝明显肿大,经组织学检查,依据瘤细胞的形态特征,诊断为肝平滑肌肉瘤。报道如下。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动物园和广州鹦鹉研究中心饲养的3对小金刚鹦鹉及其于2008-2013年间产下的72枚卵和孵化出的3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小金刚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化、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资料为依据,对人育锥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金刚鹦鹉自然孵化的时间为28-30 d,种类丰富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小金刚鹦鹉的繁殖;繁殖巢箱的设计与挂置应满足亲鸟的繁殖需求,人工孵育可以提高小金刚鹦鹉繁殖率和成活率,可分别达300%和100%。  相似文献   

8.
张娟茹 《野生动物》2013,(6):335-337,341
以上海野生动物园21只虹彩吸蜜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半散养条件下、生活环境有游人介入的环境中,虹彩吸蜜鹦鹉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繁殖巢箱的设计,对虹彩吸蜜鹦鹉的繁殖行为进行了描述,并对虹彩吸蜜鹦鹉所选择巢箱的特征加以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均衡营养的食物配给、设计合理的繁殖巢箱是保证虹彩吸蜜鹦鹉繁殖的关键。合理的巢箱布局可以有效利用繁殖空间,减少同类竞争和人为破坏。巢内保持干燥也是其营巢产卵的重要条件之一。半散养的生活环境中鼠蛇会影响种群的繁衍生息。虹彩吸蜜鹦鹉在上海地区的繁殖受季节变换的影响,除冬季外皆可产卵繁殖,窝卵数1~2枚。  相似文献   

9.
灰鹦鹉的饲养及繁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成都动物园饲养的1对灰鹦鹉及其于2003~2009年间产下的19枚卵和孵化出的1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灰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育流程、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数据为依据,对人工育雏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给配对的灰鹦鹉提供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繁殖的关键;繁殖巢箱是自然孵育的关键;人工孵育是提高灰鹦鹉繁殖率的重要手段;灰鹦鹉的孵化期为28~30 d。  相似文献   

10.
琉璃金刚鹦鹉(Ara ararauna),鹦形目,鹦鹉科,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多栖息在原始森林中,以各种植物和果实、种子、嫩芽为食,繁殖季节也吃一些昆虫.  相似文献   

11.
<正> 家庭养鸟,环境和饲料是养好鸟的关键,要使鸟健康的生活,为繁殖和鸣唱做好充分准备,必须掌握规律性、制定管理措施.笼具的选择:饲养绯胸鹦鹉、牡丹鹦鹉、虎皮鹦鹉必须用金属笼,内放食罐、水  相似文献   

12.
鹦鹉常指的是虎皮鹦鹉,又称娇凤或长尾爱情鸟,是人人喜爱的笼养观赏鸟.养鹦鹉是近年我国发展起来的一条致富路,国内鹦鹉交易需求量很大,但应注意疾病的防治,其中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养鸟业严重的疫病之一.本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临床具有神经症状的宠物鸡尾鹦鹉(Nymphicus hollandicus)的死因,对1只死亡鸡尾鹦鹉的心、肝、脾和肾等脏器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和生化鉴定,采用PCR方法对16S rRN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分离致病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RT-PCR方法检测NDV、IBV和CIAV。结果显示:分离细菌光镜下形态均为革兰氏阳性球菌,能够发酵乳糖和麦芽糖等糖类;根据16S rRNA同源性比对,该菌与鸟肠球菌(Enerococcus avium)菌株MT_604783.1的同源性达到99.8%,可确定分离菌株为鸟肠球菌;分离菌株对哌拉西林(PRL)和米诺环素(MIN)2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其余18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3种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雏鸡具有弱致病性,能够导致肺和心等多脏器出血病变。鸟肠球菌感染是本例鹦鹉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州动物园人工饲养条件取得繁殖成功的琉璃金刚鹦鹉等10种鹦鹉繁殖巢箱的构造和放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均属鹦形目、鹦鹉科的大型鹦鹉,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是动物园中著名的观赏鸟之一。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于2009年成功繁殖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各1只,在我国动物园尚属首次,为鹦鹉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1对蓝黄金刚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蓝黄金刚鹦鹉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笼舍的环境管理、饲养流程、饲料配比和巢箱的设计制作等方面,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资料为依据,对雏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通过人工行为训练的方式来研究其日常行为的影响,以及针对鹦鹉常见的疾病进行预防和保护。结果表明:蓝黄金刚鹦鹉自然孵化的时间为28~32d,种类丰富度、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蓝黄金刚鹦鹉的繁殖;繁殖巢箱的设计应满足亲鸟的繁殖需求,由亲鸟孵育可以提高蓝黄金刚鹦鹉的繁殖率和成活率,人工行为训练方式可以提升动物福利并且消除其刻板行为;提前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金刚鹦鹉的繁殖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均属鹦形目、鹦鹉科的大型鹦鹉,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是动物园中著名的观赏鸟之一。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于2009年成功繁殖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各1只,在我国动物园尚属首次,为鹦鹉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广州鹦鹉繁殖研究中心(欢乐鸟园)吸蜜鹦鹉的场址规划、饲养管理、人工繁殖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大绯胸鹦鹉砂巢繁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萍  王威 《野生动物》1991,(4):23-23
大绯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在动物园中俗称“四川鹦鹉”,野生时通常在树洞里筑巢、产卵和孵化。动物园饲养时一般设置树洞、木箱、缸管等作为繁殖巢,而我园饲养的大绯胸鹦鹉则以隐蔽处的砂堆为巢产卵及孵化,其中1989年有一对大绯胸鹦鹉繁殖两只幼鸟全部成活。现将繁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生活环境自1988年以来,我园饲养的8只大绯胸鹦鹉(7雌1雄)与1只挂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7只亚利山大鹦鹉生活在同一笼舍中,笼舍的地面面积为13.05平方米,舍高2.4米。 1989年4月在笼舍西北墙角设置粗树干两根,上面有若干个洞,墙角处地面有一堆细砂面积约0.25平方米,厚度4—5厘米。此处干燥,通风良好,比较隐蔽。  相似文献   

20.
在牡丹鹦鹉的繁殖中,由于某些珍稀品种抱窝性较差,而造成繁殖率下降。为了提高繁殖率,提高经济效益,人们常采用保姆育雏法,又称转蛋抱窝、转窝代孵。它是目前牡丹鹦鹉繁殖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即用低档牡丹鹦鹉或虎皮鹦鹉来担任保姆鸟,代孵高档的牡丹鹦鹉。本文简述一下此法的一般操作。1用低档的牡丹鹦鹉转蛋抱窝高档牡丹鹦鹉1.1保姆鸟的选择保姆育雏与自繁自养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是保姆鸟能抱所有的高档鸟,而且,不同阶段选用的保姆鸟及代孵的高档鸟对象也不同。养鸟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规律。即:棕头牡丹鹦鹉转蛋抱窝绿黑头、黑头脸和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