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松天 《农友》2001,(2):4-4
东西部差异中最深刻的是观念差异十分突出。现以温州和西部做对比,撷数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桂琴 《云南农业》2006,(10):27-28
西部地区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基本的保障比如经济以及农民的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本文中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审视这些差距,同时为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补齐西部"短板"实现全国小康2000年两会,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矿务局工作人员孔令宏曾激动地告诉记者:"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消息传到乌海,全市人民无比振奋。不到两个月,就有一百多名技术骨干回到乌海,决心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显身手!"如今重温这段话,依然能感受到当年西部大开发建设者的摩拳擦掌、万丈豪情。  相似文献   

4.
刘审时 《农家顾问》2001,(11):12-13
农业部发布的<乡镇企业发展"十五”计划>,根据东、中、西部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乡镇企业的区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西部地区概况作了简要的论述,并在分析了西部开发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加速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东西部协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1985—2002年中国东西部农业统计资料为样本,对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七个东部省区以及四川、宁夏、新疆、青海、云南、甘肃、陕西、贵州8个西部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解析,为制订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通过非均衡发展使东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后,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本文通过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进入实际阶段以来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的分析,发现东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西部经济的扩散效应和东部经济的极化效应明显,梯度转移迹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9.
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农村信息需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引导农村信息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中西部种植业结构与布局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种植业东、中、西部区域格局与区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仍存在着结构的单一性、区域结构的相似性、区域结构调整的趋同性和区域布局调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性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未来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比较图书馆学的发展及在中国的研究情况,论述了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对21世纪以来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和总结,指出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是比较图书馆学在中国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量的降低,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正由过去的供大于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化。现在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应当用积极的办法解决当前粮食供大于求的问题。全国粮食生产可以、也应该实行明确合理的区域分工,逐步形成“一体两翼”的格局:中部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其中,原有200元部分,中央财政继续按照原有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新增40元部分,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对中部地区补助60%,对东部地区按一定比例补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各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推行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违背了比较优势战略,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与该地区的要素资源禀赋是不一致的。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5.
数据     
2012年1—7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4,480ff,元,同比名义增长25.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7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部地区33.796亿元,增长27.4%;西部地区22.963亿元,增长30.8%。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6月8日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互联网发展、普及和应用存在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受经济发展、教育和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互联网呈现东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引领盐城农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盐城是江苏省农业大市,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1%,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5%,粮食产量占全省的20.1%,是东部沿海地区唯一粮食总产超过百亿斤的地级市,每年贡献全省1/3的粮食增量,是江苏农业的硬身板。对盐城市来说,农业是本、是源、是首,农业不旺,盐城则不旺;农民不富,盐城则不富;农村不美,盐城则不美。2013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我国在社会认同方面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自统一发展到现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社会认同感作为凝聚我国各族人民力量的纽带,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社会认同感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社会认同感强的国家,就能够更好地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十年来,西部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未来战略的发展方向也由"开发"逐渐转到"开放"。  相似文献   

20.
惠富平 《古今农业》2007,4(3):49-58
我国古代西部农牧业开发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三次农业开发高潮分别出现在汉唐盛世和清代前期。不论国力强弱、疆域大小,历代王朝开发西部农牧业的举措均以移民屯田、水利兴修和农牧技术引进、革新为主,农牧关系调整及边疆经营策略变化也对农牧业开发有重要意义。农牧业开发是古代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于保卫边疆,维护边疆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同时,不合理的农牧业开发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负面生态效应,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