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烟地条件下施用劲丹、乐果对烟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施药后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并以多样性、相似性指数等生态学参数来衡量2种杀虫剂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对烟地节肢动物群落在空间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乐果地块的节肢动物各类群数量明显下降,天敌恢复缓慢,而害虫恢复较快,群体数量的惠剧变化使得群落稳定性降低;施用劲丹的地块,烟青虫、蚜虫、蝽类等害虫数量明显下降,且不易恢复,对天敌影响不大.初步认为,使用劲丹杀虫剂对烟地生物群落物种数量的恢复与保持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然控制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两种除草剂影响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群落组成相似性分析法和极点排序法研究了克无踪(A)和高效盖草能(B)两种除草剂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间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全调查期(6月17日-8月26日)A-CK的相似系数与B-CK的相似系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灭生性除草剂的影响大于选择性除草剂;棉花花蕾期和结铃早期(6月17日-8月12日)地面系统植食性亚群落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棉花结铃中后期的差异不显著;总的趋势是对地面系统的影响大于棉株系统,植食亚群落大于肉食亚群落;极点排序呈现一致结果.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虫剂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施用甲胺磷、扑虱灵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施药后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并以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群落的丰盛度等生态学参数来衡量2种农药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施用甲胺磷田块的节肢动物各类群数量都急剧下降,害虫类恢复较快,天敌则比较缓慢,群体数量的急剧变化使得群落稳定性降低;喷施扑虱灵的田块,叶蝉、飞虱类等害虫数量明显下降且不易恢复,天敌类稍有下降。初步认为,在稻田使用选择性杀虫剂扑虱灵对群落物种数的恢复与保持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然控制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烟地条件下施用劲丹、乐果对烟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施药后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并以多样性、相似性指数等生态学参数来衡量2种杀虫荆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对烟地节肢动物群落在空间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乐果地块的节肢动物各类群数量明显下降,天敌恢复缓慢,而害虫恢复较快。群体数量的急剧变化使得群落稳定性降低;花用劲丹的地块,烟青虫、蚜虫、蝽类等害虫数量明显下降,且不易恢复,对天敌影响不大。初步认为,使用劲丹杀虫剂对烟地生物群落物种数量的恢复与保持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然控制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比较研究了鲁西南直播棉、蒜套棉、麦套棉三种种植模式棉田中盲椿象的种群数量和盲椿象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晚播棉——蒜套棉和麦套棉的盲椿象种群数量显著高于直播棉,其中棉田盲椿象发生高峰期,蒜套棉和麦套棉未防区盲椿象百株虫量分别为直播棉未防区的4.56倍和4.45倍;8月份之前化学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棉田盲椿象的种群数量,盲椿象发生高峰期,防治区和未防治区的种群数量均在防治指标(20头/百株)之上;棉田播种时间越晚,减产幅度越大,麦套棉、蒜套棉和直播棉的减产幅度分别为38.4%、27.5%、22.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核棉间作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自然天敌种群的影响.[方法]2017~2018年在新疆阿克苏市选择核桃棉间作模式试验点21个,研究核桃棉花间作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核桃间作棉田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68,单作为0.56;核桃棉花间作均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亲本棉为对照,研究5组转Gbve1基因棉花株系对棉田生物群落分布以及环境的影响。【方法】 以棉花3叶期为起始日期,采用随机调查法,查看整株棉花所有器官,记录棉株上所见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结果】Gbve1基因棉田主要害虫的相对多度除朱砂叶螨、烟粉虱和棉叶蝉 与对照棉田间有显著差异外,其余主要害虫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系棉田中刺吸式害虫和咀嚼式害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转Gbve1基因棉田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与对照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且转基因棉田与对照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存在较高的相似性(0.681 4 ~ 0.820 9)。【结论】 不同品系棉田中主要昆虫群落消长动态显示,除个别品系在个别生育时期、个别昆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与对照相比消长动态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转抗黄萎病基因棉花并不影响棉田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动态及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沿江棉区,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对鲁棉研15号(Bt棉)、中棉所29号(Bt棉)和苏棉9号(常规棉)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动态与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Bt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常规棉田,鲁棉研15号最高(58.4头/百叶),中棉所29号次之(39.3头/百叶),苏棉9号最低(29.4头/百叶);3种棉花植株上烟粉虱成虫种群消长的时序动态一致,7月中旬始见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全年最高峰,10月下旬逐渐消失;烟粉虱成虫数量在3个品种棉花不同叶层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据此,提出了棉田烟粉虱施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单作棉田、杏棉间作棉田(东西)和杏棉间作棉田(南北)棉花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方法]2008~2009年5月中旬~8月中旬定期系统调查各类棉田节肢动物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全株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杏棉间作棉田牧草盲蝽和棉叶螨发生量轻于单作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 G)中度发生时(2008年),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显著性高于杏棉间作棉田;棉蚜轻度发生时(2009年),三类田无差异.杏棉间作对棉蓟马(Thrips tabacci L.)发生量影响不大.棉蚜轻度发生年份(2009年),间作田和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但间作田瓢虫和食虫蝽较多;棉蚜中度发生年份(2008年),单作棉田由于棉蚜数量较多,瓢虫和食虫蝽也较多.2 a中间作田棉花上的蜘蛛数量均多于单作棉田.杏树走向对棉叶螨的发生有影响作用,棉间杏田(南北)棉叶螨量高于棉间杏田(东西),但对棉蚜、牧草盲蝽和棉蓟马发生量影响不大.[结论]杏棉间作不利于棉花上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和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 K)的发生.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物种数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A(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CK)的物种数明显少于其他栽培模式,其物种数可相差6~8种;在个体数量上,模式A(CK)〉模式B(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C(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模式D(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A(CK)的个体数量比模式D的高出9035。由此说明,通过改变生境可以达到调节泽泻田间节肢动物种群的效果,其中,采用模式D则既可显著控制泽泻田间害虫种群的发生量,又可有效培育和营造天敌及中性昆虫种群,体现出具有持续控制害虫种群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玮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66-68
对青海省春小麦田常用6种除草剂进行药害症状诊断研究。2,4-D丁酯、氯氟吡氧乙酸两种除草剂高量的倍量处理区小麦药害等级达到4级,其余4种除草剂各处理小麦药害在3级以下。结果表明,在青海省土壤气候条件下,6种除草剂的药害发生情况不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长时间或多次使用一类或一种除草剂及使用作用靶标相同的除草剂致使杂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同时指出除草剂和杂草的特性也对杂草的抗性产生影响。提出了治理杂草抗性的措施:以预防为主,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延缓和治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除草难问题,开展了苦参育苗田除草剂应用效果试验,研究除草剂不同施用时期对苦参育苗田杂草数量、苦参根条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剂的施用显著降低了农田杂草数量,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和出苗后喷施除草剂杂草分别较清水对照减少了79%和87%;出苗后喷施除草剂苦参根条数量较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以及清水对照显著减少。参照大田人工除草后,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处理苦参苗鲜货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苗后喷施除草剂处理苦参根条单重显著高于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处理和清水对照,而苦参苗鲜货产量则明显低于二者。因此,除草剂应选择在苦参播种后出苗前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site-specific application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was economically viable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 This objective was accomplished by: developing an algorithm that determined the economic optimal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rate; creating model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that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rate has on yield; and determining whether site-specific application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has greater net returns than those from a uniform application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Wee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population counts were done on a regular grid in five fields across Kansas. A decisio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optimal rate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for each grid cell. The site-specific herbicide rate and four standard herbicide rates [0, 0.5, 0.75, and full (1×) label rate] were applied according to a split-plot design. Weed population observations made three weeks after application showed that the site-specific treatment controlled the weeds present in the fields. Production function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whether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rate had an impact on yield showed that it had a positive, yet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yield. The difference in estimated net returns between applications of site-specific rate and uniform full-label rate covered all of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site-specific application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The margin between the estimated net returns for site-specific and uniform application of the economic optimal rate covered only a portion of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site-specific application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  相似文献   

15.
除草剂药害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除草剂药害司法鉴定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土地档案、慎重选择和使用除草剂、提高施药技术等预防除草剂药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粉剂除草剂(14%乙·苄可湿性粉剂)颗粒表面活性改良后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两试验点每公顷用改良后除草剂600 g 15 d后的防效达到88.2%、79.7%,与常规除草剂750 g的防效相当;30 d后,其防效仍为89.1%、88.0%,但常规除草剂750 g/hm2的防效明显下降,仅为64.6%和73.7%.因此,除草剂改良后能显著减少使用量、提高防除效果和延长除草有效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我国在抗除草剂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抗除草剂基因工程基本原理的角度,介绍了抗除草剂基因的两主要用途:作为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基因,用于创造作物雄性不育系和保证作物制种纯度;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相似文献   

18.
陈学英 《北京农业》2012,(12):77-78
作为一种使用日益频繁的除草剂,旱田除草剂如若使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较大伤害。针对当前旱田除草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对旱田除草剂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玉米叶片SPAD值在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建文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86-88,91
绿色植物叶片SPAD值变化灵敏,能够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对玉米喷施高于推荐用量的供试除草剂,使玉米产生药害,并测量除草剂处理后玉米叶片SPAD值、受害玉米的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分析叶片SPAD值与玉米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玉米叶片SPAD值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喷药5 d后玉米叶片SPAD值与15 d后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即SPAD值越低,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越小,玉米受除草剂药害越重。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在亚麻抗除草剂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20年来,生物技术在亚麻抗除草剂育种领域中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细胞工程技术在亚麻抗除草剂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基因工程技术在亚麻抗除草剂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技术在亚麻抗除草剂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