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共和乡采集的3种野生不同种皮颜色的秣食豆(Glycine max)为材料,以公农535秣食豆为对照,对其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产草量、营养成分和种子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主要观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自的特异性状,为新品种选育确定合理的选育方向和目标。结果表明:黑色秣食豆干草产量最高,达到了9997.28 kg·hm-2,比褐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分别提高37.47%,39.52%和11.83%,其粗蛋白含量达到18.08%,加权关联度为0.8152,均高于其他秣食豆材料,因此可作为高产、优质秣食豆新品种的育种新材料。褐色秣食豆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0.50%,分别比黑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13.38%,17.82%和26.62%,可作为高蛋白优质秣食豆品种的育种新材料。黄色秣食豆种子产量最高,达到了2512.53 kg·hm-2,分别比黑色、褐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9.16%,22.79%和11.78%,可作为提高秣食豆种子产量的育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生产特性,试验对收集的20份(种质1~20)秣食豆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叶鲜重、荚鲜重、株高、分枝数、茎粗、鲜干比、叶茎比)和营养品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质10(ZDD01937号秣食豆)的单株鲜重最大,种质2(ZDD07617号查干花秣食豆)和种质10的单株干重最大,种质12(ZDD18057号茶秣食豆)的株高最高,种质1(ZDD01936号秣食豆)的分枝数最多,种质20(东农秣食豆)的茎粗最粗,种质6(ZDD07601号大赉茶秣食豆)的鲜干比最大,种质3(ZDD07628号靖宇茶秣食豆)的叶茎比最高,种质7(ZDD07616号大安黑秣食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种质5(ZDD18062号秣食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及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分枝数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叶鲜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茎粗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荚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加权关...  相似文献   

3.
全株玉米与秣食豆单贮混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北青贮410玉米(Zea mays L.)和秣食豆(Glycine max Merrill)为青贮材料,设置单贮全株玉米、单贮秣食豆、80%全株玉米和20%秣食豆混贮、70%全株玉米和30%秣食豆混贮、60%全株玉米和40%秣食豆混贮5个处理组,研究全株玉米和秣食豆混合青贮的青贮效果以及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单贮全株玉米的发酵品质最好,单贮秣食豆的发酵品质最差。秣食豆添加比例为20%和30%的发酵品质效果相似,比秣食豆添加比例为40%的混贮效果好;就化学成分而言,单贮全株玉米的青贮效果较差,单贮秣食豆的青贮效果最好,其蛋白质含量最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0.05),3组混贮中秣食豆的添加比例越高效果越好。5个青贮处理综合比较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以70%全株玉米和30%秣食豆混合青贮的效果最好,秣食豆添加比例为20%和40%的混合青贮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将秣食豆与玉米(郑单958)按不同比例和时期进行混播,研究混播比例和时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碱解氮和脲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地表以及地下lOcm温度随秣食豆混播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以混播3株秣食豆的地表温度最为显著,而播期对土壤温度影响不显著。土壤中水分、碱解氮和土壤脲酶活力随混播秣食豆比例增加而增加,其中脲酶以混作3株秣食豆的含量最高,混作1株秣食豆的土壤脲酶最低。  相似文献   

5.
松嫩秣食豆是黑龙江省优质的饲用豆科作物新品种,为解决松嫩秣食豆的合理利用问题,笔者在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开展了秣食豆不同刈割时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对其产量及品质的试验研究,对松嫩秣食豆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嫩秣食豆在黑龙江西部地区9月初结荚期刈割其鲜草产量达63 703.70 kg/hm~2,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成熟期(P0.05),为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平衡点。说明松嫩秣食豆最佳刈割时期为结荚期,其利用模式适宜在东北寒冷地区及类似气候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秣食豆属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秣食豆无论是青刈或制成干草,适口性都很好,是喂羊和黄奶牛的较佳饲料,牛羊喂它可多产优质鲜奶,增加经济效益。 秣食豆营养丰富,分枝期干草粗蛋白15.00克/公斤左右,粗脂肪2.60克/公斤左右,干物质95.00克/公斤左右;开花期干草粗蛋白15.50克/公斤左右,粗脂肪1.60克/公斤左右,干物质90.00克/公斤左右。 秣食豆种植方法: 一、选种:在黑龙江省适宜栽培。品种有龙牧一号、东农一号和辽宁秣食豆。 二、选茬:前茬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甜菜地为佳,防止重茬和迎茬。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果园生草对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园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LEfSe差异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分析、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等方法,对秣食豆(Glycine max,GM)、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MO)、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P)三种生草处理后的有机猕猴桃园0~20 cm耕层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清耕,草木樨与秣食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钾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含量,说明生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果园土壤养分。同时,生草提升了土壤细菌β多样性,改变了不同处理间差异代表物种,增加了土壤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功能基因丰度,促进土壤养分循环。综上,在关中平原有机猕猴桃园间种植草木樨、秣食豆和一年生黑麦草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是一种适宜当地条件的果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优良牧草品种简介(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秣食豆——用于干草粉生产或与青贮玉米混播秣食豆又名饲料大豆,是豆科一年生高产饲料作物,植株底部直立,上部蔓生,株高可达2.5米以上.产量高,亩(667平方米)产鲜草可达750~1 000千克,叶量丰富,营养价值好,粗蛋白质含量可达10%~16%,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与紫花苜蓿干草粉相当.  相似文献   

9.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测定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磷钾肥对秣食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14.28万株/hm~2秣食豆种子产量最高,为2254.76kg/hm~2;施肥水平以P2O545kg/hm~2和K_2O 75kg/hm~2秣食豆种子产量最高,为2144.44kg/hm~2;在密度和施肥互作效应下,14.28万株/hm~2的密度下施P2O530kg/hm~2和K_2O 50kg/hm~2,秣食豆种子产量最高,为2369.05kg/hm~2,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合,最大增产幅度为30.67%。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主茎荚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P0.05)正相关,密度与施肥及其互作效应对秣食豆产量因子的作用效应表现为:对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百粒重均影响显著;对种子品质的作用效应表现为:施肥影响显著,而密度及密度与施肥的互作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秣食豆产量、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鼓粒期和N2P2K2(N 40 kg/hm2,P2O5 70 kg/hm2,K2O 50 kg/hm2)施肥水平下秣食豆饲用品质表现最佳,秣食豆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是39238.09和16209.12 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4.47%、36.17%;粗蛋白、粗脂肪最高,分别为18.40%和2.60%,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7.02%、73.61%;粗纤维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了18.46%。  相似文献   

11.
二、STV-2对雏鸡的机理作用及安全卫生学评价(一).STV一2对肉鸡肉用性能的影响与肌降的食用品质评定屠宰测定结果表明,STV-2组与对照组的屠宰率分别为89.5%、.89.2%(P>0.05)、半净膛率分别为8!.6%与81.4%。全净股率分别为703%、70%,两组相比,数据相近(P>005),鲜肉中粗蛋白质含量稀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4.19%、23.80%,稀土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1.6%),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与1.25%。稀土组较对照组有下降(3.2%)趋势。试验鸡肌肉色泽正常,肌肉丰满,品尝肌肉鲜嫩可口,无异常气味和滋味,食…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优质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矛盾,试验将青贮玉米新品种和秣食豆混作,以探索其混作比例对群体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显示,青贮玉米和秣食豆混作在1∶2的比例下群体地上生物产量最高,群体地上生物产量亩均增产231.69kg;干物质产量亩均增加362.3kg;粗蛋白含量平均提高0.5%;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平均降低0.06%、4.82%、5%和9.75%;产出效益平均达到1 964.15元/hm~2,平均亩产出效益多增加71.33元。其中正德305和豫青贮23在所有品种中无论是混作效果、群体地上生物产量、营养价值、饲料品质和经济效益等都表现的较为突出。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作不仅影响群体地上生物产量,并可大幅度提高混作群体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优质蛋白饲草缺乏的问题,1998年起对黑龙江省地方品种秣食豆(Glycine max Merr.)进行了整理、栽培研究,选育出松嫩秣食豆(Glycine max Merr.‘Songnen')新品种,2013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干草产量为11985.1 ks·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6%;种子产量为2088.2 kg·hm~(-2),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蛋白含量高,是优良的豆科饲草品种,适宜在北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1感官质量及加工处理 大豆按种皮颜色可分为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其他大豆和饲用豆(秣食豆)五类。普通黄大豆的种皮呈黄色,籽粒为圆形、椭圆形、扁椭圆形等,表面光滑有光泽,脐为黄色、深褐色或黑色,其中黑大豆则要求呈新鲜一致的黑色,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大豆的感官质量指标中还要求其异色粒的限度为5%,饲料豆(秣食豆)的限度为1%,且不得掺入其他的物质。大豆的水分含量应在13%以下,脲酶活性不得超过0.4(在30℃&#177;0.5℃和pH值为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大豆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克数)。饲料黑大豆、大豆的分级标准,主要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其中二级为中等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按日粮添加0.03%,0.05%,0.07%的硝酸稀土,每组30头哺乳仔猪,进行30天补饲到50日龄。结果,0.03%和0.05%组日增重效果显著,分别为256.2g,268.0g,比对照组提高20.1%-24.7%,饲料转化率提高14.7%,试验表明,低营养水平的日粮中添加稀土对提高增重,降低饲养成本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秣食豆是1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也叫饲用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以东北地区种植最多,是多种畜禽的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7.
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播及饲喂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饲料是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产酸作用,使其以青绿多汁状态长期贮存,是奶牛、肉牛、山绵羊冬季必备的饲料。但是传统的青贮种植方式已不适直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为了节约耕地,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增加草食家畜全面营养,于2003年春季进行了10亩(每亩667平方米)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播种植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稀土喂鸡好     
稀土喂鸡好用稀土(CL—I型常乐益植素)40×10-6拌鸡饲料,可提高肉鸡增重5—8%,提高饲料报酬4.6—5.2%,投资1元可获得26—38元经济效益,同时还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强了雏鸡的抗病力。对蛋鸡可提高产蛋率6.6—7.8%,蛋料...  相似文献   

19.
有机稀土饲料添加剂饲喂蛋鸡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5年11月到1996年7月在平安县种鸡对罗曼商品代蛋鸡进行234天饲喂稀土试验,试验设4个组,每组295只,试验1,2,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1%,0.015%和0.02%的RCT-3有机稀土饲料添加剂,对照组不喂稀土,结果:试验12,3组只均产蛋量比对照组提高13.92%(P〈0.01),8.36%P〈0.05)和0.97%(P〉0.05);产蛋率提高9.59个,5.72个和0.83个百  相似文献   

20.
<正>秣食豆是1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也叫饲用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以东北地区种植最多,是多种畜禽的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