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干物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糯高粱间作共生作物选择及高效栽培模式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单作糯高粱(SW)为对照,设糯高粱间作花生(WP)、糯高粱间作大豆(WS)、糯高粱间作辣椒(WC)和糯高粱间作红薯(WSP)4种间作模式,测定糯高粱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含量和积累量,于糯高粱收获前3 d测定主要农艺性状,作物收获后测产并计算土地当量比。【结果】糯高粱各营养器官(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从拔节期至成熟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开花期达最大值;与单作糯高粱SW处理相比,间作处理增加了糯高粱各器官(根、茎、叶、穗、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且最大值均出现在WS处理。从拔节期至成熟期,糯高粱各营养器官的氮、磷、钾含量逐渐降低,而氮、磷、钾积累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同处理间糯高粱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不同间作模式均降低了糯高粱株高,增加了茎粗、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WS处理下糯高粱产量减少最低(1.09%),与SW处理的糯高粱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大豆与高粱间作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商豆1099与豫粱八号间作产量最高的是高梁与大豆种植行比为2∶6的种植模式,6行大豆产量为2 398.57 kg/hm2,2行高粱产量为7 471.43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棉田间作系统的小气候特征,进一步研究间作系统中除棉花以外农作物的光合特性,设置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3种间作处理以及棉花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甘薯单作4个单作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棉田间作及相应单作的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均表现为U形曲线,棉田间作较相应单作可提高系统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大豆单作和玉米单作的空气湿度均高于棉花单作,而甘薯单作低于棉花单作;棉田间作及相应单作的空气温度日变化趋势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棉田间作较相应单作可降低系统内的空气温度,棉花单作高于玉米单作,分别与大豆单作及甘薯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甘薯单作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间作模式下的大豆和甘薯的光合午休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大豆单作模式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甘薯单作模式棉花间作甘薯模式、棉花间作玉米模式玉米单作模式,胞间CO2浓度的表现正好相反。综合来看,棉花间作甘薯模式在改善甘薯光合午休现象、降低系统内空气温度、提高空气湿度方面的优势较其他间作模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结果表明,虽然间作玉米、大豆产量有所降低,但玉米与大豆间作总体上比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收益高,玉米与大豆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提高经济收入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沧州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适宜品种,在2行玉米、3行大豆间作模式下,研究了夏玉米间作不同品种大豆对夏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的叶片SPAD值、穗位叶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均显著玉米单作;间作大豆的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其对应品种的大豆单作;经济效益顺序为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的经济效益较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显著提高,适宜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建议在沧州地区推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适宜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宜沧州生态类型区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通过玉米、大豆间作4∶4种植模式与常规玉米单作种植模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其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模式玉米平均产量7 605kg·hm~(-2),大豆平均产量1 530kg·hm~(-2),玉米单作平均产量8 280kg·hm~(-2),间作综合产量比单作增产10.32%,平均增收节支约8 250元·hm~(-2),玉米、大豆间作经济效益较玉米单作显著提高,为当地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农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差异,以及根系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作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间作种植玉米+大豆和玉米+马铃薯,测定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处理的团聚体破坏率、根系特征,分析不同作物根系形态特征与团聚体破坏率的关系。[结果]常规管理条件下,在0~10cm土层,玉米大豆间作0.25mm团聚体的数量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增加了29.58%、66.01%,10~20cm土层,玉米大豆间作0.25mm团聚体的数量较玉米单作增加了42.28%;在0~10cm土层,间作模式的土壤抗蚀指数显著大于单作模式,土粒的抗分散能力强,玉米间作大豆较玉米单作与大豆单作团聚体破坏率分别降低了42.22%和26.40%,玉米间作马铃薯较玉米单作与马铃薯单作团聚体破坏率分别降低了35.71%和32.88%,在10~20cm的土层中,玉米间作大豆的团聚体破坏率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显著降低了16.67%和22.75%;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模式的农作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有显著改善,且与团聚体的破坏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可以得出,玉米间作大豆、玉米间作马铃薯能优化作物根系特征,降低团聚体的破坏率,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助于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湖北省黄冈市采用的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开展了玉米大豆间作(2行∶3行)种植模式与常规单作种植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玉米或大豆单作,收益达8 150元/hm~2,较常规玉米、大豆单作种植,间作模式分别增收2 116、3 670元/hm~2,分别增长35.1%、81.9%,经济效益可观,可为当地夏玉米大豆间作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豆间作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种植模式.通过2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播后第79天以前),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生育后期,玉米/大豆1:3间作模式下(Ⅰ1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极显著水平;玉米/大豆2:3间作模式下(Ⅰ2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显著水平,1:3和2:3间作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生育期内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单作和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动态,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于边际效应的影响.间作群体内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单作.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明显.间作玉米的干物质转换率高于单作,单作大豆的转换率高于间作.Ⅰ1和Ⅰ2处理间作总籽粒产量比单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增加约6%,比单作大豆的籽粒产量增加约320%.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遵义地区最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选用“真玉8号”玉米品种和“油春1204”大豆品种作大田试验,以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为对照,设计了3个处理(2∶2、2∶3、2∶4),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大豆及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产量、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下大豆、玉米生物学性状存在差异,间作下大豆单株结荚数、每荚粒数、有效分枝数均低于单作大豆,玉米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均低于单作玉米,存在负间作效益;间作下大豆、玉米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间作模式2∶3优于2∶4,2∶4优于2∶2;各模式效益表现为2∶3>2∶4>单作玉米>2∶2>单作大豆,间作效益明显,尤其是玉米间大豆为2∶3模式效益最大,效益值达1114.82元·667m-2,较单作玉米多增收245.9元·667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旱地大豆和花生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为提高作物种植效益及缓解南方红壤旱地作物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花生单作(CK1)、大豆单作(CK2)为对照,设2行花生//2行大豆(J1)、4行花生//2行大豆(J2)、8行花生//2行大豆(J3)3种间作种植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花生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对花生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花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作总面积产量、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大豆在间作模式中则处于优势地位,与其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可提高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并显著提高间作总面积产量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P<0.05).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情况,花生//大豆间作处理中以J1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纯收益达4223.07元/ha,产投比为1.31.[结论]花生//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作大豆,而与单作花生无明显差异,其中,以2行花生//2行大豆的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最佳,可在江西红壤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间作模式是作物虫害综合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田间甘蔗与大豆间作(1:1 模式)、单作种植,调查绿鳞象甲发生规律,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绿鳞象甲成虫在大豆上重要发生期为5月上、中旬,甘蔗上主要集中在5、6月;间作或单作大豆田种群数量均高于甘蔗田;间作田甘蔗上种群数量高于单作田,间作田大豆上种群数量则少于单作田;在甘蔗与大豆间作模式下均为聚集分布,强度随密度的上升而升高。室内取食性选择试验表明:绿鳞象甲雌、雄成虫均喜食大豆叶片,差异极显著;取食相同寄主时,雌虫取食量高于雄虫。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玉米和不同作物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率的变化特征,揭示间作体系的增产效应,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和大豆间作、花生单作、玉米和花生间作5种模式,研究作物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资源利用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作物总干物质量和产量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大于1,且玉米和大豆间作大于玉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L.)Merril]间作种植模式下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方法]以郑单958和鲁黄1号为供试品种,在黄淮海平原地区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玉米单作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间作,尤以吐丝后为甚,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前和开花后单作均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量单作均显著性或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率玉米间作较单作高出0.59%,大豆间作较单作高出4.74%。对干物质积累过程用 Logistic方程模拟,可知玉米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达到显著性水平,大豆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总和为1.30;从产量和产值来看,间作产量总和为10.97 t/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0.64%和326.85%。间作的产值总和为25796.23元/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出12.67%和104.68%。[结论]该研究可谓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将木薯与大豆和花生以不同模式间作,以单作木薯作对照,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均可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其中以2行木薯或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木薯鲜薯产量最高,分别比单作木薯增产40.3%和38.8%,建议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合理的糯高粱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单作糯高粱 (SW)为对照,设糯高粱+花生 (WP)、糯高粱+大豆 (WS)、糯高粱+辣椒 (WC)和糯高粱+红薯 (WSP) 4种间作处理,于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含量,并于成熟期测定糯高粱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糯高粱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从糯高粱拔节期到成熟期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且均在开花期达最大值,开花期WS、 WP、 WSP和WC处理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2.25、 1.54、 1.21和1.06倍,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2.38、 1.60、 1.39和1.12倍,脲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1.70、 1.67、 1.32和1.23倍;糯高粱根际土壤总磷脂脂肪酸 (PLFA)、细菌PLFA、真菌PLFA、放线菌PLFA、革兰氏阳性菌PLFA和革兰氏阴性菌PLFA含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与SW处理相比, WS、 WP、 WSP、 WC处理下糯高粱产量分别降低1.1%、 6.7%、 7.7%和9.0%,千粒重分别增加35.8%、 23.7%、 13.8%和7.3%,穗粒数分别增加54.8%、 51.4%、 41.2%和36.4%,穗长分别增加22.2%、 12.9%、 8.3%和5.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与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P<0.01)。【结论】合理的间作模式可以改善糯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优化糯高粱的穗结构。糯高粱+大豆可能成为糯高粱栽培的理想间作组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作物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及种间竞争关系,探讨玉米大豆间作的增产机理,提出适合辽西半干旱区的最优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方法】试验于2018—2019年在国家农业环境阜新科学观测实验站进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2行玉米2行大豆间作(MS2:2)、4行玉米4行大豆间作(MS4:4)、6行玉米6行大豆间作(MS6:6)、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等5种种植模式,研究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分配特点、种间竞争力及其对产量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3种间作模式均提高了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玉米分别增加16.58%—20.32%和51.29%—52.56%;间作对大豆分枝期和鼓粒期的干物质积累影响较小,但分枝期MS2:2间作模式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低于单作大豆。玉米干物质分配比率拔节期叶大于茎,灌浆期穗大于茎、叶,且3种间作模式穗的分配比率比单作玉米增加23.22%—31.70%;大豆干物质分配比率分枝期茎大于叶,鼓粒期茎、叶大于荚果,MS2:2和MS4:4间作模式大豆荚果分配比率比单作大豆分别降低19.30%、17.22%,MS6:6间作模式与单作大豆差异不显著。间作模式下玉米比大豆表现出了更强的种间竞争力(Ams>0)和产量营养竞争比率(CRms>1)。MS6:6和MS4:4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16、1.07,土地生产力提高7%—16%,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MS2: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为0.97,具有间作劣势。【结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变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种间竞争关系实现,MS6:6和MS4:4间作模式优势明显。表现最佳的是MS6:6间作模式,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甘蔗单作、大豆单作及甘蔗/大豆间作3 种种植模式下杂草数量、土壤养分情 况、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结果表明院(1)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中,田间杂草数为16.5~25.0 株/m2,而单作甘蔗 田间杂草数为40.0~45.0 株/m2,对比单作甘蔗,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田间杂草数量显著减少;(2)在甘蔗/大豆隔行 间作模式中,土壤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分别提高0.03 g/kg、0.058 g/kg、0.1344 mg/kg 和5.34 mg/kg,表明间作模 式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下,甘蔗出苗率及甘蔗产量表现同甘蔗单作相比没有 明显差异,合理间作大豆对甘蔗生长没有负面影响;土地当量比为1.39~1.63,具有较强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主要分析糯玉米/大豆间作对鲜食糯玉米及鲜食大豆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虽然间作糯玉米和大豆的鲜产分别较单作下降21.20%、31.05%,但间作土地当量比(1.48)大于1,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糯玉米/大豆间作对糯玉米的多数性状有提高作用,而大豆的多数性状则有下降趋势.各模式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是:糯玉米/大豆间作、糯玉米单作、大豆单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