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巨噬细胞验证模型,比较研究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taxifolin,TF)和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体外抗炎活性。以1 mg/L的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了体外炎症模型;通过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一氧化氮)释放量;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PGE2(前列腺素E2)的含量变化;通过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情况。MTT试验结果表明,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各剂量组没有表现出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同时,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二氢杨梅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细胞对NO、PGE2的释放(P0.01),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二氢杨梅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IL-1β、IL-6、TNF-α基因的表达,同时能够降低脂多糖诱导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且二氢槲皮素的抗炎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氢杨梅素(DMY)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添加剂备受关注,该文就二氢杨梅素的功能以及其在畜牧业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型饲料添加剂藤茶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藤茶黄酮是从藤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添加剂,二氢杨梅素是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近年来,研究者对藤茶黄酮及二氢杨梅素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以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生产性能、促进生长,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作者主要阐述了藤茶黄酮作为一种新型天然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二氢杨梅素对肉鸡抗氧化酶及胸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肉鸡抗氧化酶及胸肌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44只28日龄的AA肉用公鸡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0、100、200、400mg/kgDMY的4种日粮,饲养于7月中旬高温季节,试验持续3周,试验期间日平均温度26.5℃。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对肉鸡血清、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性及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肉鸡胸肌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值(P<0.05),对肉色L*值、a*值、b*值和pH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二氢杨梅素对肉鸡体内的抗氧化酶无影响,可能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降低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少细胞内特征酶的流失,这种作用可能与二氢杨梅素改善胸肌滴水损失和嫩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为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其由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中提取纯化而得,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在人和试验动物体内具有抗菌、抗氧化、保肝护肝[1-2]等多种活性作用.近年来,进一步研究发现,DMY还可增强机体免疫机能[3-5].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是机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防线.  相似文献   

6.
藤茶黄酮,是从藤茶中提取的所有黄酮类物质的总称,是藤茶的主要功效成分,二氢杨梅素是其含量最高的一种黄酮物质。目前,藤茶黄酮特别是二氢杨梅素应用于畜禽养殖产业的研究较多,发现其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改善屠宰性能和肉质等潜在功效,本文主要综述了藤茶黄酮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熊大胜等(2000)和熊皓平(2002)体外抑菌试验表明,DMY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青霉菌及黑曲霉菌等16种细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MIC均为0.0625%.  相似文献   

8.
<正>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又名双氢杨梅树皮素,是从藤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添加剂。DMY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杀菌、保肝护肝、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二氢杨梅素和土霉素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熊大胜等(2000)和熊皓平(2002)体外抑菌试验表明,DMY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青霉菌及黑曲霉菌等16种细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MIC均为0.0625%。  相似文献   

10.
李振  崔艳红  刘长忠 《饲料研究》2023,(22):166-170
藤茶为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藤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和免疫调节等功能。使用益生菌发酵藤茶进行生物转化,可以提高藤茶的活性成分含量及生物活性功能。近年来,藤茶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文章简要概括藤茶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功能,总结了藤茶通过益生菌生物转化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藤茶在动物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二氢杨梅素对肉鸡免疫机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资料表明,二氢杨梅素(DMY)对人和小鼠等哺乳动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杀菌、止咳消炎、解酒保肝、消除体内毒副作用、抗肿瘤等功效。同时,DMY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溶血素含量,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小鼠的抗炎,镇痛能力。但DMY  相似文献   

12.
为对从四川眉山发病的杂交鲶分离的一株优势菌株(MS20150925)进行鉴定,并筛选敏感药物,本研究首先经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菌株可以导致杂交鲶的皮肤溃疡和脏器出血,与采集标本症状一致;根据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测序与系统发育树构建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分别采用平板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抗生素和中药单体对该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并研究了抗生素与天然化合物的联合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该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其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磺胺异噁唑等药物较为敏感,对多西环素、新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耐药。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新霉素、多西环素与二氢杨梅素具有协同抑菌作用(FICI0.5)。以上研究表明,分离株MS20150925对杂交鲶具有致病性且为多重耐药菌,二氢杨梅素与新霉素或多西环素的复方制剂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候选药物,联合用药可以降低抗生素的治疗剂量,对于降低抗生素残留和延长药物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氢杨梅素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是从藤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添加剂,DMY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杀菌、保肝护肝、抗炎、镇痛等功效。谢鹏等(2004)[1]首次报道的肉鸡生产试验表明,DMY具有促生长、提高免疫机能等作用,但由于D  相似文献   

14.
张丽  臧素敏 《饲料工业》2006,27(18):16-17
藤茶是显齿蛇葡萄的嫩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而成的茶饮料。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医疗价值。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和临床上都已证明,显齿蛇葡萄全株药用,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湿、降血糖等功效。藤茶由多糖、氨基酸、蛋白质、多肽、甾类、萜类、有机酸、挥发油、油脂、生物碱、二氢杨梅素以及多种酶和无机离子等组成,其中二氢杨梅素(DMY)是藤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DMY又名双氢杨梅树皮素、福建茶素、白蔽素、二氢杨梅黄…  相似文献   

15.
筛选可协同增效头孢噻呋钠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制剂.从多种黄酮类中药单体成分和海洋生物材料中筛选出可以增强头孢噻呋钠对MRSA敏感性的活性成分;以棋盘稀释法测定中药单体和头孢噻呋钠的体外协同抗MRSA作用,并计算其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原花青素、二氢杨梅素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3种中药...  相似文献   

16.
藤茶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藤茶中提取藤茶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9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藤茶原料和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W/V)为1∶4,回流条件下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 h时,藤茶黄酮的提取率达到最佳。提取液浓缩后的粗产物在水中进行两次结晶,即可使藤茶黄酮产品中的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的含量达到85%以上。此研究得到的藤茶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提取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藤茶黄酮对海兰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藤茶黄酮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杀菌、消除体内毒副作用以及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的生理功能,本文研究了在海兰蛋鸡不同生产时期添加藤茶黄酮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0×10-6的藤茶黄酮能够显著提高海兰蛋鸡的生产性能,该生产性能的提高与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抗菌剂的效果相似。说明藤茶黄酮的确具有抑菌杀菌和提高蛋鸡疾病抵抗力的作用,在蛋鸡生产中可用于代替抗生素添加在饲料中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的基础上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安全性。以二氢杨梅素(DMY)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DMY-Ni,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μg/m L)、不同作用时间(12、24、36和48 h)下,DM Y与DM Y-Ni对小鼠正常肝实质细胞AM L12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DM Y与镍离子配合后可生成DM Y-Ni。10、20和40μg/m L DM Y或DM Y-Ni分别作用AM 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0μg/m L及以上浓度的DMY-Ni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01),160μg/m L的DMY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随DM Y或DM Y-Ni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ML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5.10、222.84μg/m L。由此得出,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都具有相对低毒性,且DMY-Ni对AML12细胞的毒性较DMY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的基础上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安全性。以二氢杨梅素(DMY)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DMY-Ni,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μg/m L)、不同作用时间(12、24、36和48 h)下,DM Y与DM Y-Ni对小鼠正常肝实质细胞AM L12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DM Y与镍离子配合后可生成DM Y-Ni。10、20和40μg/m L DM Y或DM Y-Ni分别作用AM 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0μg/m L及以上浓度的DMY-Ni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01),160μg/m L的DMY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随DM Y或DM Y-Ni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ML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5.10、222.84μg/m L。由此得出,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都具有相对低毒性,且DMY-Ni对AML12细胞的毒性较DMY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20.
四氢生物蝶呤是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辅酶,具有抗氧化和清除活性氮氧化物的功能,二氢蝶呤还原酶是四氢生物蝶呤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对意大利蜜蜂二氢蝶呤还原酶编码蛋白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意蜂二氢蝶呤还原酶基因编码一个714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7个氨基酸,该预测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6kD,等电点为8.90,二级结构主要由8个α-螺旋区和8个β-折叠区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西方蜜蜂DHPR与大蜜蜂和小蜜蜂的DHPR亲缘关系较近,与传统的生物学分类结果相符。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意蜂二氢蝶呤还原酶的功能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