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组 《农业工程学报》2024,40(10):298-305
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该研究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演进逻辑,明确了内涵要义,分析了基本特征,探讨了推进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三农”历史逻辑的必然选择,是党的“三农”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逻辑的必然要求。从内涵特征分析,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普遍具有的农业竞争力强、乡村多功能性强、城乡融合水平强和支持保护力度强等共同特征,也具有鲜明的国情特征、制度特征、任务特征、时代特征、路径特征和本质特征等中国特色。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工程项目为抓手,实施稳产保供固本工程、乡村产业全链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工程、乡村生态循环工程、乡村文化赋能工程、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农民收入提升工程等。研究可为推动“三农”工作及工程化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的工程化与农业工程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工程涵义出发,提出并建立了农业工程学科体系的框架。分析了中国农业的工程化趋势及其对农业工程教育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中国农业工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粮食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对粮食产出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基础设施的角度,将其界定为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指标。利用相关系数、多元回归分析对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产出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有效灌溉面积在粮食产出方面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从粮食产出贡献率角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明显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且相关系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4.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开展一场科技革命。这场革命的关键就是:使农业科技工程化、产业化,实施组装农业。其内涵是:通过硬化、固化将科学技术物化到某些产品中,农民只要依靠多项高新或常规技术产品进行简单地组装生产,就能达到高产、高效、低成本。农业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吸引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科技成果选优汰劣,促进科技成果的普及;获得更多的资金,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激活广大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大中型企业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5.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开展一场科技革命。这场革命的关键就是:使农业科技工程化、产业化,实施组装农业。其内涵是:通过硬化、固化将科学技术物化到某些产品中,农民只要依靠多项高新或常规技术产品进行简单地组装生产,就能达到高产、高效、低成本。农业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吸引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科技成果选优汰劣,促进科技成果的普及;获得更多的资金,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激活广大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大中型企业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6.
7.
永川区以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纲领,充分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分为"永川区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风生水起,农业现代化建设前景广阔"3章进行论述,并用"改革打先锋,基础为后盾,科技作支撑,特色增效益,园区为引领,龙头提水平"6节重点阐释了该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可见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使命。本文分析了新发展背景下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绿色农业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总结当前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路径,为“十四五”期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宁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水土流失问题,积极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耦合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宁化县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耦合的背景和取得的成效入手,总结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耦合的有效路径,包括: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机制,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机统一;激活潜能,让群众在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科研攻关和实践探索,创新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农业工程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农业工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农业工程技术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度越来越高。在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下,农业现代化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巨系统,其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农业工程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已不能仅靠本系统的力量孤立发展,而需在农业现代化这一更高层次系统的剧变中发现自身与系统中其他构成因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规律,从而更好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共赢。该文以"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路径研究"为基础,综合利用有组织系统和先进生产力构建的理论、工具、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系统目标、系统构成以及农业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与其他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从而获得农业工程发展的数量、质量、运动量、结构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工程受现代农业发展环境、要素影响较大,而农业工程则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结构,特别是劳动力、土地、产品的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并表现出许多同向性,因此农业工程可以通过主动发展、协同发展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为农业工程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模式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设施园艺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投资与规模增长很快,但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问题也愈加突出,通过构建科学、完整、系统的工程集成模式来指导和支撑设施园艺发展已经成为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关键途径。该研究将模式建立转化为复杂系统与组织构建的过程,利用系统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以政府、经营组织、种植者为应用主体,通过整体与还原相结合、自组织与他组织相配合的方式,获得在构建技术、组织、产业3种模式的基础上耦合形成适用于不同层次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模式的系统方法,并初步提出了模式的评价体系。该研究成果为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模式的构建打下了方法论的基础,可以有效地指导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和中国设施园艺的产业发展。不仅对设施农业其他领域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也为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农业工程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是贯彻落实农业工程建设目标的技术手段,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农业工程建设和标准制修订以及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纲领性文件。该文在分析中国标准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认为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构成应遵循统筹兼顾、逐项突破等原则,涵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农业生产辅助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可用层次结构和三维坐标来表示,从而为指导农业工程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3,他引:1
中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后已渐成体系,并越来越体现出较完整的复杂系统特点,成为产业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技术分类作为揭示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特征、促进学科建设、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基础性工作,亟需在方法论和分类实务上取得突破,以在把握不同技术对象特殊矛盾和特殊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科学地指导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立足当代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广义概念和广义要素,在遵循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现实性等系统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内容、特点和现有技术分类方法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分别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链、技术环节、技术功能、技术手段等属性的4层次线分类方法,并以设施园艺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全貌、揭示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对设施农业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都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以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国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的支撑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为特色,以解决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条件落后、产地加工手段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作为重点,对农田基础设施工程、种养业生产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产地加工储藏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流通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装备与设施工程、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装备与设施工程6个领域开展系统集成研究,逐步形成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建设等农业工程领域发展与建设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关键集成技术,为现代农业工程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该文全面论述了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中国在农业资源利用、产地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育和农产品绿色供给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农业资源监测、水土资源利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等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前沿进展和主攻方向。从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建立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加强政策支持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该文可为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研发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锦育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3):98-102
成功的生态工法,需要与生态原理相调合的设计方法论;近年来,台湾溪流整治工法逐渐尝试不同方式,亦考虑当地生态环境及水中栖息生物。在诸多案例中,有些堆石护岸工法虽已达生态保育目的,但一经台风或豪雨,常造成严重之冲蚀或破坏;所以在溪流整治时,必须充分了解溪流特性,并经审慎评估后,以最佳施工方法及生态观念相结合,建立适合台湾溪流之生态工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规划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系,有利于顺利编制和实施规划。该文从现代农业特征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众多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理论,采用层次分类法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理论指导体系。针对示范区规划重要的总体方案设计环节,采用主次分析法重点梳理与集成了发展定位、总体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相关基础理论。以《海口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为例,分析了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实践。该研究可为各地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需求,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该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总结了近年来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水土工程实现旱涝保收和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利用工程增加和优化耕地资源提高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能源工程促进绿色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促进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科学谋划"三农"发展。该文重点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工程科技创新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新时期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包括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和集成作用,综合集成农业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和装备,提供整体、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聚焦提质增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出一批关键工程技术和装备;强化循环发展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优化农业农村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供种养循环化、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模式生态化的产业发展和工程解决方案;提高信息化应用和创新水平,促进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创制一批智能感知、智能作业、智能服务的产品;突出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功能融合、产村融合、农业与互联网融合、要素融合和协作融合,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加强学科建设,开设急需专业,培养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和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