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银耳复合保健饮料.[方法]以银耳、竹荪、蛹虫草、百合、莲子、佛手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功能性复合饮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能有效改善银耳复合饮料风味及品质稳定性的复合甜味剂和乳化稳定剂的组合配方,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进行复合饮料配方优化.[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复合甜味剂的配比为蔗糖∶蜂蜜∶阿巴斯甜∶赤藓糖醇=60∶30∶2∶5,乳化稳定剂的配比为黄原胶∶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5∶10∶8;在单响应值分析的基础上,用Design-Expert8.0.6软件的最优化功能(optimization)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进行优化,获得银耳复合饮料配方的最优组合为纯净水61.942%、浓缩液25.182%、复合甜味剂11.895%、乳化稳定剂0.681%、柠檬酸0.3%.[结论]按研究所得配方生产的银耳复合饮料口感、风味最佳,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蜂蜜银耳茶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蜂蜜银耳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制定了产品标准,并对其生产中的有关工艺要点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蜂蜜银耳茶饮料广阔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啤露为低酒度含二氧化碳的起泡饮料.蜂蜜花粉啤露除具有一般起泡饮料特点外,还含有蜂蜜、花粉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味美甘醇,在同类饮料中别具一格.我们以蜂蜜花粉为基质发酵,配制出这种风味独特的低酒度碳酸饮料.经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化验,富含13种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VE、VC等.  相似文献   

4.
发酵型普洱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保健普洱茶饮料。[方法]以云南普洱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酵母菌共生发酵,考察了普洱茶浸提和茶饮料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并对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详细探讨。[结果]发酵型普洱茶饮料最佳加工工艺为茶水比1∶8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5 min;接种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Lb)和嗜热链球菌(St)按1∶1接入,接种量4%,38℃下发酵8 h后接入0.2%酵母菌,28℃下发酵24 h;调配p H 4.5,蜂蜜添加量为4%;温度135℃,5 min瞬时灭菌。[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发酵茶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苦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Ⅱ.灭菌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苦丁茶饮料的最佳灭菌方法,采用辐射、间歇、121℃,115℃,108℃等方法对苦丁茶饮料灭菌,并对各处理进行微生物培养、测定物理性状和相对沉淀量。结果表明,115℃和121℃灭菌都能彻底杀死苦丁茶饮料中的细菌和真菌,且前者对饮料品质影响较小。苦丁茶饮料灭菌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茶汤的亮度、透光率逐渐降低,色泽不断加深,OD420逐渐增大,PH值逐渐降低,形成的相对沉淀量也逐渐增多,其数值在1个月左右发生一次极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软枣猕猴桃和银耳汁为原料,对软枣猕猴桃银耳复合汁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软枣猕猴桃银耳复合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软枣猕猴桃银耳复合汁浓度为20%,白砂糖添加量为10%,黄原胶添加量为0.05%,柠檬酸添加量为0.06%。此产品酸甜适口,香气浓郁,具有猕猴桃和银耳复合汁特有的香气和滋味。  相似文献   

7.
绿茶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微波技术研究了不同作用时间、不同微波功率对绿茶饮料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在700 W功率下,随着灭菌时间延长,卫生检验趋向合格同时茶汤色泽加深.作用时间120 s,不同灭菌功率的茶汤色泽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得到700 W、120 s和30 mL的微波灭菌组合,对绿茶饮料的色泽稳定和灭菌效果都是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8.
蜂蜜发酵饮料是利用酵母菌对蜂蜜先进行一次酒精发酵,然后再用醋酸菌对发酵醪液进行二次醋酸发酵而制成的一种新型饮料。试验结果表明,蜂蜜发酵饮料不仅香气充足,酸甜可口,含有原蜂蜜特有的营养成分,而且提高了蛋白质含量,糖度显著降低,增加了醋酸、乙醇、酯类等物质,是普通人、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病人的一种纯天然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8种市售茶类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8种茶类饮料在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方面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在FRAP和ABTS试验中,绿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强,TEAC平均值分别为5 878.66、7 266.99 μmol/L,红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弱,TEAC平均值分别为2 748.40、3 478.71 μmol/L;在DPPH试验中,红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强,VCEAC平均值为20 406.10 μmol/L,绿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弱,VCEAC平均值为17 481.76μmol/L;总酚含量结果表明,绿茶饮料450.76 μg GAE/mL>乌龙茶饮料357.91 μg GAE/mL>红茶饮料247.83 μg GAE/mL。此外,试验结果显示,茶饮料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并不一定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椰汁、蜂蜜、绿茶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探索椰汁蜂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影响饮料稳定性的杀菌条件与乳化稳定剂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椰汁蜂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椰汁添加量120 ml,蜂蜜添加量0.8%,绿茶浸出液添加量120 ml,白砂糖添加量为5%。在复合饮料中添加0.2%单甘脂、0.2%的CMCNa作乳化稳定剂来提高饮料的稳定性,采用的杀菌条件为高压121℃,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利用火龙果花,提高火龙果农户收入,以大红龙品种火龙果花以及脱水火龙果花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研制满足大众口味的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液、蜂蜜、冰糖、柠檬酸、纯水、花干质量以及均质时间对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感官评价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浸出液、蜂蜜、柠檬酸比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最佳配比为浸出液体积342.15mL,蜂蜜质量79.73g,柠檬酸质量1.62g,冰糖质量25g,纯水体积450mL,火龙果鲜花质量60g,均质时间0min,在此条件下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感官评价分数为84.79。制得饮料酸甜爽口、风味独特、生津止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绿茶饮料汤色褐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加工和贮藏期间,绿茶饮料汤色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褐变.综述了绿茶饮料汤色褐变的机理以及原料选择、浸提方法、灭菌处理、贮藏条件及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等因素对茶汤汤色变化的影响,并对茶汤的护色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丁俊之 《农业考古》2002,(2):247-251
我国茶饮料从1994年起,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时茶饮料占我国饮料产量总体比例越来越大,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0%,茶饮料不仅是我国茶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且是一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的茶饮料及其成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之 《农业考古》2001,(2):242-243,245
这里所讲的“茶饮料”是专指“茶叶液体饮料”或称“茶水”。我国已将茶饮料的开发列入“十五”规划和 2 0 10年远景规划之中 ,作为鼓励发展和优先发展的项目。一、茶饮料不仅是茶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而且是一大突破口茶叶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茶叶虽然历史最悠久 ,消费地区最广阔 (约有 16 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但是 ,茶叶的贸易额不及咖啡 ,略多于可可 ,茶叶、咖啡、可可的贸易额大致上是 1:3:1。软饮料(碳酸类、可乐型饮料 )的销售额远远超过茶叶 ,例如美国可口可乐在 15 0多个国家销售 ,其销售额远远超过产茶国的茶叶…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以草莓、茶叶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复合饮料,并对其工艺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最佳配方为:草莓汁45%,茶汁20%,白砂糖8%,柠檬酸0.5%,稳定剂CMC-Na 0.2%,果胶酶0.25%.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枸杞、银耳、红枣药食两用的性质,制成复合饮料,可进一步强化其营养价值及医疗功效。  相似文献   

17.
<正> 黑豆银耳保健酸豆奶是将豆奶和银耳按一定比例混合,经乳酸发酵制成的新型高蛋白饮料。营养更全面,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物纤维、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延缓衰老、改善营养性盆血、理肠作用,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其加工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碳酸类饮料的市场分额可以说逐年下降,但每年的降幅都不是很大,除此之外,往年比较流行的茶饮料、蔬果汁类饮料在今年也出现疲软,特别是藏果汁类饮料的销售还呈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9.
黄彤 《吉林农业》2011,(10):207-207
褐变是绿茶饮料在加工及贮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绿茶饮料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对我国绿茶饮料褐变的机理及解决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绿茶饮料的护色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晶  梁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3):523-524,529
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绿茶饮料中铜、锌、铁、锰的含量.该方法铜、锌、铁、锰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O%~108.0%之间,精密度(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n=11)(除铜元素外),检出限均不高于0.004 6μg/mL.该法样品前处理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绿茶饮料中铜、锌、铁、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