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厚朴木屑栽培袋料香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厚朴木屑与一般硬杂木屑袋栽香菇对比试验,厚朴木屑为基质栽培袋料香菇对香菇产量、出菇期、菌棒产菇数量、菇体大小、菇形及花菇的数量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厚朴木屑完全适宜栽培袋料香菇。此外,厚朴基质中没有树皮,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辅料作用下,基质中的树皮含量不影响香菇的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2.
自三十年代研究成功纯菌种段木栽培香菇新技术,改变了数百年来我国沿用"砍花法"种菇的落后局面,使香菇生产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技术革命.段木种菇是将人工分离选育的木屑菌种或木钉菌种在适宜的菇木上打孔、接种、发菌、出菇的栽培工艺.1 菇场选择与建造菇场建造逋常可分成庭园式菇场、水上菇场和林间菇场3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黑荆枝桠材、树叶木屑的化学成份,用4种生产配方和杂木屑对照组及3个香菇菌株进行生产试验,结果有两个菌株,每袋平均产香菇0.6公斤以上,比对照组产菇量高出20~40%。香菇品质好。产菇后废基还含有不少营养物质,这说明有机物未被全部分解吸收。  相似文献   

4.
<正>我实验室从1989年开始,利用桑枝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配以蚕粪、麸皮、玉米粉进行香菇栽培试验,生物效率达70—90%之多。用桑枝木屑生产的香菇柄短,盖厚,菇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美洲黑杨完全适应景宁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和速生性;培育一般用材林,栽植后10年即可主伐;培育菇木林、栽植后3-4年即可采伐利用。现有研究结果已表明,美洲黑杨木屑栽培香菇比混合木屑产量高6.9%,用以种植黑木耳比常规混合木屑产量增加7.7%。景宁是香菇、黑木耳的主产区,引各推广美洲黑杨,并引进美洲黑杨菇、耳超短轮伐期两用林营建技术,开展杨树木屑栽培袋料香菇、木耳最佳基质配比的研  相似文献   

6.
翅荚木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配方对翅荚木(Zenia insignis)进行袋料香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翅荚木制作的袋料香菇菌棒较杂木菌棒轻,单棒出菇产量也随着翅荚木木屑比例的增加而减少,但其生物转化率达到109.38%,添加部分翅荚木木屑的生物转化率为110.96%~109.56%,与杂木有一定的差距,但没有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因此,翅荚木适合作为菇木树种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7.
用香菇L 2 6作为省木栽培培养基配方的筛选菌株 ,通过 6个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香菇出菇试验表明 ,省木培养料栽培香菇在产量和品质上是有保证的 ,其中配方 3较为适合省木栽培 ,与木屑对照相比 ,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筒成品率高、转色早、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檫树木屑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樟科树种因含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芳香性物质,历来被认为不宜栽培香菇。本试验采用樟科的檫树木屑(经过预处理)进行香菇栽培。初步试验表明,在常规的培养料中加入40%-60%的檫树木屑进行香菇栽培是可行的,具有污染率低、产量较高、单菇质量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草代木栽培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象草、五节芒、类芦、芒箕、玉米秆、麦秆、甘蔗渣7种基质栽培香菇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培养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菌草或作物秸秆基质替代部分杂木屑、麦麸等原料,选择中、短菌龄(中、早熟型)香菇品种,并相应调整香菇栽培季节,香菇菌棒能够正常发菌、转色和出菇,脂肪、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多糖含量等营养质量指标与常规水平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香菇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竹屑与杂木屑主基质配比菌棒与传统基质菌棒污染率、出菇产量、营养成分和产出效益的差异,筛选出香菇菌棒的最佳竹屑与杂木屑主基质配比(以下简称竹木基质菌棒),系统揭示竹加工剩余物在食用菌栽培利用中的可行性,旨在为竹材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3种竹木基质菌棒总污染率显著高于对照(P=0...  相似文献   

11.
利用湖桑枝条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桑枝木屑、全杂木屑、桑木屑与杂木屑混合物分别为培养基,并分别采用泌阳模式和古田模式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以全桑枝木屑为培养基,采用古田栽培模式,生产的香菇产量高、质量好,净利润较全杂木屑培养基栽培香菇高40.0%-44.6%。  相似文献   

12.
香菇是近几年“南菇北移”最为典型的食用菌之一,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高海拔温凉地区的栽培区域和栽培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在这里生产的香菇却因质量欠佳,90%以上的产品难以进入香菇销售的主流市场,只能在当地争夺鲜品市场,故而效益不高。导致香菇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原因:一是观念,二是技术。就观念而言相当数量的菇农仍以高产为荣,以高产为栽培目标,不知畅销的市场大门只对“花菇”敞开,而“薄菇”、“畸形菇”、“光面菇”、“碎菇”只能望市兴叹。  相似文献   

13.
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大学、景宁县科委、嘉兴天源保健品有限公司等协作承担的浙江省“九·五”重大攻关项目“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于 2002 年 8 月 24 日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通过对 29 个树种的多点人工造林和不同树种木屑栽培试验,根据生物产量、萌芽力和香菇产量、质量等多个指标,综合评选出银荆、南酸枣、秃瓣杜英等 11 个适于短轮伐期的优良菇木树种,并深入研究了各树种的繁育技术、造林技术、矮林经营技术、合理轮伐期等配套经营技术。在节木栽培基质上生物…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原香菇中心产区———河南省林业第一大县西峡,在2001年全国香菇处于严重衰落时,仍然保持4000万袋的水平(木屑包较闽、浙为大,约合6000万袋),总体栽培科技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香菇市场繁荣,吸引了闽、浙二省,尤其是丽水市庆元、龙泉等中心产区著名香菇经营者的青睐,不少人还将经营重点从闽、浙转向西峡。据经营者从各地实际收购价看,今年外贸出口菇收购价平均比上年涨40%,低档菇涨价比例高,高档菇涨价比例低。至2001年11月中旬,西峡大部分菇农第一潮菇出售后,已收回成本。全球香菇总消费量在干菇1…  相似文献   

15.
香菇露地栽培,省工、省本、产量好,并具有菇柄短、菇肉厚、香气浓郁等优点,市场价格露地香菇高于温室香菇。主要栽培技术如下:l.品种选择 选择辽大04、林土04、9603或上海9018、858、苏香3号、闽优5号、087等中偏低温型菌株,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商品要求选择适宜品种。2.合理配方 配方一:木屑79%、麦麸5%、细稻糠10%、玉米面3%、豆饼粉1%、石膏2%、尿素0.3%、多菌灵0.1%。配方二;木屑29%、大豆秸30%、玉米芯20%、麦麸或细稻糠20%、石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配方为782011的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木屑香菇菌筒为试材,详细研究了浸清水、营养液Ⅰ、营养液Ⅱ和不浸四种处理对菇期、现蕾率、出菇数量,单菇重、干物质含量及生物效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袋栽香菇的生长后期,浸含磷、钙的完全营养液可有效地提高出菇朵数、香菇产量和生物效率,但对单菇重却有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再生料种菇就是将那已种植过香菇的老菇段中的木屑,洗净属生菌丝后,再度用来种植香菇_使用再生料种菇,具有发菌快的优点,据菇农实践证实,一般木屑至少可以“再生”二次,即可以使用三次,而今大多只使用一次就被丢掉了,实在可惜。木纤维的实质是高分子#糖。它在香茹菌酶的作用下,儿经分解而成单镇,才能被香菇所吸收。因为木纤维质地致密,香菇菌丝不易伸入木屑颗粒的内部,也就是说,被分作的只是其触及到菌丝的表层、而芯内依存完好,所以再生料仍有种菇价值。再生料的生产工序_是捣碎,二是清洗,三是晒干。应化之需,一种…  相似文献   

18.
以草代木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情况 近几年福建尤溪食用菌生产不仅形成以大规模草菌为主的生产格局,而且大力进行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节约了大量木材。1993~1994两年推广周年(四季)栽培香菇1250万袋,占香菇3013万袋的41.4×10~(-2),与木屑栽培香菇比,降低了成本,为菇农脱贫致富,为开发食用菌闯出新路。2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原理 除以草(芦苇、象草、巴茅、五节芒、芒箕)代木作原料外,充分利用尤溪得天独厚自然气候优势,科学安排草种搭配比例,菌种菌株的选择与季节和温型(即内外界最适温湿度)安排好接种期等是关键,致使四季都能出菇。如生产季节的安排,一般掌握高温型菌种先接种,低温型菌种后接种,具体时间又依海拔高低和品种不同而异。该技术于1993年在海拔800多米的汤川乡抓点试验。①4~7月,采用中温型或中偏高型,控制在10~20℃范围内,用LC081、LC26、Cr22菌株。②8~9月,采用中偏低温型或中温型,控制在5~20℃范围内,用LC206、LC081、Cr02、Cr022菌株。③10~12月,采用中偏高型或高温型,控制在12~22℃范围内,用LC220、LC26、Cr04、Cr63菌株。④12月~翌年3月,采用低温偏高型或低温型,控制在6~15℃范围内,用LC141、LC26、Cr20菌株。从草粉与杂木屑培育香菇对比试验中得知,以每1000袋(筒)计算  相似文献   

19.
元蘑简易棚栽培方法是近年在滑菇栽培方法、香菇小棚大袋栽培方法演化出来的一种新栽培方法.它融合了黑木耳、香菇、平菇的制菌技术,借鉴了滑菇、香菇、杏孢菇的田间管理技术,但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