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范仲先 《新农村》2013,(11):26-26
1.品种介绍苦瓜是人们比较喜爱的瓜类蔬菜,市场上的苦瓜均为青绿色和乳白色,味道比较苦,而来自台湾的苦瓜新宠黑苦瓜,其嫩瓜的皮色则是墨绿色(近似黑色),瓜条比普通苦瓜长,一般瓜长25—30厘米,瓜径8厘米左右,平均单瓜重500—600克,瓜肉较厚,关键是这种苦瓜的苦味比普通苦瓜要淡得多,口感十分清脆爽口,品质极佳,除炒食、凉拌、烧汤、做馅外,还可生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野生苦瓜与栽培苦瓜的生物学特性和光合特性差异,为苦瓜栽培、引种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野生苦瓜和6个栽培苦瓜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苦瓜类型坐果后的生物学性状及坐果时的光合特性.[结果]野生苦瓜单瓜重小于或等于50g,栽培苦瓜单瓜重在300g以上;野生苦瓜的瓜瘤为刺瘤,小而密,栽培苦瓜多为条瘤或粒条相间;野生苦瓜瓜肉厚度为0.3~0.4 cm,栽培苦瓜瓜肉厚度为1.0~1.2 cm;野生苦瓜纵径在11.0 cm、横径在4.5 cm以内,栽培苦瓜纵径为20.0~48.8cm,横径为5.0~9.0cm;野生苦瓜单瓜种子数16~22粒,种子千粒重53.67~83.33 g,栽培苦瓜单瓜种子数23~47粒,千粒重180.2~206.67 g;野生苦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栽培苦瓜;野生苦瓜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14.64~18.92 μmol·m-2·s-1、110.50~164.06 mmol·m-2·s-1、7.61~9.80 mmol·m-2·s-1和0.496~1.203 mol· m-2·s-1,而栽培苦瓜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10.42~14.59 μmol· m2·s-1、137.85~258.00 mmol· m-2·s-1、5.63~8.08 mmol· m2·s-1、0.258~0.532 mol· m-2· s-1.[结论]野生苦瓜的瓜形小、单瓜重小、种子千粒重小,但其枯萎病抗性好、光合速率高,而栽培苦瓜的瓜形大、单瓜重大、种子千粒重大,但其枯萎病抗性相对较差、光合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良种培育壮苗 1、选择良种.经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苦瓜、槟城苦瓜适应北方寒地塑料大棚早熟栽培.大白苦瓜植株长势强、枝蔓纤细,韧性强,瓜长纺锤形,瓜色初为淡绿色,渐转为绿白色,长18~30厘米,横径5厘米,果实肉厚0.8厘米,表面有条状及不规则瘤状凸起,白绿色、有光泽、质嫩脆、苦味中等、品质好、丰产,适应性强.单瓜重100~200克,1.5亩产量2500~3000千克.  相似文献   

4.
<正>"秀玉1号"苦瓜新品种于2013年6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和分枝能力强,主蔓、侧蔓均可结瓜。早熟性好,主蔓第一雌花节位6~8节,雌花节率高,30节内雌花数15个左右,连续坐果力强,可连续着生4~5个瓜。商品瓜长棒形,果长40厘米左右,横径7~8厘米,果肉厚1厘米左右,单瓜重约450克。翠绿色、圆  相似文献   

5.
<正>1.苦瓜优良新品种——"新农村""新农村"苦瓜由野生绿皮苦瓜与"疙瘩绿"苦瓜一代交配育成。该品种特性:(1)抗病性特强,栽培过程中用药少或不需用药;早熟,能够抢早上市,市场价格高。(2)果实光泽度高,瓜条丰满、顺直,品质好,受市场欢迎。(3)坐瓜率高,几乎可节节坐瓜,产量高。(彩图参见封面)2.苦瓜优良新品种——"中国梦""中国梦"苦瓜为中熟品种,生长势旺,藤蔓坚实细长,呈无限生长型,叶片偏小,浓绿。坐瓜率高,瓜圆筒形,瓜条两端整齐俊美,光泽度高。瓜长35厘米,直径6厘米,瓜皮绿色,  相似文献   

6.
兴蔬春丽苦瓜(XPD003-2011)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苦瓜晚熟品种,适宜于湖南省种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第一雌花节位第15节~18节,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长棒形,绿色,条瘤,果肩平,瓜长32厘米~36厘米,粗7厘米,肉厚1.2厘米,味略苫,  相似文献   

7.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是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的一种重要入侵性害虫,评估其在不同生长期苦瓜上的产卵偏好,旨在摸清该虫的防治适期。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生长期的苦瓜,通过设定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测试,在室内研究了不同生长期损伤和未损伤的苦瓜对瓜实蝇产卵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苦瓜显著影响了瓜实蝇的产卵偏好。针对无损伤的苦瓜,瓜实蝇偏好在谢花2~5和6~8 d后的苦瓜上产卵;针对损伤的苦瓜,除谢花1 d的苦瓜外,瓜实蝇在其它生长期苦瓜上的产卵偏好无显著性差异。基于本研究,对于无损伤的苦瓜,谢花2~8 d是预防和防治瓜实蝇的关键时期;而苦瓜一旦损伤,除谢花1 d外所有生长期均应提防瓜实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8.
圆梦苦瓜是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利用日本苦瓜育种资源育成的优质高产设施专用型苦瓜一代杂种,适合北方地区进行大棚、温室等设施栽培。一、特征特性该品种果皮翠绿有光泽,果表圆瘤和短条瘤相间,果实长棒形,肩平尾钝;瓜长约35厘米,横径可达7厘米,果肉厚1厘米以上,种腔小;单挂质量400克以上。早熟,第8~10节始生雄花;连续坐果能力强,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9.
正鑫帅为早熟一代杂交苦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雌花节率高,以主蔓结瓜为主,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0~11节。瓜长棒形,瓜表面有圆瘤突起,瓜色浅绿、光亮。瓜纵径25~28厘米、横径6.2~6.4厘米,瓜肉厚1.2~1.3厘米,单瓜重320克左右。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2012,(1):5
兴蔬春丽苦瓜(XPD003-2011)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苦瓜晚熟品种,适宜于湖南省种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第一雌花节位第15节~18节,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长棒形,绿色,条瘤,果肩平,瓜长32厘米~36厘米,粗7厘米,肉厚1.2厘  相似文献   

11.
绿宝石苦瓜是由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平均每667平方米产3000千克,是高效益的优良苦瓜新品种。一、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势和分枝性强,主侧蔓结果,结果多。果实中长圆锥形,浅绿色有光泽,瘤条粗直,瓜长约25厘米,横径6.2厘米,肉厚1.1厘米,单瓜重0.3~0.4千克。耐热力较强,耐炭疽病和白粉病。早熟,播种至初收春播75~90天,秋播  相似文献   

12.
瓜实蝇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防治试验与系统诱捕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苦瓜地诱捕瓜实蝇雄成虫的数量动态和瓜实蝇对苦瓜的危害损失率,测定苦瓜的经济允许损失率分别为2.85%~3.09%。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苦瓜损失率与瓜实蝇雄成虫的诱捕数量的关系模型,测定瓜实蝇的经济阈值为每个诱捕器5.3~5.8只。  相似文献   

13.
丰力苦瓜是香港田友农业联合公司从泰国引进的新一代油绿杂交苦瓜品种,国内由广州市兴田种子有限公司总经销。可在我国南北方多种土壤中栽培。瓜昧苦中带有甘香,性凉,是南方春冬燥冷、夏秋湿热气候条件下的最佳保健食品。产量高,瓜体带棱状瘤,瓜条比一般苦瓜长5-10厘米。一直以来,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种植品种,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台湾白玉苦瓜以其苦味适中,肉质脆嫩,富含瓜碱、维生素B、C及苦瓜素等闻名,栽培历史悠久.较之于普通苦瓜,它具有产量高、瓜体大的特点,株产可达40~60kg,单果重可达1kg以上,售价较一般苦瓜要高,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5.
正天潍苦瓜1号为潍坊科技学院与寿光市潍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苦瓜新品种,现已在山东、河北等地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中熟。春季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3节,雌花着生多。瓜纺锤形,尾部稍尖,瓜长32.8厘米、横径7.5厘米,瓜皮绿色、具光泽,瘤呈粗圆粒状或短条状突起、圆滑,平均单瓜重486克。商品瓜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口感佳,适合鲜食。生长势强,耐寒、耐热,较抗  相似文献   

16.
GL-926苦瓜为杂交一代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强健,抗枯萎病能力强,特别高产;瓜形粗壮,两头均匀,长约25厘米,横径约7厘米;果色油绿,光泽度好;适采期单瓜重约450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天禧绿翠苦瓜是中熟品种,嫩果翠绿色,油亮,品质好,种皮灰黑色,植株生长势强,叶色较浓绿,抗病,适应性广,瓜长25~30厘米,果径7~8厘米,肉质厚,单瓜重500~600克,连续结瓜能力强,一般亩产4500~5000公斤。一、播种育苗一般每年惊蛰至春分催芽播种。苦瓜发芽适温为30~33℃,早春栽培应浸种催芽至大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于营养钵内。苗  相似文献   

18.
<正>琼3号为中熟、丰产、耐湿热苦瓜一代杂交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耐湿热,主蔓第一雌花节位为17~20节,主侧蔓均可结瓜,中熟。瓜短棒状,果肩宽平,尾钝,条瘤粗直,瓜长22~30厘米,横径6.5~8.5厘米,肉厚1.2~1.4厘米,单瓜重400~550克,苦味适中,裂瓜少,瓜肉致密厚实,耐储运,在市场上较畅销。连续采收时间长,后期瓜商品性好,每亩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一、特征特性"春绿"苦瓜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力强,节间较短,蔓长4米左右,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9~12节,早中熟。商品瓜棒形、翠绿色,粗条瘤,瓜长30~35厘米、粗6~7厘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苦瓜果实膨大的影响,为其设施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农6号苦瓜为试验材料,在设施大棚内分别进行人工授粉(套袋处理)和蜜蜂授粉,连续授粉5d,每天统计坐果率;于授粉后第1、4、7、10和14 d测量果实的横径、纵径、周径和单瓜重量,计算日相对生长率;在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在整个生育期均较蜜蜂授粉苦瓜大,蜜蜂授粉苦瓜纵径在授粉后第14 d大于人工授粉苦瓜,两种授粉方式的苦瓜横径、纵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授粉后第1~4d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P<0.05,下同),授粉后第5~7 d则显著低于蜜蜂授粉苦瓜.蜜蜂授粉的苦瓜单瓜重在发育后期增重明显,单瓜重相对生长率在授粉后第5~7d迅速下降,此时人工授粉的苦瓜单瓜重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在授粉后第10 d有小幅度上升.蜜蜂授粉的苦瓜坐果率较人工授粉低,但果实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人工授粉.[结论]人工授粉苦瓜前中期发育快,蜜蜂授粉苦瓜在后期发育较快,蜜蜂授粉可提高苦瓜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