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红薯田地膜覆盖的好处红薯田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利于生根,发根快、根系发达粗壮、提早结薯等优点,表现为返苗快、植株健壮、叶片发达,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红薯节蔓扎根,显著增加产量、改善红薯品质等优点,同时还能防除草害、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2红薯田地膜覆盖形式红薯田地膜覆盖主要有移栽苗后覆膜和覆膜后栽插两种形式,其中覆膜后栽插较为广泛。一般是在起垄后喷施除草剂再覆盖地膜,覆盖后可停置几天提高地温,然后栽插红薯。目前国内已研发出旋耕起垄覆  相似文献   

2.
从选用良种、适时育苗、精细整地、起埂覆膜、适时栽插、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时,简述了红薯的深加工技术,以期为红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红薯高垄单行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总结了红薯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整地施肥、科学栽插、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以期为红薯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丘陵红壤旱地鲜食红薯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丘陵红壤旱地种植红薯,稻草全程覆盖条件下栽插均能活棵,有利于红薯成形和膨大,可明显改善红薯的外观品质,能显著增加薯块产量,红薯能够在稻草层中结薯。以稻草覆盖+客土壅薯蔸栽插方式为最佳,每公顷可产鲜薯块30565.5 kg,比CK增产27.85%,薯苗成活率达96.19%。与CK比较,稻草覆盖+有土栽插处理能加快红薯的生育进程。  相似文献   

5.
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取得新发展近两年,粮油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各地又取得了一些新发展。浙江省庆元县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田覆膜湿润栽培的试验、示范取得成功。据试验、生产调,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红薯的几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超高垄栽培、栽插、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为红薯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模式烟田对烟草病虫害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选取稻草覆盖烟田、地膜覆盖烟田和不覆盖烟田,分别于地膜覆盖田破膜时、团棵期、中部叶成熟采摘期进行3次定点调查。[结果]对虫害的影响而言,烟蚜在地膜覆盖烟田较稻草覆盖和不覆盖烟田有较大程度降低,斜纹夜蛾在地膜覆盖烟田有提早加重发生趋势,而不同覆盖模式对烟青虫和地老虎的发生影响不明显。对病害的影响而言,花叶病在中部叶成熟采收前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烟田较不覆盖烟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气候斑病和赤星病稻草覆盖烟田较地膜覆盖烟田和不覆盖烟田较明显降低,而不同覆盖模式对黑胫病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烟田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黑色膜、透明膜和露地3种甘薯栽培方式,研究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前期增温保温作用显著,5~15 cm地温平均比露地提高3.8~4.9 ℃;覆膜提墒保墒作用以10 cm处效果最佳,黑色膜保水效果优于透明膜;地膜覆盖促进了甘薯早期生长发育,早缓苗3 d,分枝提前2~3 d,封垄提前3~4 d,栽插后50 d叶面积系数比露地提高,50~90 d甘薯下部单株日生长量黑色膜为18.8 g,透明膜为16.1 g;覆膜后,光合物质能较快地分配到地下部,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透明膜与黑色膜覆盖比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1.2%、26.0%,大中薯率均约比露地高11.0%。  相似文献   

9.
<正> 夏薯种苗不足是我省红薯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缺苗而造成晚栽减产,品种混杂,病害蔓延.所以育足壮苗是红薯大面积增产的关键.为了提高采苗圃的采苗量,1982年我所进行了覆盖地膜试验.据试验结果看出:地膜覆盖夏薯采苗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试验方法(一)供试品种为郑红四号及徐薯18.栽种面积各为O.05亩.设覆盖地膜与对照(不覆膜)两处理,采取对比法,其中郑红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丘陵红壤旱地种植红薯,稻草全程覆盖条件下栽插均能活棵,有利于红薯成形和膨大,可明显改善红薯的外观品质,能显著增加薯块产量。红薯能够在稻草层中结薯。以稻草覆盖+客土壅薯蔸栽插方式为最佳,每公顷可产鲜薯块30565.5千克,比对照增产27.85%,薯苗成活率达96.19%。与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白膜、黑膜覆盖对垄内不同土层温度、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黑膜覆盖处理下,垄内5个不同层次地温均比不覆膜处理高;距离垄面越近的土层,覆膜后温度增加得越多,随着土层加深,地膜覆盖增温效应减弱;甘薯生长前期白膜、黑膜覆盖T/R值明显高于对照,甘薯生长中前期,白膜、黑膜处理T/R值快速下降;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且黑膜覆盖处理的大中薯率最高,白膜覆盖处理次之;白膜、黑膜处理可显著提高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2.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增温、保墒防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甘薯生长发育、提高甘薯产量的作用,通过采用"选择脱毒壮苗、深耕整地、平衡施肥、覆膜栽插、科学管理"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栽培,可以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夏闲期两元覆盖和地膜覆盖与传统耕法、生育期起垄覆膜沟播和地膜覆盖穴播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两元覆盖和地膜覆盖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夏闲期降水的保蓄率,增加降水八渗深度,改善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水分利用深度.提高小麦产量,使土壤余水较多.尤以夏闲期两元覆盖 生育期地膜覆盖沟播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李墨染 《现代农业》2013,(11):37-37
阜蒙县花生种植面积已达170万亩。为了提高花生单产水平。阜蒙县引进了花生地膜覆盖技术。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可使花生增产30%以上。覆膜后的花生品质好,但要求覆膜前底墒要足,切不可无底墒进行地膜覆盖。花生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分解作用和作物植株代谢功能的增强,增加了对有机肥料和磷、钾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所以地膜覆盖花生与大田花生管理措施大不相同,其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覆盖形式   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覆盖方式:一种是覆盖地膜后定植或播种;一种是定植或播种后再覆盖地膜.高畦和起垄栽培多采取先定植后盖膜.平畦栽培多采取先盖膜后定檀.直播椒田沟播的多采取先播种后盖膜,穴播的多采取先盖膜后播种.……  相似文献   

16.
秸秆覆盖与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大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脱毒苍山蒲棵蒜为试材,以不覆膜栽培为对照,研究秸秆覆盖、可降解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对大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株高、干物质重、产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大蒜素含量均表现为:普通地膜覆盖处理可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不覆膜处理。从综合效应来看,可降解地膜既能促进大蒜的生长发育,又可加速农业洁净生产,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品种定薯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覆膜平作(FP)、黑色地膜覆盖沟垄作(FM)、玉米秸秆整秆覆盖沟垄作(S_1M)及玉米秸秆粉粹覆盖沟垄作(S_2M)等4种栽培耕作方式对旱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黑色塑料地膜覆盖及不覆盖平作,玉米秸秆覆盖沟垄作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土壤中变形菌门及芽单胞菌门,并提高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利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浮霉状菌属、节杆菌属、溶杆菌属及链霉菌属的富集,对农田状况具有积极贡献;沟垄作覆盖栽培可显著提高薯块产量及大、中薯百分率,显著降低小薯百分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秋季播种育苗方法.用地膜覆盖、麦秸和稻草覆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五味子生态效益明显,效果好,覆膜的比麦秸和稻草覆盖的提前出苗19d,出苗率高出19%.苗未高度、地径、根长分别高出10.7cm、0.13cm、5.3cm.覆膜苗质量明显高于麦秸和稻草覆盖苗,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水稻覆膜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冷浸烂泥田、缺水田的水稻产量,还对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分别对该技术体系所包括的水稻覆膜插缺湿润栽培技术和水稻覆膜穴播湿种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秋季播种育苗方法,用地膜覆盖与稻草、麦秸覆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黄连木生态效益明显,效果好,覆膜的比稻草、麦秸覆膜的提前出苗18 d,出苗率高出18%,苗木高度、地径、根长分别高出16.2 cm、0.18 cm、9.2 cm,覆膜苗质量明显高于稻草、麦秸覆盖苗,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大力推广该项新技术育苗,为林业生产发展提供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