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玉门市冷凉灌区采用全膜平作种植方式,进行了陇藜1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陇藜1号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9 995株/hm2,此时折合产量达3 120.8 kg/hm2。  相似文献   

2.
辣椒种植要想获得高收益,除了做好必要的田间管理工作外,不同的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辣椒种植产量和收益的影响也要引起种植农户的关注。基于此,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艳红一号"辣椒和"韩国黑叶"辣椒,考察两种辣椒新型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下,对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根据分析相关试验数据,得出单株定植栽培方式,种植密度不超过3 000株的情况下,辣椒的品质和产量会获得保障,经济收益也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西藏自治区辣椒种植的经济效益,以提纯复壮的西藏地方辣椒——朗县地方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通过分析辣椒的生长势、首花节位、产量、发病率等指标,综合计算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最终得出最适合西藏地方辣椒种植的模式为起垄覆双色地膜种植.  相似文献   

4.
辣椒属精细蔬菜,需求量大而种植范围广,为研究合理施肥方案而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取得全元素生物有机肥配施专用肥极显著增产,有机肥配施专用肥显著增产,蔬菜专用肥比等养分复合肥明显增产的效果;探索出辣椒栽培施肥的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3—2004年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试验,确定黑龙江省主栽大豆新品种的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由于种植密度不同,直接影响光照在植株群体中的分布,导致植株群体间小气侯环境的差异,最终影响产量。试验确定合丰45号、47号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25万株/hm^2左右,合辐93154—2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25~3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历来都采取粗放的方式进行辣椒栽培,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没有规范化种植,只是单一的在耕地里种植辣椒,导致了辣椒产量不高。近几年,随着辣椒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农民种植辣椒的热情也在提高。为了探究出辣椒与玉米间作辣椒是否有增产的潜力,于2014年进行了辣椒与玉米的间作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7.
在天水中高海拔(1 594 m)地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进行了糯玉米新品种天润糯1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天润糯1号在天水中高海拔地区最适宜种植密度为54 000株/hm2,鲜果穗折合产量最高,达17 791.67 kg/hm2,且经济性状表现良好,该密度下既能取得高产,又能保证果穗良好的鲜食和加工性状。  相似文献   

8.
辣椒不但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极佳的药用价值。为此,近年来,素龙把辣椒作为特色农业产业进行推广种植,通过在中村、赤坎、凤塘等村试验、示范种植,带动全镇各村掀起种植辣椒的热潮,并全市围范内推广种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选种、选地、播种育苗、定植方法和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黔中山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以兴佳2号为对照,将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鄂马铃薯4号产量最高,为2 384.0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4.54%;中薯20号产量为2 217.5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5.84%;中薯8号产量为2 003.9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68%,这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黔中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华北地区露地辣椒适宜的肥料配方,以露地辣椒羊角红一号为试验材料,在基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不施化肥氮(N0)、优化配方施肥(N2)、80%N优化配方施肥(N1)、120%N优化配方施肥(N3)、优化配方施肥添加中微量元素(N2+TE)、常规施肥(CF)6个处理,旨在研究优化配方施肥对露地辣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利...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促进万州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下寨65号、闽薯1号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万州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加工型辣椒种植面积约50万hm2,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工型辣椒产业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出的适宜干制、泡制的杂一代新品种艳椒425(481-4-1-l×750-1-1-1),该品种于2008年7月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近年来在加工型辣椒产区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推广种植1000余hm2.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采用大棚种植辣椒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和以往露地种植辣椒相比,大棚辣椒受天气影响小、农药污染少、病虫害发生率低,产出的辣椒卖相和口感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大棚种植辣椒前期投入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探讨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提高大棚辣椒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彩色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Bailey)属茄科辣椒属,是多种不同果色甜椒的总称,又称"彩色辣椒"、"五彩辣椒"、"七彩辣椒"。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荷兰、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引入。对适合我国南方种植的部分彩色甜椒作品种简介,包括热甜1号、虹云、苏彩椒1号等自育、引选品种,红苏珊、斯卡蒂诺、金华星等引进品种。对彩色甜椒栽培技术作简单提示。  相似文献   

15.
以辣椒新品种‘艳椒425’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结果表明该品种辣椒素含量平均值为2433.9 mg/kg,二氢辣椒素含量平均值为1145.4 mg/kg,均高于对照‘朝天148’,为辛辣味较重的加工型辣椒,适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得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新品种通謇1号在沿海滩涂种植的最佳播种时间,最适播种密度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设置密度、播种时间等变量进行田间种植试验,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抗逆性等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最佳种植模式。通过试验数据比较分析,得出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下旬,播种密度为82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辣椒新品种‘艳椒425’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结果表明该品种辣椒素含量平均值为2433.9 mg/kg,二氢辣椒素含量平均值为1145.4 mg/kg,均高于对照‘朝天148’,为辛辣味较重的加工型辣椒,适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通过建立适当的株行距配比,设置合理的种植密度,以省工棉2号为对照,筛选适合洞庭湖棉区种植的机采棉品种。结果表明:省工棉2号、湘297、湘XP611早熟性好,株高适当,吐絮集中,耐密植,增产幅度高,纤维品质优,抗病性较好,是洞庭湖棉区较适宜的机采棉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甘肃省中部(陇中)不同灌溉条件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在中部灌溉区和雨养区对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9号、天14-6-55、中薯22号、青薯10号、陇薯16号5个品种(系)产量高,综合性状较优,其中,中薯19号、天14-6-55、中薯22号、陇薯16号可在甘肃省中部雨养区推广种植,中薯19号、青薯10号、中薯22号、天14-6-55可在甘肃省中部灌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加速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种植,农艺性状好、抗逆、高产、品质优的玉米新品种,于2010—2011年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普通玉米新品种(组合)PY1号、PY2号、PY3号、PY4号、PY5号、PY6号、PY7号、PY8号进行了品比试验。通过对新组合的产量性状、株型及抗逆性等进行分析评议,发现PY5号的产量、生育期、商品性、抗性等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重庆市及周边地区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