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开展了"菜/果菌"循环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对策研究,目的是摸清菇房蔬菜温室连体温室大棚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投入及经济效益情况,定量比较连体温室与普通温室大棚种植模式生产效益,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农户访谈,了解菇房温室连体大棚的设计结构及栽培措施,分析产业链条结构及模式基本特征;通过跟踪监测与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连体温室与普通温室种植模式的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基于连体温室大棚的"菜/果菌"循环农业模式比普通温室大棚经济效益高;以单一种植茄子、青椒、西红柿和丝瓜4种蔬菜的生产模式效益做比较,连体温室大棚的年均净收益分别是传统大棚净收益的6.3倍、3.5倍、2.3倍和1.1倍,较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基于连体温室设计的种植模式是值得在我国北方推广的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已成为当前经济作物种植的主要手段。设施农业温室大棚中种植的作物虽然经济价值高,但面临着生产环境要求严格、农村劳动力日益下降以及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困难。因此,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解决当前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基于此,通过LoRa无线传感网络阐述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对蔬菜的需求量显著提升。为了满足农产品市场对蔬菜的需求,蔬菜种植水平也必须加以提升。温室大棚蔬菜可以为蔬菜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打破蔬菜季节种植的限制。目前,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滴灌带灌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蔬菜种植的生产水平。基于此,阐述了滴灌带灌溉技术的作用,介绍了温室大棚与滴灌带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滴灌带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草莓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同时其经济效益高、成熟快且种植简单。但草莓的管理事项等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基于此,深入分析温室大棚中草莓扣棚保温后的管理注意事项,包括无公害大棚的品种选择、苗木的繁殖与栽培、田间的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温室大棚栽培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与露地栽培相比,温室大棚栽培肥料用量大,土壤表层养分含量高,土壤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栽培经济效益。采用温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以及腐植酸用量下土壤Cd的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促进表层土壤Cd2+向下迁移,该迁移行为与灌溉方式、腐植酸添加量关系密切,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大,灌溉淋出的Cd2+量逐渐增加。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使Cd2+多存在于土壤的表层,通过减少Cd2+的淋滤量而减轻对地下水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温室大棚的小气候条件与火龙果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绍兴地区大棚内种植火龙果所需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火龙果的生长,但要注意防御冬季、春季的低温冻害、汛期的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从而为温室大棚推广种植火龙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温室大棚的小气候条件与火龙果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绍兴地区大棚内种植火龙果所需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火龙果的生长,但要注意防御冬季、春季的低温冻害、汛期的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从而为温室大棚推广种植火龙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瓜喜温耐湿,且喜弱光,适宜采用大棚进行栽培种植。在冬春季节,大棚黄瓜栽培深受温差较大、弱光以及品种缺乏抗病性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病虫害,严重影响大棚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阐述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策略,有效防治大棚黄瓜栽培病虫害,以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温室大棚计算机测控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测控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温室大棚测控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率、光照及CO2等参量的采集,并可根据上述参数实现温度调节、光度调节、节水灌溉及二氧化碳等参数的自动调节,实现了温室大棚自动控制功能,为温室大棚的工厂化育秧、工厂化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蔬菜大棚内采用水旱轮作的种植方式进行蔬菜种植,是解决盐城地区大棚连作障碍问题最简单、经济、高效的方法。为有效改良受次生盐渍化危害的大棚土壤,促进蔬菜的可持续健康生产,对大棚青椒-水雍菜水旱轮作栽培模式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茬口安排、经济效益、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大棚栽培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北方地区普遍采用温室栽培的方式栽培黄瓜。温室具有调节性,因此能够调整黄瓜的上市时间,从而抢得市场先机,保证经济收益。温室种植黄瓜的方法同大田种植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基于此,主要针对温室黄瓜在栽培过程中的土、肥、水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黄瓜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滩涂围垦区不同连作年限蔬菜大棚土壤质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区域调查、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了苏北滨海围垦滩涂设施农业土壤的连作障碍特征。研究表明,随着大棚青椒和韭菜连作年限的增加,大棚土壤呈不同程度的板结趋势,0~20、20~60 cm的表、根层土壤逐渐呈轻中度的盐渍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含量则无显著变化,土壤微生物数量呈显著降低趋势。滩涂青椒和韭菜连作大棚土壤基本不缺磷肥,但有补充氮肥、钾肥和有机肥的必要性。滩涂地区大棚青椒和韭菜连作3年后,土壤呈现较为严重的连作障碍特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衡和微生物环境恶化风险,全年棚期的青椒连作障碍风险尤为显著,因此提出滩涂大棚青椒和韭菜的连作年限应不超过2年。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无公害番茄在温室大棚生产中对基地的选择条件、种植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夏季无公害小白的种植和栽培是我国现代农作物栽培种植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夏季无公害小白菜的种植和栽培可以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为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巨大贡献。基于此,探讨夏季无公害小白菜大棚的避雨栽培技术,希望对未来的小白菜种植和栽培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上的需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对饮食的多样化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秋冬、冬春新鲜蔬菜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这就给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温室大棚蔬菜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还能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此,结合温室大棚蔬菜的栽培技术作出总结,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相应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西红柿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日常蔬菜,它的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种植户的重视,如何科学栽培大棚西红柿成为许多种植户关注的重点。基于此,从品种选择开始,简单介绍在西红柿的种植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催熟等一系列过程的科学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设施栽培工程技术》主要介绍设施栽培工程的有关技术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的环境设施(温室与大棚 )及材料 ,植物生长各环节使用的机具及灌溉设备 ,植物生长的环境检测及控制设备 ;还重点介绍了温室内植物栽培及保护地内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等有关基础知识。《设施养殖工程技术》主要介绍设施养殖工程的有关技术内容 ,包括提供动物生长的环境设施 (禽畜舍、温室与大棚 )及材料 ,提供动物生长各环节的机械与设备 ,提供动物生长的环境检测及控制设备 ;还有设施动物养殖及疫病防治等有关技术。这两部书可作为设施农业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大中专…  相似文献   

18.
土壤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评价氮迁移风险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北岸大清河流域下游46.7 hm2韭菜田与花卉地为对象,于2006年8月通过网格法(40 m×(80~90)m)布点采集112个表层土样,研究了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TN为1.28~6.17 g.kg-(1均值3.36 g.kg-1)、NO3--N为3.7~691.7 mg.kg-(1均值89 mg.kg-1)。调查区东北部韭菜种植区由于接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土壤总氮含量最高,而西南部韭菜、花卉种植区土壤总氮含量相对较低,高浓度养殖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土壤总氮含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硝氮含量则以西南部花卉大棚区最高,不同的种植方式(花卉大棚栽培)是土壤硝氮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夏季高温多雨,花卉揭棚将增加土壤硝酸盐淋溶/径流的迁移风险,蔬菜田块土壤氮矿化也可能加剧土壤氮的淋溶/径流迁移。因此,在滇池流域湖滨区居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排放,作物种植方式与布局,对农田氮的迁移及水体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蔬菜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辉  董元华  李德成  安琼 《土壤》2005,37(4):460-462
以江苏省苏南地区大棚蔬菜地土壤为例,研究了种植年限分别为1~2年、5年左右、10年左右大棚土壤的养分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盐分、NO3--N也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5年左右的大棚土壤含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而土壤pH、全K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20.
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北汉川的光伏联栋温室大棚内及棚外露地同期进行中草药半夏栽培,结果表明,半夏棚内出苗、齐苗、结果均较棚外早,倒伏始期晚,倒伏期长,棚内半夏的667 m2产量较棚外高,品质较棚外好。半夏适宜在光伏联栋大棚内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