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无籽刺梨生产周期为主线,摸清石漠化山地条件下无籽刺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遵循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基本原则,研究生态、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控技术对无籽刺梨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建立无籽刺梨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产流产沙是坡耕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为探讨无籽刺梨对黔中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效应,采用径流小区野外定位观测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坡度15°和25°坡耕地共6个自然坡面径流小区2016年6—9月15次野外实测侵蚀性降雨产流产沙数据。结果表明:(1)在同坡度同降雨量同I30下,无籽刺梨地较自然恢复地有显著保水保沙能力,无籽刺梨+自然荒草地模式优于无籽刺梨单种模式。(2)无籽刺梨种植模式减流减沙效果坡度25°优于15°,减沙效果优于减流效果。其中无籽刺梨+自然荒草地减流减沙效果最优,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4种雨型下,坡度15°度时较自然恢复地分别平均减流59.08%,65.23%,56.96%,54.87%,分别平均减沙87.32%,71.64%,51.10%,74.69%;坡度25°度时分别平均减流53.11%,76.09%,76.72%,46.12%,分别平均减沙85.40%,86.87%,71.55%,73.99%。(3)研究区产流产沙量与降雨参数(PI30)高度相关且在0.01水平上显著,在不同雨型下无籽刺梨减流减沙均有明显效果,小雨、中雨时减流减沙效果最佳。研究证实了研究区无籽刺梨种植能抵御不同雨型的降雨侵蚀,可作为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修复的极优经济选种。  相似文献   

3.
贵州无籽刺梨基地土壤及树体特征对种植年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无籽刺梨种植基地的根系土壤的化学指标、物理指标和生物学指标和树体特征,采用空间替换时间的方法,对喀斯特山区无籽刺梨种植基地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研究不同种植年限的基地的土壤质量及其树体特征对植被恢复的响应与机制。结果显示:不同林龄的无籽刺梨种植基地的土壤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指标差异明显,兴仁县(1~2a)土壤的整体变异程度大于乌当区(3~4a)和西秀区(8~9a),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质量有所提高;无籽刺梨的冠幅、树高、叶绿素和地径呈现逐渐增加趋势,而分枝数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兴仁县的pH(0.25)、乌当区的有机质(0.44)和西秀区的全磷(0.46)的隶属度均值最小,分别为三地土壤质量限制性因子;而有效磷(0.19)、有效钾(0.17)和容重(0.25)分别为三地的最大权重系数,是提高各自土壤质量的最重要因子;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1.17、1.40和1.90,分别较兴仁县增加了19.69%和61.69%,增加趋势明显。研究表明,无籽刺梨的种植有利于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壤质量的改善,可作为中度、轻度和潜在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的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评价短序与阔叶十大功劳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本研究运用FTIR采集短序和阔叶十大功劳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并比较短序与阔叶十大功劳不同部位盐酸小檗碱含量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生物碱、黄酮和丁香酯等化学成分,短序十大功劳根、茎及叶片中均较阔叶十大功劳丰富,但是,多糖和苷类含量在两种十大功劳根中相当,在茎和叶片中均以阔叶十大功劳含量高,尤其是叶片中这种差异更明显。最后,与盐酸小檗碱标准品比较发现,2种十大功劳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均以茎中最高,叶片中含量最低;2种十大功劳比较各部位盐酸小檗碱含量均以短序十大功劳中高。故运用FTIR技术可以快速找出2种十大功劳化学成分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十大功劳属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十大孔兑是鄂尔多斯境内十条季节性洪水沟,多年风水复合侵蚀作用下水土流失严重,致使黄河泥沙量不断增加。基于此从生态治理角度利用Cite Space对前人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综述了有关十大孔兑生态治理的文献数量年际变化、研究学者机构合作关系、文献关键词以及十大孔兑实施的生态治理措施等,发现对部分孔兑研究不够全面、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缺少风沙入孔,风沙入黄复杂过程研究等问题,是未来需要加强突破的难题,这些难题的突破有助于更好的治理十大孔兑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无籽西瓜品种的DNA指纹,实现无籽西瓜品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客观评价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核心SSR标记对我国54份无籽西瓜(Citrullus lanatus)主栽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3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63种基因型,基因型数2~5个不等,平均2.7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39,变化范围为0.04~0.67,有5个品种具有特征谱带;54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43 9~1.0,平均0.859 3,参试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组合23对引物,除无法区分雪峰花皮无籽与郑抗无籽1号、郑抗新1号与广西3号、黒宝无籽与桂冠1号,其余品种均能一一区分开,利用PIC0.4的10对引物构建了5份主要参试品种的DNA标准指纹图谱;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82处,可将54个品种分为7大类。本研究建立了参试品种的标准DNA指纹图谱,为我国无籽西瓜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因型刺梨及其近缘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标记,对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7个基因型及8个近缘种(类型)进行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6个随机引物可扩增出137条480bp到3.3kb大小的清晰。DNA片段,其中95条为多态性片段,为总数的69.3%;每个引物平均产生8.6条。由OPB-11、OPAF-16和OPW-02扩增的14条特异DNA片段,可有效地将普通刺梨7个基因型和无籽刺梨区分开来。基于遗传距离矩阵,采用IJPGMA法对15个供试样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文中还就无籽刺梨及重瓣刺梨的可能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十大孔兑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效应,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0,2010,2020年landsat影像,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结合地统计模块来获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和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选取NDVI值、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指标,对十大孔兑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①研究期内,林地和草地面积比例变化幅度最大,水域面积比例最小,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频繁,林地“涨势”和草地、未利用地“落势”,十分明显。 ②十大孔兑区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26 1,0.537 3,0.543 3,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在空间分布方面,生态环境质量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③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会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年平均气温会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 2000—2020年,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十大孔兑区生态环境质量也在向好发展,研究区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整体改善,局部恶化的局面,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是主要原因,退耕还林等环境保护政策使研究区环境质量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9.
周广志  鲁敏  安华明 《核农学报》2019,33(8):1658-1665
为明确刺梨及其2个近缘种质无籽刺梨和无刺刺梨叶片中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本研究以刺梨、无籽刺梨和无刺刺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不同叶龄叶片(幼叶、成熟叶和老叶)中维生素C(Vc)、总三萜、总酚、总黄酮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并用铁离子还原(FRAP)、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3种体系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对5种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材料的不同叶龄叶片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和SOD活性变化以及3种抗氧化活性均依次表现为成熟叶>幼叶>老叶,而总三萜含量均在老叶中为最高;3个试验材料成熟叶中,无刺刺梨的总酚含量及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刺梨的Vc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无籽刺梨的SOD活性及其对FRAP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他2个材料,刺梨老叶中的总三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Vc与3种抗氧化方法测定结果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成熟叶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5种活性物质对抗氧化能力贡献依次表现为总酚、Vc>总三萜、SOD>总黄酮,且3种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本研究结果为了解和开发利用上述3个蔷薇属种质叶片功能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十大孔兑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危害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发展方略及措施配置,对十大孔兑实施以减沙治沙、恢复重建生态为目的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农业》2013,(1):18
药材种植专家、农民发明家、荒漠治理专家、农民画画家、种粮售粮大户……2013年1月6日,吉林省首批十大乡土专家和农村实用型专家命名表彰颁奖仪式在东丰县举行,命名周长霞等10人为"吉林省首批十大乡土专家"、鲁丰等40人为"吉林省首批农村实用型专家"。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呼唤一大批农村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和能工巧匠,吉林省从2012年起,计划每3年选拔一次省乡土实用型专家,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导向,开放式申报、开放式推荐、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原则与处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如何简明扼要地推介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在对农村生活污水常用处理技术的技术分析和选用原则总结后发现,各类技术的系统性不够,更缺乏处理技术与适用村庄特点的对应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为基础,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的十大处理模式,并对十大模式适用的村庄主要特点、造价与运行费用、应用实例及处理效果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种子败育的无籽瓜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可观的经济价值.来源于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 myloliquefaciens)的Barnase基因编码12kD的胞外小分子核糖核酸酶(RNAase).在缺乏其天然抑制物Barstar的情况下,单独表达Barnase通常会造成宿主细胞的死亡.本研究用油菜(Brassica napus)种子特异启动子Napin调控Barnase基因,构建T-DNA表达载体,并用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获得55株转基因植株.随机抽取10株对其花器官进行形态学分析,并比较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在不同发育时期花器官的形态学变化,发现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在授粉前的花器官形态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受精以后转基因植株花瓣逐渐枯萎,不能正常发育形成种子,而非转基因植株能够正常形成种子.为了进一步了解转基因烟草种子败育的原因,将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正反杂交,均不能正常结籽,表明转基因烟草的种子败育不是由自交不亲和性引起的.将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花粉分别使用亚历山大染液染色,显微观察花粉的大小、形状和色泽,发现转基因花粉和非转基因花粉无明显差别,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均能产生具有正常授粉活性的花粉.以上研究表明,使用种子特异性启动子驱动Barnase基因表达,外源基因不会通过花粉渗漏表达.本研究成功获得了Barnase基因在种子中特异表达的无籽转基因烟草,该研究为无籽植物的研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第十届江苏省园博会扬州园、扬州三湾湿地公园、人才公园等建设中移植大规格东方杉为例,总结大规格东方杉移植所采用的提前一年将大树断根技术、"圈罩法"大树吊装精准无损伤栽植技术、大树移植可调固定支架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技术措施,提高大规格东方杉移植的成活率,为未来华东地区大规格东方杉移植的成活率提高和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0个秋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分别对十个萝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品质等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品种丰光萝卜、原种大青、德日2号、三尺白、浙大长萝卜可作为育种材料,白玉夏、浙大长萝卜的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合在重庆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香蕉是姜目(Zingiberales)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食品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些工业化国家最受欢迎的水果。香蕉品种主要包括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和野蕉(M. balbisiana),芭蕉属的驯化起始于7000多年前的东南亚地区,包括不同种及亚种之间的杂交、人工移植培养以及双倍体和无籽三倍体的筛选等等。近年来随着病虫害对香蕉产量威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对黄河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黄河两岸是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输入黄河干流,加快了河道淤积,加剧了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悬河的扩展,危及到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大孔兑”是黄河内蒙古段河床淤积的主要泥沙来源。“十大孔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带来的危害巨大,影响范围广泛,全面开展减沙治沙和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治本之策。根据“十大孔兑”的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水土流失特点,将项目区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平原区3个不同类型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个旧锡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恢复技术为目前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个旧锡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试验,采用坐标综合评价法对旱冬瓜+十大功劳、加勒比松+莱木、清香木+圆柏、栾树+麻栎及杜仲5类试验样地的植物生长状况、土壤物理性质、养分状况、重金属含量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旱冬瓜+十大功劳、清香木+圆柏和杜仲3类试验样地较其植被恢复前,其评价标准化值差异显著,植物措施能有效改善废弃地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因此,初步筛选出旱冬瓜、十大功劳、清香木和杜仲4种较适合用于锡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以上,如何加快山区建设的步伐,是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达了鲁政发[1998]28号文件,决定在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山区生态资源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经过十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从规划、研究、建设、管理、推广等角度,总结出十大特点。实践表明,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生态农业,只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群众积极参与,认真实施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和配套技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能建立起一个整体协调,持续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和推广生态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