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加强村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发挥好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的作用以及加强组织领导三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扬州市沿湖村的个案分析,以点及面,详细介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沿湖村党组织的建设成效及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困境,并为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供优化路径,为农村以及其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邱华 《南方农业》2021,(6):165-166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离不开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在共同体意识下的共同参与,然而当前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加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目前,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问题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多元主体的思想水平不同、乡村的治理体系不够健全.针对上述...  相似文献   

4.
种业技术创新的集成性、系统性、风险性及外部性特征决定其创新主体存在多元性。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从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机会主义、主体的有限理性及异质性六个维度分析多元主体进行种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即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避免种业技术交易的市场失灵及组织失效。针对种业技术创新的本质属性及现实问题,探索多元主体实现种业技术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提出种业技术协同创新对策建议:1)多元主体之间不仅要实现横向协同创新,还需进行创新链的纵向协同创新;2)注重发挥种业企业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种业技术协同创新中的作用;3)着力打造互联网+新型种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体系的基石,也是整个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承担着党的基层管理重任,更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此,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天津市北二堡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并梳理,提出进一步强化的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根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而制定,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乡村积极向好发展,乡村基层治理的发展是基础.基于此,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正明山村为例...  相似文献   

7.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国内外作出的庄严承诺,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临夏市抢抓国家脱贫攻坚的历史机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采取扎实有效的精准扶贫措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向纵深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明晰不同主体功能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分异特征对耕地资源可持续管理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基于要素诱致性替代理论阐述耕地利用转型机理的基础上,以湖北省所有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农业生产等数据对1995—2019年间不同主体功能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功能转型随时间主要呈“V”型变化特征,各主体功能区早中期主要发生负转型,后期主要发生正转型;空间上呈现鄂西山区及武汉城市圈少数地区转型程度较为剧烈,其余地区相对平缓;生态功能区转型最为剧烈,而重点发展区转型最缓和。2)湖北省耕地空间转型随时间呈“N”型变化特征,各主体功能区随时间正负转型交错;空间上呈现江汉平原及武汉城市圈的部分地区转型较剧烈而鄂西等山区转型较弱的特征,农产品主产区转型最剧烈,重点发展区次之,生态功能区最平缓;3)湖北省耕地利用总转型随时间呈M”型变化特征,各主体功能区早中期主要发生负转型,后期主要发生正转型;空间上表现为江汉平原及武汉城市圈的部分地区转型剧烈程度强于鄂西等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强于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功能区。不同主体功能区在社会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异质性明显,应采取差异化的政策设计引导耕地利用转型,服务湖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历史实践证明,乡村稳则基层稳,乡村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保障农村建设、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发展的功能,但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治理结构、治理体系与治理方式依然存在困境。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对组织建设、协同机制、治理资源等进行改革性创新,构建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基层公共建设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途径。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开展的一项惠民工程,基层公共建设有助于缩小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而影响农村基层公共建设速率的因素较多,其中就包括基层公共管理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应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基层公共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基于此,论述了农村基层公共管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助于提高基层公共管理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直接为村民服务的农村基层工作者,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和带头人,认真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因此,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乡村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涉及乡村社会各方面的变革,这便为乡村治理转型带来了新契机。因此,围绕乡村治理转型,积极探讨新时期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践困境,并提出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践途径,希望能助力高效实现乡村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3.
在耕地需求更趋多样化的背景下,深刻认识耕地质量内涵及体系构成,是推进耕地质量理论研究、制定耕地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的基础。该文基于质量管理理论,在分析耕地的性状与功能、耕地利用的多元主体及多样化需求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体系、特点及表达方式,旨在完善耕地质量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展现为类型、空间、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性状,具有生产、资产、生态和社会功能。2)耕地利用的主体可以划分为耕地经营主体、物权主体和管理主体,对耕地的需求可分为生产、资产、生态和社会需求,各类主体围绕耕地及其利用相互分工,同时又互相博弈,使得耕地利用多元主体的需求更趋多样化。3)耕地质量是耕地自身各种性状与功能满足多元耕地利用多元主体需求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地力质量、设施质量、空间质量、生态质量、美学与文化质量。4)耕地质量是人们根据一定标准对耕地及其利用进行调查和监测后做出的定量评价,具有以下特点:客观现实与主观行为的融合、质量体系与指标体系的契合、空间格局与耕地过程的耦合、观测尺度与本征尺度的调合、变量场与类型域的结合。5)耕地质量是对耕地某方面的质的有量纲量(绝对量)或...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论述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搞好水土保持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互联网在在各大行业各个地区都有了相应的应用。农村经济发展也快速发展起来,农村金融机构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析农村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转型的必然趋势和原因,提出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思路,探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治理水土流失 建设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北京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旅游设施不完善、产品特色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乡土文化、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转型升级问题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推动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认真分析并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从乡村旅游设施、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和乡村旅游服务进行升级,坚持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