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根 《北京农业》2009,(11):24-25
1季节和菌种的“不适症”冬季种植高温型品种或春季种植低温型品种;使用已老化或污染的菌种,因而引起了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其实平菇虽然有各种温型的品种,适宜于一年四季栽培。但是,平菇总的属低温型,  相似文献   

2.
<正>平菇长得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菌种和季节不适应如果在冬季栽培了高温型品种的平菇,会引起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因此,冬季栽培平菇要选择低温型的品种。同理,在春、秋平菇的生长旺季,就要选择高温型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平菇类平菇品种很多,低温型的出菇温度为2~22℃,中温型的出菇温度为8~24℃,高温型的出菇温度为15~37℃,广温型的出菇温度为4~32℃。为了提高产量,延长产菇期,冬、春等低温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温型的品种基本上均可栽培,但初学者一般以种植广温型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正> 1 根据栽培季节选择菇型 根据出菇温度,平菇可分为低温型(5℃~15℃)、中温型(15℃~22℃)和高温型(18℃~28℃)。要根据季节、环境、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菇型,安排好播种期。在自然气温下,我区4~8月播种可选中温偏高或高温型品种,9月播种以中温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5.
方芳 《农家致富》2001,(9):19-20
根据平菇子实体形成所需要的温度,大致将平菇划分为高温型、中温型、中低温型和低温型四种。在自然温度下,不同类型的品种出菇的月份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平菇品种栽培,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方芳 《当代农业》2001,(9):19-20
根据平菇子实体形成所需要的温度,大致将平菇划分为高温型、中温型、中低温型和低温型四种。在自然温度下,不同类型的品种出菇的月份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平菇品种栽培,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平菇类平菇品种很多,低温型的出菇温度为2~22℃,中温型的出菇温度为8~24℃,高温型的出菇温度为15~37℃,广温型的出菇温度为4~32℃。为了提高产量,延长产菇期,冬、春等低温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温型的品种基本上均  相似文献   

8.
<正>1.季节和菌种的"不适症"。冬季种植高温型品种或春季种植低温型品种,或使用已老化或污染的菌种,因而引起了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其实平菇虽然有各种  相似文献   

9.
<正>1季节和菌种的"不适症"冬季种植高温型品种或春季种植低温型品种;使用已老化或污染的菌种,因而引起了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  相似文献   

10.
黄颢 《农业知识》2023,(6):18-19+21
<正>一、栽培季节与生产周期平菇品种温型多,适宜于一年四季栽培。栽培季节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栽培方法,根据平菇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在不同季节播种应选择不同温度类型的品种。一般选择气温较低季节进行,因为这时环境中病原菌和害虫数量较少,栽培成功率较高。北方地区春茬栽培一般在2~3月份,品种选用中高温类及广温型。秋栽在8月底至10月中旬,可选用广温型、中高温、中温品种。平菇熟料栽培一般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播种期;  相似文献   

11.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方法如下。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12.
<正>平菇菌株兼备高、中、低三种温型,所以严格来说,平菇并不存在反季节栽培问题。但现实问题是:中广温型灰色菌株和低温型灰黑色菌株菇品朵型较大、盖厚肉肥,受市场青睐;而高温菌株虽然选育的是灰色或灰白,但朵型多呈零散状态,且30℃以上的高温条件会使其菌盖色泽变浅,甚至成为白色,与前两种相比无商品优势,加之夏季杂菌基数高、虫害猖獗,故栽培效益较低。鉴于此,在高温季节,既可栽培高温菌株,亦可采取措施栽培中广温型菌株,以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一、栽培技术 1、选种 平菇品种不同,其子实体正常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也不同,生产上常按温型分类,如高温型、广温型、低温型等;除夏季首选高温型外,一般生产季节栽培均选用广温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6,(8)
栽培平菇时,有的菌袋、菌砖或菌床菌丝生长很好,完全吃料后却迟迟不现蕾出菇。其原因和补救方法是:1.平菇菌种选择不当,菌种温型与栽培时的气温差距太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例如,选用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如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长满后正值高温季节就难以出菇。补救方法是在阴凉处覆土越夏,待到秋凉时再刨除覆土,进行出菇管理,可减少损失。2.培养料中麸皮、米糠或尿素类含氮较丰富的物质添加过多。相对而言碳素不足,出现菌丝徒长,结成菌被,使生殖生长受阻而推迟出菇,严重影响产量。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省不同温型香菇优良品种,满足不同出菇季节对不同菌龄、不同温型品种的需求.【方法】自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育种岗位和全国香菇主产区引进12个香菇品种,根据香菇出菇温度分高温型(15~25℃)、中温型(10~20℃)、中低温型(5~15℃)和广温型(8~28℃)4个温型,试验设置4个出菇温度处理,即3个控温出菇室温度区间15~25、10~20、5~15℃和自然温度10~30℃,综合菌丝生长、转色、出菇期、生物学效率及商品性等,以菌龄、生物学效率、商品性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性状优劣.【结果】‘238’和‘0912’在4个不同的温度区间均表现生育期短、出菇早、生物学效率高、商品性好,为短菌龄广温型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可在我省四季栽培,也是高海拔区越夏栽培的理想品种;‘庆科212’‘沪香F3’和‘沪香F2’在5~15℃和10~20℃较低温度区间,出菇早,生育期短,生物学效率高,出菇集中,尤其前期生物学效率优势明显,为短菌龄中低温型早熟高产优质品种,适宜秋冬低温季节栽培;‘申香215’和‘L808’总体表现出菇较晚,尤其在15~25℃和10~30℃较高温度下出菇更晚,在5~15℃和10~20℃的较低温度下,生物学效率主要集中在后期,属长菌龄低温型晚熟品种,具菇大、肉厚、柄短等优良商品特性,是非常理想的鲜销类品质型品种,建议在长季节栽培中使用.【结论】筛选了在甘肃省表现优良、可供广大栽培者在不同季节栽培的不同温型香菇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平菇菌株,高、中、低三种温型兼备,严格来说,平菇并不存在反季节栽培问题。但现实问题是:中温型灰色产品和低温型灰黑色产品,菇品朵形较大、盖厚肉肥,受市场青睐,而高温菌株虽然也是灰色或灰白,但朵形多呈零散状态,将两者进行直接比较后,显然后者没有市场优势。因此,生产者投入栽培时信心不足。鉴于此,我们提倡,在高温季节既可生产高温型菌株,亦可生产中温型菌株,根据自身条件而定,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7.
一、栽培季节 平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是5~35℃,最适为24~27℃。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因品种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金顶侧耳等子实体生长适温22~28℃,属高温型,可在春末、秋初种植。风尾菇、佛罗里达菇、紫孢侧耳等子实体生长适温10~22℃,属中温型,可在春初或秋初种植,这类品种也属宽温型,适应性强,栽培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品种,选取10个耐高温平菇品种,以北京地区种植品种灰平260为对照,于北京地区高温季节6-8月做出菇试验。通过对菇型的调查,海南2号、高平09、夏抗50叶片薄、易碎且畸形,因此商品性差,不适宜种植;另外,通过对产量的统计与分析,早秋615、2008A产量表现突出且菇型好,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夏秀990、夏丰1号、基因2005、江都71在北京35~40℃极高温期仍能出菇且菇型好,表现出极耐高温性,以上6个品种在产量上均优于对照灰平260,是北京地区适宜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品种。  相似文献   

19.
孟丽 《新农民》2010,(8):83-83
在平菇栽培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茬摘完后,迟迟见不到二茬原基。以上这两种情况,只要菇袋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  相似文献   

20.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小棉子壳97kg,石膏粉1kg,石灰粉1.5kg,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