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使用HPLC方法分析火龙果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采用水提、Sevag脱蛋白及柱色谱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火龙果多糖,之后优化多糖TFA酸水解条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PMP衍生化法测定火龙果多糖单糖组成。结果:提取到火龙果多糖具有多糖类物质紫外-可见光特征吸收。火龙果多糖最佳TFA酸水解条件为TFA浓度2 mol/L、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6 h。火龙果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和阿拉伯糖组成。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3种生物胺(腐胺、精胺、亚精胺)的方法。采用Agilent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粒径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丹磺酰氯作为荧光衍生试剂柱前衍生化。最佳测定条件为:丹磺酰氯浓度为3 mg/L,衍生化反应温度为60℃,衍生化时间为15 min,缓冲溶液pH为9.78。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畜禽粪便制作有机液肥过程中腐胺、精胺、亚精胺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稀HCl从蚕粉中提取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影响因素的水平,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料液比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蚕粉1-DNJ提取工艺的影响。其中1-DNJ含量测定采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FMOC-Cl)衍生化法,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衍生物进行测定。1-DNJ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谱图表明,通过液相色谱荧光可以检测蚕粉来源的1-DNJ。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表明,1-DNJ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3h,浸提温度72.9℃,料液比分数为1:282。在此条件下,1-DNJ的理论提取率为0.493%,实际提取率为0.487%,相对误差为1.2%。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稀酸浸提家蚕1-DNJ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荔枝低分子量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吸湿保湿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荔枝中的多糖成分,该文对荔枝低分子量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抗氧化和吸湿保湿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级醇沉、DEAE-cellulose 52和Sephadex G-100柱分离纯化荔枝多糖;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比旋光度法、渗透凝胶色谱法3种方法验证纯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量,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单糖组成;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法测定吸湿保湿性。结果表明:荔枝多糖经分离纯化后获得组分荔枝多糖PLC-1,经3种方法验证PLC-1为精多糖,相对分子量为2.35×104 Da,是由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0∶3.52∶5.89。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PLC-1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41和0.31 mg/m L。吸湿保湿性的结果表明,PLC-1具有良好的吸湿和保湿性,在32 h时的吸湿率为58.3%,32 h时的失水率为45.3%,荔枝多糖PLC-1为具抗氧化和吸湿保湿活性的多糖,研究结果可为荔枝的深加工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该实验优化了裙带菜褐藻糖胶的提取工艺,对粗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和硫酸根含量.利用响应面优化法,依据二次叫归分析确定裙带菜褐藻糖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6°C,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6.5.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7.53%.提取的粗多糖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共得到5个峰,干燥后得到5个组分.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5个组分的硫酸根含量分别为8.3%、19.2%、30.1%、38.4%和33.0%.糖腈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测得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分别为:组分1主要含有甘露糖和半乳糖;组分2主要含有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分3主要含有鼠李糖,岩藻糖和甘露糖;组分4主要含有岩藻糖和半乳糖;组分5主要含有岩藻糖,甘露糖和半乳糖.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黄丝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子实体,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柱层析以及透析处理,得到黄丝菌多糖(CC-1),采用三氟乙酸水解黄丝菌多糖样品形成单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法)分析了其单糖成分;同时,研究了低浓度黄丝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丝菌多糖由甘露糖与木糖组成,比例为7∶1。抗氧化实验表明,黄丝菌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0.5~5.0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也有一定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瓜籽多糖热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开发利用南瓜籽中多糖资源,基于前期水提醇沉制得南瓜籽多糖的研究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籽多糖工艺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40:1 m L/g,此条件下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2.25%,实际验证值为2.18%。初步分析南瓜籽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52∶0.88∶0.73∶0.14∶1.00∶1.12,不含糖醛酸,为中性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南瓜籽多糖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21.3%±0.14%、57.14%±0.28%和40.50%±0.64%。研究结果为后续南瓜籽多糖纯品制备、结构表征提供了基础,为提高南瓜籽相关保健品附加值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不同物种来源的奶类样品进行鉴别,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类样品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加热水解法,以2, 4-二硝基氯苯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以C18色谱柱分离氨基酸,梯度洗脱,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7种氨基酸在50~500 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991 4~0.999 8;检出限为0.40~2.35 mg/L;加标回收率为89.1%~110.0%。结合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别奶类样品的品种,得到了对于区分来源有关键作用的氨基酸,即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胱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设施番茄土壤低分子量有机酸的适宜色谱条件,以Na OH和Na Cl混合溶液为提取剂提取11种土壤低分子量有机酸,通过优化影响低分子量有机酸分离度的流动相浓度、p H、流速、有机改良剂的添加比例、检测波长等条件,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设施番茄土壤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最佳色谱条件为:以10 mmol L-1KH_2PO_4-CH_3OH(97∶3,p H 2.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 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此方法对11种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检测限在20~825 ng ml~(-1)之间,回收率在85.57%~10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7%~5.84%之间。实际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土壤低分子量有机酸的痕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黑穗醋栗果实中的多糖资源,该文对水提醇沉,大孔树脂纯化制得黑穗醋栗果实多糖进行超声波降解,并对分离纯化后得到的低分子量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抗糖基化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对降解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刚果红试验和电镜扫描初步表征多糖结构。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实降解多糖(BCP I)纯度为83.88%±0.76%;重均分子量为235 955 Da;BCP I为酸性杂多糖,单糖组成及物质量比为:半乳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2.31:1.11:3.14:0.34:0.36:1.00。BCP I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不含多酚、蛋白质和核酸;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呈现片状不规则的形态。抗糖基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BCP I对糖基化反应3个阶段(Amadori产物形成阶段、二羰基化合物形成阶段和糖基化终产物形成阶段)产物的形成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浓度与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9.55%±0.79%,41.82%±0.72%和42.01%±0.13%,均高于对照氨基胍。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讨黑穗醋栗果实多糖结构与降血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多酚的含量,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和不同紫苏品系间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劣和不同紫苏品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HPLC方法分离定性了8种酚类物质;以40%乙醇做提取剂的提取方法更加简便快捷。不同品系间单体酚类含量不相同,其中紫苏品系单体酚类种类比白苏品系多。在本试验所检测的单体多酚中,紫苏叶以酚酸类为主,可达80%以上,其酚酸类主要为迷迭香酸和咖啡酸,而其黄酮类则主要为槲皮素和芹菜素。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重现性好,并结合对不同品系紫苏叶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比较,能够为生产原料选择和工艺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肥料中壳聚糖含量的不同分析方法,对壳聚糖的水解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考究.结果表明,以1+1的盐酸溶液,温度100℃,时间24 h水解效果最佳.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为衍生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200 mg/L、0.07 mg...  相似文献   

13.
实验建立了离子色谱技术同时测定南瓜中Cr(Ⅲ)和Cr(Ⅵ)的方法。南瓜样品中的Cr(Ⅲ)经过柱前衍生为2,6-嘧啶二羧酸铬,柱后衍生为1,5-二苯碳酰二肼铬,分别于365 nm和530 nm的波长下检测。实验将淋洗液p H控制在6.5~6.8之间,且调节I–的浓度为5 mmol/L。通过制定柱前衍生的水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柱后衍生液流速的3因素4水平[L16(43)]正交设计试验,结合各因素水平影响的情况下峰面积变化趋势,最终选取0.5 m L/min为柱后衍生液的流速;而柱前衍生采用100℃为最佳水浴温度,5 min为最佳加热时间。优化了离子色谱条件,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Cr(Ⅲ)和Cr(Ⅵ)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7 mg/kg和0.019 mg/kg。南瓜样品中Cr(Ⅲ)的加标回收率为82%~85%。采用该离子色谱法测定南瓜中的Cr(Ⅲ)和Cr(Ⅵ),结果表明Cr(Ⅵ)未检出。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超声波改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推动无花果多糖产业发展,探讨无花果多糖分子修饰对其活性的影响,采用传统水提醇沉的方法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无花果多糖提取技术,进而对超声波修饰前后的无花果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和分子结构表征,研究无花果多糖的提取技术及其超声波修饰效应。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1 min、提取温度90℃、液料比49 mL/g,在此条件下无花果多糖第1次提取率达到3.03%,经过2次提取,多糖提取率和得率分别达到3.86%和94.62%。中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超声波将其分子中大量的C-O-C和C-O-H键打断;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光散射分析,超声处理后,其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分别从536 800、1 061 000 Da减少到46 410、93 870 Da。进一步对超声波修饰过的无花果多糖进行分级醇沉、SephadexG-150凝胶层析纯化得到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组分,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光散射分析表明该组分数均分子量为58 810 Da,重均分子量为157 300 Da;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及分子摩尔比为L-鼠李糖∶D-葡萄糖∶D-半乳糖=1.63∶0.88∶1。  相似文献   

15.
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同步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开发利用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的生理活性物质,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探究两种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得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5%、浸提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19%,多糖得率为8.14%;多酚提取物对DPPH·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0.20 mg/mL,多糖提取物对DPPH·和·OH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45、2.38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检测表明,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含有香豆酸、丁香酸、对香豆酸、芥子酸和苯甲酸。研究结果为菜籽蛋白加工废液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用热水浸提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结果]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95%乙醇用量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结论]雪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95%乙醇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多糖含量为29.3%。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推动杏鲍菇产业发展,利用响应面法对杏鲍菇多糖的超声波-内部沸腾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波功率的五因素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鲍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7%、液料比23 m L·g-1、提取时间8min、提取温度90℃、超声波功率475W,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得率可达11.05%。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为进一步开发杏鲍菇多糖功能营养食品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水提法小球藻多糖提取的工艺,该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水料质量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冻融-超声波次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提取小球藻多糖,采用三氯乙酸法去除游离蛋白质。结果表明:小球藻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15,超声波功率600W,超声波作用时间6min和冻融-超声波2次,小球藻粗多糖得率为5.918%。三氯乙酸法脱游离蛋白质以pH值为4为最佳,多糖回收率为57.84%。该研究可为从小球藻中大规模分离和提取以及纯化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茶鲜叶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将茶鲜叶样品搅碎混匀,以超纯水作为萃取溶剂,在90℃水浴下浸提20 min,以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为衍生剂柱前衍生化,使用Symmetry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以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检出限,18种氨基酸的检出限为0.05~1.27μmol·L~(-1)。应用该方法检测了2个碧螺春茶鲜叶中18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20.
党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多糖成分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党参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党参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法、醇沉法、酸碱法以及现代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萃取法等,分离常用的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过滤层析法和透析法这4种技术。而党参多糖的抗氧化性主要通过体外实验方法 (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法、 ABTS自由基清除法、过氧化氢清除法等)进行评价,其抗氧化性主要表现在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