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及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X”证书制度是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目前,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能很好对接,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与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阐述了“1+X”证书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人才需求及相关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建议,在基于“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着重关注培养模式、课程与岗位需求的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时间变化动态明确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为例,在“双主体”育人机制构建,学校教师、企业师傅构建的“双导师”培育体系,“带薪学习”的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实践,现代学徒制“课岗融通、能力递进”的“双体系”课程结构构建等方面创新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改善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为其他高职院校相似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新能源被用于汽车行业中,代替了传统的能源,大幅度降低了环境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通过探究新能源技术对汽车领域的影响,呼吁学生积极投入新能源汽车制造。文章就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展开论述,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机电专业的"PLC编程及应用技术"课程进行研究,以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实际教学进行了探索,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一门汽车类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1+X”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通融对应课程。以“1+X”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对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设计思路、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文章以机电工程学院为例,研究自动化类专业群、汽车类专业群及轨道类专业群相继与各大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本院学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规律,确立共享共建的办学理念、开展深化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着力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创立"双主体"办学特色学院,确立"双元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关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有效保障企业生产的效益,在校企合作中共同开发专业课,按照"招生即招工"的原则,对学生实施以"在岗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以期为更好实现保障本土企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新、变化快,而当前高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类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以及当前高校该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完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汽车智能钥匙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升级的迭代的产物,其特点具有便捷性和防盗性,目前该系统已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市场应用广泛,但汽车智能钥匙系统后市场服务能力还未能完全匹配。现阶段,汽车维修企业缺乏掌握汽车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为提高汽车智能钥匙系统专修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的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助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探索书证融通有效途径,探索符合“1+X”证书标准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已经逐渐的应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的互联网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的质量。文章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当前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介绍了新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  相似文献   

11.
胡巍 《南方农机》2023,(6):186-189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供应的保障。基于此,笔者以“1+X”证书制度为基础,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试点院校为契机,结合课证融通的要求,对试点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从岗位能力与证书分析入手,构建新能源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分析了课程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教学结果表明,开展“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究,有助于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将成为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和强劲助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和维修服务顾问岗位,以培养汽车常规维护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以实际生产任务为教学载体,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对接。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通过岗位任务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以《汽车维护与保养》为例,采用TTT模式开发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和评价方法,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堂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已经启动,研究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课题组从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组织与教学模式改革、招生考试评价改革、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等方面研究了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提出创建校企双主体现场工程师学院、对接现场工程师特质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推行校企双导师带徒体系和基于企业生产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考试评价改革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本研究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路径,已经在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与湖南航天诚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数控领域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中进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培养的学生具备现场工程师现场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教学效果显著。实现路径的设计为现场工程师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将促进现场工程师项目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尹霞  张冠勇  凌旭  戴俊良 《南方农机》2022,(19):176-179
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主要存在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共享共建不足,“岗、课、赛、证”等方面关联性不强、难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群内教师队伍架构单一,课程知识与企业应用存在偏差等问题。为解决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核心问题,课题组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提出了以“1+X”证书为导向,构建模块化共享型课程体系;“岗证—课标—赛训”三环滚动式融合机制,实现人才高质量培养全过程融合;持久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多元化发展等教育教学对策。根据专业群的特点及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构建并在教改中实践了“底层共享、中层特色、高层先进有别”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岗证—课标—赛训”三环滚动式融合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联动培养长效机制等,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岗位需求与时偕行。教学实践表明,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可使专业群内的学生广泛受益,教学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宋倩文 《南方农机》2022,(19):183-186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凸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效应。如何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为例,在梳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设计、教材资源开发等层面探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前期建设成效,选取该学院汽车工程系教师30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学生400余人和多家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本次调查,通过对专业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三方的调研,对课程思政改革与执行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为此,笔者建议:应根据汽车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以及高职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修订完善高职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校高层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方激励机制,健全评价体系,继续深入探讨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力求打造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典范,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示范引领效应,为培养新时代汽车制造业人才夯实基础,将学生培养成专业过硬、爱...  相似文献   

17.
针对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改革,以期对汽车专业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当前时代背景,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移动终端学习App提出一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及学习评价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所付出的代价。同时,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有效地改善能源紧缺,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了推广。以此同时一个新型技术的出现,也意味着新型人才的需求,所以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保证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本文就主要围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经过长期的职业教育改革,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提炼了"练学思拓"能力训练模式。许多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练学思拓"教学模式改革。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实践操作性很强,非常适合"练学思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但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学改革效果不理想,人才培养效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文章主要针对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构建基于"练学思拓"能力训练模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