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很多高职院校为了社会的需求,都开设了与汽车相关的专业,在这些专业当中汽车维修技术由于其实用性较高,非常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但与此相对的很多人对汽车检测专业并不十分了解,没认识到汽车检测与汽车维修之间的紧密联系关系。尤其是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将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知识掌握速度与水平。文中着眼于此,就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的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增加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上体现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不断培养汽车检修和维修专业的现代化、综合型人才,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改革。基于此,文章就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展开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职业院校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了重视。现如今,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就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所以职业院校应该对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点培养,可利用模块化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此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还应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展开全面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汽车领域的发展日趋繁荣,带动了汽车检测、汽修领域的发展和变革。当前社会需求背景下,汽车领域对专业性的检测维修人才需求较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基地,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潜在影响着汽车检测及维修领域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等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针对高等院校信息化改革与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信息化改革与实施方法研究较少。因此,以“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方法为研究目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目前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专业高效融合,实现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发展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为了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高职院校选择对一些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后的专业发展能够更加符合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教学改革要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被运用,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通过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培养高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业被广泛应用。要满足社会发展对汽车企业的发展要求,最为重要的就是汽车的检测和维修标准化流程的建立,标准化流程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机械、电力和液化技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让汽车故障扫描诊断变得更加简便,得到的检验内容还可以用来督促技术人员的工作。文章主要结合现代汽车存在的故障,对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标准化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希望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检测维修系统,为今后汽车性能的标准化检测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全面提高汽车维修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目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个专业,而高职学校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不够全面、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造成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基于现代学徒制对高职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通过思考总结出相应有益于高职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全面发展的对策,旨在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实践教学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实验与实习、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等。 中专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汽车制造与维修技术工作,包括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汽车的装配、调试和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经营等工作,还可以从事其他机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选择创业,更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府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经济办学的重要方针。本文整理了我国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内涵,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探索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是职业院校中的热门专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汽车维修行业迅速发展,汽车维修的技术人才有非常大的缺口。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考虑改变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许多学者经过研究,提出在汽车维修中开展模块化教学。文章针对在汽车维修中开展模块化教学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12.
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来说,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的话,除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消化外,更重要的就是实训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感知认识。因此,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实训教学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必须要跟上步伐,改变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12~2014年,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以下简称"汽服")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学生连续3年在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与汽车检测维修项上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进一步深化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以盐工院的汽服专业为例,浅谈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陈向东 《农业机械》2012,(20):62-6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指的就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不仅体现了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新的教学发展方向,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汽修专业毕业生的客观能力要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教研室尝试对"汽车发动机构造及检修"这门课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3个轮次的实践,已经在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汽车电器、汽车自动变速器等课程中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汽车维修专业课改实践进程中,"项目教学"是近年来提出并尝试的热门话题,应用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是实现理实一体化的重要教学活动方式。本文透视了汽车维修专业项目课改的基本内涵,分析汽车维修项目教学优势,并对实践中的关键——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任务源的定位点、专题项目化的行为发展面而进行有益探究,对"汽车维修项目教学"课程改革探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我国高职教育当中,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一直是国家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维修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加以解决,这样会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为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信息化教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手段,是未来中高职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汽车检车与维修教学过程中与信息化教学进行融合,非常有利于教师教学。文章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信息化教学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应用,为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韩亮 《湖南农机》2013,(6):266-266,264
本课题响应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汽车检测维修实践教学的项目设计及教学方法创新,旨在提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技师学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汽车检测与维修则是技师学院的一个重要专业,由此技师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备受各界关注,其专业教学成效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汽修专业人才的培育质量。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专业,这就给专业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发展机遇,但是挑战同样与之并存,尤其是现阶段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质量的实现与提升构成阻碍,对专业教学发展构成挑战,当然这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因。基于此,本文对需求与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指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汽车检修专业人才的日益增多,同时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高,中职汽车检修专业的教育已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中高职衔接为中职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就业范围提供了现实途径。本文分析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