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明确“一个范围” 中央明确提出,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治理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因此,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是普遍的制度,必须坚决执行。 二、树立“三个观念” 一是树立由计划经济下的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市场经济下的以经济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的观念。二是树立集体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长期不变的观念。三  相似文献   

2.
3.
以研究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对农户土地投入的影响为主要目标,选择河北省沧州市与湖南省张家界市为调研地点,作为自然资源禀赋较丰富与自然资源禀赋较匮乏的代表,通过李克特量表与logit模型分析调研数据,以分析该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村庄的影响,比较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变化意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该政策影响下,自然资源禀赋较优越的地区相对于自然资源禀赋较差的区域更倾向于进行长期投入,并且农户投入情况受到该村庄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农户受教育水平与种植规模等因素影响土地投入意愿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根据2012年辽宁省昌图县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在户均经营规模2.01 hm2及以上时,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但土地经营规模的变化对二者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当土地经营规模扩大时,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明显的,因而选定劳动生产率最大化作为评定农户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衡量标准,然后运用修正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得出昌图县农户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昌图县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为3.00 hm2,其中七家子镇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最大,为5.04 hm2,双庙子镇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最小,为1.81 hm2。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江苏省南通、镇江、苏州、盐城市农村的实地调查,针对江苏省土地流转田块分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小,操作不规范,流转体制不完善,非农就业流动性强、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农业大户经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土地合理有效的可持续流转,稳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的土地供给,利用对陕西子长县492名农户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构建农户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模型,分别就农地已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两类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农地已转入合作社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文化程度和转出农地的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业收入、农地的转出期限和经营现状以及转出自发性呈负相关;对于农地已转入专业大户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所从事职业的农业属性和土地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户年龄、家庭实际经营土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人数以及转出农地的经营现状呈负相关。农户是否为村干部、农户家庭总人口、土地转出面积、协议形式、转出形式均对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价值障碍及价格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土地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标志,但是当前土地流转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土地价值和价格讲师上的障碍,对当前土地价值和价格核算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价格核算的工具和影响价格核算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长春市汽车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地保障功能测度指标,利用收益还原法和功能价值法建立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理论框架,并对承包期延长前后农地保障效益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农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效益显著,承包期延长提高了农地的社会保障效益,未来若继续采用产值倍数法进行征地补偿,将对农民长期利益造成损害。因此,补偿应朝多元化方向转变,提高补偿方式的可持续性,采用多种措施结合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安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经营的主体出现了分化,农户内部出现了兼业化、非粮化、非农化的现象,并且这种趋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而不断加深。基于家庭收入最大化的目的,农户不断对其家庭拥有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资源投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最终导致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农地生产投入、耕地可持续性投入和土地流转等发生变化。农户兼业行为的出现会引起粮食生产效率的变化,粮食生产效率的变化会引起粮食产量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从微观视角研究安徽省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农业支持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方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富裕县某村为例,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该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现状、农民生活现状及农户对土地承包期继续延长30年政策的响应态度。根据问卷分析预测了承包期延长后围绕土地承包与流转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农民权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繁荣了地区经济,推进了郊区经济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村稳定,成效显著.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扶持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健康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非农就业质量对山区农户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2021年浙江省山区4县480户农户调查数据,采取OLS、Heckman两阶段以及2SLS等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同时采取Probit模型检验作用机制并结合案例加以佐证。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质量的改善激励山区农户提高土地转出的稳定性。2)非农就业质量显著影响老一代农户和“体制外”农户土地转出的稳定性,但是对新生代农户和“体制内”农户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非农就业质量对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并不因为就业距离的远近而产生差异;3)非农就业质量影响土地转出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在于强化农户的城市融入意愿、弱化农户对地租的偏好以及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相关政策需要致力于提升山区农户的非农就业质量,提升和完善非农就业的稳定性、收入和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何影响,以山东省202个农户的调查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当前农村的农业补贴政策以及土地流转的具体实施情况,并侧重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山东省的土地流转规模较小,以农户自主流转为主,地方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相关的土地流转配套体系;②农业补贴力度偏低,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大,并且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不合理之处,政策倾向性不强.同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地“三权分离”制度的提出分离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形成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态势,也同时促成了土地产权权能的重新规制.该研究在分析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的基础上,解析了农地“两权分离”与“三权分离”制度,揭示了“两权分离”制度下土地权能构造,分析了“三权分离”下土地产权权能的具体配置以及土地权能的流转.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11个题项,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模型,以山东省6个县(市)30个自然村600户农户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stic模型对流转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上述调查数据对农户流转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了农户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农户的流转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户的流转行为,在外在环境下,农户的流转意愿和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差异;行为态度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主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花费成本及后期依赖土地的养老问题,而在实际流转行为过程中流转收益成为农户的主要关注点,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主观规范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形成在于周围流转人对农户的影响,并在农户流转行为结果中得到了证实;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主要从基层政府的态度、流转信息的获取及农户自身的特征方面形成,在农户流转行为分析中发现农户家庭的资金状况也是影响流转意愿的原因,进而对感知行为控制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温岭市和天台县、山东省莒南县145份土地流转实地调研问卷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农户土地经营与流转现状、农户对于土地流转政策认知情况、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地承包户户主的年龄普遍偏大,平均达52.6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农户平均拥有耕地面积1 800 m~2,耕地利用的细碎化现象比较严重,农地的家庭小规模经营模式仍然是主流;浙江省天台县的土地流转最活跃,温岭市其次,山东省莒南县较差;多数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不熟悉或了解不多,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为农户之间的自主流转,通过中介机构或流转市场的比例很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需要加快;多数农户表现出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态度,更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07-110
为解决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四川省于2014年出台土地流转收益保障贷款政策,旨在提高融资金额且降低贷款门槛。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地区区位及土地特征在四川省9个试点区中选取其中的4个调研点进行实证调研,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不同区位以及不同土地用途对农户贷款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区位以及不同土地用途会对农户贷款意愿产生影响。合理进行政策调整、加强土地政策宣传与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促进流转工作顺利开展及提高农户贷款意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土地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土地政策要把农民所付出的努力与他们所获得的报酬紧密联系起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土地租赁市场对促进农户收入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成效,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运用内生转换(ESR)模型研究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平均收入的影响,其次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UQTE)模型和广义分位数回归(GQR)模型,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分布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农户人均收入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显著提高参与土地流转农民的家庭人均收入;如果未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能够参与土地流转,其家庭人均收入可以得到大幅提高。此外,土地流转对低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效应呈U型变化趋势且区域差异明显,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土地流转对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效应相对较小。总之,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缩小农户人均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基于CHIP2013调研数据,对7667户受访农户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数据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相对较少,比例较低,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通过对农户特征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关系的统计后发现,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经营土地面积、是否外出务工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农户是否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