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背景,新科技和新技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是重大的,这不仅给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广大农业学者要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和理论,在现实中找问题,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途径提供宝贵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业生产现代化迎合了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激活农业生产转型带来了积极影响。基于此,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抓住现代信息技术生产应用方式,本文就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推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又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核心代表力量的新时代动力也在不断演变之中。在新时期,我国在工业产业化及第三商贸服务产业发展领域已然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研发更新应用密不可分。因此,作为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经济,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建设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能够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而促使我国农业产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的生存与发展皆与信息技术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将专业知识以及领域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不仅能够促使该领域快速发展,也能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十分重视"三农"经济。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并促使农业经济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主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有效的解决措施,仅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互联网+"农业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程度,为农产品生产、流通及质量监管等提供技术支持。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互联网+"农业模式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积极作用,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前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前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过去农民依靠经验解决农作物种植问题,随着互联网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互联网模式下查阅资料的方法,但二者均有弊端存在,容易造成误判.基于此,互联网农业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对目前各类互联网农业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互联网农业大数据云服务平...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全要素生存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国需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移动互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利用率,实现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尽管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正高速发展,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互联网等新技术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机遇进行阐述,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当代农机》2022,(5):42-43
分析了信息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合理应用于农业发展中的方式,旨在为我国现代化的农业环境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炳红 《农业工程》2019,9(4):132-134
主要介绍了"互联网+"模式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说明智能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有利于"互联网+"背景下农业营销模式的战略途径,并说明"互联网+"模式下农业发展前景,用智能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5G"到来,我国进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智移云"时代。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相较发达国家还是粗放式的管理,因此要将大智移云的技术应用到智慧农业中来。农业科技企业的角色必不可少,科技公司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农业实践中。它是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智慧农业的科技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发展的过程中虽有许多成果,但就未来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瓶颈亟待解决。本文以西南A智能农业灌溉科技公司为例,探讨农业科技公司现阶段面临的考验及对策,以期对农业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互联网+”不断融入各行各业,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农业也应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介绍互联网相关技术,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效农业,实现种养结合,为我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端科学技术被逐渐被运用到各领域,特别"互联网+"概念随着国家的提倡、政府的重视,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农业"是传统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对于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与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概述了"互联网+农业"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朱璐璐 《南方农机》2022,(16):118-120
在我国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及科学技术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惠农政策,促使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之路。基于此,笔者从农村电子商务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影响入手,分析智慧农业现存问题,从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农业设备升级、完善农业科研体系等方面展开了阐述,探讨了电子商务背景下智慧农业的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吴琼  刁振军 《农业工程》2018,8(9):143-144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农业发展新模式,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利器。因此,基于“互联网+”视域下探究农业供应链发展新模式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该文基于“互联网+”视角,结合农业发展大势,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构建农业供应链新模式,以“互联网+”带动农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前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概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并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手段。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唐伟莉 《农业工程》2019,9(8):156-158
科技的发展和完善促使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为顺应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因此对物流运输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农业物流运输大多沿用传统运输模式,运输质量以及时效性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农业物流运输存在运输能力差、基础设施薄弱及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农业物流的全面发展。为弥补传统物流存在的不足,该文对农业物流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现代农业的物流发展策略,以促进农业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