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在现实生活中,歧视妇女、侵害女性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文通过以下案例普法析理,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家庭编的解释》)等法律中保护女性权益的相关贴心条款。  相似文献   

2.
债法是民法的重要内容,制定债法通则顺应了我国"制定民法典"的时代需求。提取债法的共同规则有利于对法条未尽事项拾遗补阙,同时亦能保持债法体系的开放性,促进民商法规范在债法中的融合。考虑到债法一般规则对债法具体制度的抽象技术和概括程度、"准合同"规则在债法中的安置以及民法典篇幅大小等因素,应以债法通则命名民法典中债法一般规则,并将该部分独立成编。若债法通则未能独立成编,将其内容规定于合同编中亦是可以接受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郭瑞霞 《甘肃农业》2006,(11):211-212
隐名合伙,这一适应经济发展的经营组织形式,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但是却始终未得到击律的认可。2005年12月23日提交人大常委会的民法典草案中虽然在合同编中规定了隐名合伙制度,但是草案与最后正式颁行的法律毕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罗艺 《甘肃农业》2006,(7):169-170
民法典的制定,正是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关于民法典的体例上应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名法典的结构以德国五编制为基础的八编制;应将人格权独立作一编;把侵权行为法从债法中独立出来;不应将民事责任独立出来集中规定;将婚姻家庭法归入民法典中的亲属篇;民法典不包含知识产权篇。订立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使新世纪的中国民法典成为世界民法史上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法典》主要是调整规范私权利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确认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民法典》的物权编专设"土地承包经营权"一章,从物权角度对农村承包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  相似文献   

6.
侵权行为法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侵权行为法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民事责任法和权利救济法,这一界定符合权利——权利行使——权利救济的逻辑顺序和思维规律。在民法典中,应将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编。  相似文献   

7.
《作物——形态机能——》是七十年代中期(1976年)日本农业技术协会出版的一部上下两卷的日文专著。上卷4编,即作物的种子(3章)、作物的花芽分化(4章)、作物营养体的建成(4章)、作物的生产过程之一(5章),共316页。下卷3编,即作物的生产过程之二(4章)、作物的成熟(4章)、作物的生育及其阻碍(4章),共230页。全书共7编28章,每章最后均列出详细的参考文献目  相似文献   

8.
一件物品应该属于谁?拥有者可怎样处置这件物品?别人侵占了这件物品,拥有者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作为民法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权法就是一部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律。随着这部法律草案全文7月10日向社会布,“物权”和“物权法”这些过去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陌生”词汇,必将逐渐为社会熟知;而物权法律制度的最终确立,必将调动起亿万民众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致读者     
《云南农业》2005,(1):2-2
秋 叶 静 美 ,盛 世 如 花 ,我 们 共 同 关 注 的 《云 南 农业 》 又 一 次 踏 上 了 改 革 创新 的 新 征程 。18 年 沧桑 巨变 ,18 年 岁 月 辉 煌 ,《云 南农 业 》 在 历 届 厅 党 组 的 正确 领 导 下 ,在 历 任 主 编 、副主 编 和 各 位 编 辑 的 努 力 耕耘 下 , 在  相似文献   

10.
按照编协章程规定,会员代表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自1982年9月成立至1985年9月已届满,为此,曾于1984年10月经编协第三次理事会商定于今年11月份召开编协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受编协委托经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同志们的努力筹备,于11月1日至5日在杭州成功地召开了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以法、德为代表的民事立法的法典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德两国制定民法典的前题是国家统一、政权稳定、商品经济发达。但其民法的结构、形式、内容受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各有自己的特色。我国制定统一的、完善的民法典时机已成熟,我们要善于借鉴法、德制定民法典的成功经验及民法典的“合理内核”,早日制定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  相似文献   

12.
《合同法》对违约方解除规则付诸阙如,《合同法》第94条、第110条并非违约方解除的请求权基础。将违约方解除规则纳入《民法典合同编》有其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应当严格限缩违约方解除的触发条件。违约方解除规则并非赋予违约方以解除权,而是赋予司法机关以裁判依据,宜将违约方解除的行使方式限定为裁判解除而排除通知解除的适用,并且对违约方施以催告义务。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损害是对环境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的破坏与损伤,其实质是侵害了不特定主体所享有的环境权益。环境权益虽为不特定主体所共享、共用,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主体而言,不能因此否认其对环境权益的享用状态。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其救济范围,实际上是肯定了侵权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法直接救济模式。相对于通过人身、财产损害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间接救济模式而言,直接救济模式不仅是侵权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回应,是贯彻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间接救济模式的弊端,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提供实体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华 《油气储运》2010,(1):58-58
按照《山东省2009年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及《农药监管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要求,2009年10月12日至11月15日,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市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一,此次督导检查共分五个组进行,每个纽查看3~4个市,每市赴2个以上县(市、区),  相似文献   

15.
民法典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法律的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出规定,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世界民法新潮流具有深远意义和里程碑价值。通过梳理民法典中关于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民法典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提出了以民法典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民法典》继承编视角下,农村实际生活中仍存在一些道德和法律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方面。在我国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明显,本文分析当农村环境下遗产继承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对我国农村的继承纠纷案件法律制度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关农村遗产继承中道德和法律冲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3月10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表示,食品涉及所有人、所有家庭,涉及20多个部门,法律规定要建立一个社会共治的体系,现在共治体系已经形成。食品监督从食源生产、农业部门、水产部门、林业部门到加工运输过程,到最后的食品供应,每个环节都被纳入了监管范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这轮农业供给侧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20,(7)
正为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改革工作,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6月8日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的通知》。1.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的重大意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是明确发包方、承包方权利义务关系并具有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总体理论编制辽宁省油松根径、胸径通用模型,以2009年以来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油松根径、胸径的专项调查资料为基础,建立4种通用模型,通过拟合与优化及结果精度的检验选出了各地域的根径、胸径通用模型。为尽最大可能的消除编表适用区域间的差异,通过分市检验,再合并再检验的办法归组,尽量扩大区域间的差异,缩小区域内的差异,提高编表精度,共划分11个编表单位。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科技报刊编辑工作者协会首届学术年会,在省科协、省版协及怀化地委、行署等有关单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于1986年12月23日至25日在怀化市召开。出席年会的有省内科技报刊、期刊和高等学校学报编辑部的代表共76人,他们当中,有多年从事科技报刊编辑工作的老同志,有肩负各科技报刊编辑工作重任的中年编辑,也有青年编辑的代表。会议自始至终在生动、团结、宽松、紧凑的气氛中进行。省编协副理事长、秘书长杨布生同志主持了会议,省编协副理事长唐子畏同志致了开幕词,省版协秘书长刘刚生同志,怀化地委宣传部长薛忠勇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致了贺词。大会还收到了省内外十多个学术团体发来的贺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