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Internet网上教育资源,面向Web的数据挖掘必须以半结构化模型和半结构化数据模型抽取技术为前提;实现了TOEFL式试题库的自测功能,为基于Web页中数据挖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煌 《南方农机》2019,(7):234-234
当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程已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数字图书馆本身而言,数字化运营已经成为图书馆能否长久存在并服务民众的门槛之一。本文就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Agent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基于互联网这一载体中,网络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的扩展优势。  相似文献   

3.
施纳 《湖南农机》2015,(2):112-113,120
在我国数字资源保存起步较晚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保存政策更加少。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应制定一套合理、完善的长期保存政策来引导数字资源保存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实现现代数据资源应用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手段。现代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种植信息、农业产品销售信息、自然气象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畅通,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现代农业信息资源数据挖掘的应用进行技术应用探究。  相似文献   

5.
陈娜 《农业工程》2017,7(3):50-51
基于数字资源概念了解及评价方法认识,阐述了结合知识本体方面的数字资源评价与建构。同时,提出了农业高校要发展数字资源评价体系的具体工作。事实证明,结合知识本体条件下的数字资源评价具有重要价值,是进一步实现我国数字资源评估的保障。数字资源能够更加深刻影响与促进高校的数字资源服务水平,通过指标指导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面向Web的数据挖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由于Web数据具有的半结构化特性,使得Web数据挖掘更加复杂。为此,对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描述,并介绍了XML技术。XML的推广和使用,对于推动Web挖掘和知识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XML的数据挖掘的探讨和研究是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数据挖掘在高压直流设备故障自动排查中的应用价值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从信息采集、监测信息处理、运行状态监测、监测结果分析等角度出发,完成高压直流设备故障自动排查任务,运用数据挖掘、清洗、集成等功能,解决故障排查问题,同时通过实验对数据挖掘应用结果加以分析,说明数据挖掘技术比传统设备故障监测技术更优,值得在高压直流设备故障自动排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姚菲菲 《南方农机》2023,(4):124-126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于2020年9月公示,全国32个省份117个试点单位入选。虽围绕数字乡村已有诸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但关于数字乡村尚有许多问题未达成共识。基于此,结合研究与实践,笔者提出了数字乡村的本质是“乡村+数字”,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架构主要由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乡村数据资源、乡村数字产业化、乡村产业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五个方面构成。笔者结合对数字乡村建设的研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可以通过实现对乡村资源的配置优化来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通过数字化的链接来补短板,优化要素的配置和产业的结构,减少经营主体的压力和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配电网系统中,报警信息的数据量是十分巨大的,且报警系统含有较大的噪音信息,使得难以正确的读取真正的报警信息,进而延误故障处理时间。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数据处理算法,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配电网报警信息处理之中,利用改进后的算法进行着噪音过滤工程。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常见的算法、方法,然后列举了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于林林 《南方农机》2019,(8):148-148
大数据挖掘平台在电力运用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具有绝对优势,可以提高电力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电力运营监测工作的实效性。电力运营监测工作运用大数据挖掘平台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大数据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促进电力运营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大数据挖掘平台在电力运营监测工作的应用进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项目管理是当前创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具有效益目标明确、管理方法高效的特点,可以很好满足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需求。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运用项目管理模式的可行性,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构建高校图书馆的项目管理模式,探索了项目管理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晓娜  李集全 《南方农机》2023,(13):43-46+57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升级转型,是驱动数字中国建成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整体来看,融合过程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基于此,本研究利用2007—2021年全国各省农民收入情况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数据,采用Hausman检验以及OLS回归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以及农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互联网覆盖率以及机械化程度都对农业总产值、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省份之间的促进效用有极大差异,具体体现在南部地区发展快,北部地区发展慢,数字鸿沟现象依旧很明显。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仍是促进农业产值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加大对数字经济的开发与应用。数字化发展正逐步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动力,在“十四五”战略机遇期,中国各省市需要充分利用本土优势资源,在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技术资源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底盘是农机装备中最重要的功能性基础载体,尤其对于地形多变的南方丘陵山区作业环境,底盘的行走可靠性是决定未来智能农业机器人能否稳定作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装备领域的底盘研究现状与形势,选取目前国内典型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底盘随机与自激振动、行走机构的地面运动特性等研究方法进展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结构化地形机具行走评价指标建议,为未来智能农机和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所购买的电子资源,大部分只允许拥有局域网IP地址的授权用户访问,很多情况下都无法访问图书馆信息资源,该文提出利用vpn技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架构一个安全、可靠的专用虚拟网络,专供农机系统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5.
闫晓茹  樊慧玲 《南方农机》2023,(2):100-102+122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战胜利之后持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纲领,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道路。基于此,为了促进乡村数字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课题组梳理了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并从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做强人才链、精准防返贫、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方面提出了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带领人们走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为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料来源,这些资料会随着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最终形成更加完善的信息资料库。基于此,文章就数据挖掘技术的功能和应用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以测量专业技术为基础,结合自身的野外数字化地形测图经验,针对小水电工程的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归纳组织了一套灵活实用的数字测图工作流程,阐述了在此生产实践中合理运用这一灵活的工作流程和测图基本方法,组织实施小水电工程的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数字信息资源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大数据浪潮已冲击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随之而来的是机遇与挑战。国家电网公司也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与相关技术的研究。随着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大数据体量大、类型多、价值高等特征日益明显,大数据在电力行业的应用需求及技术需求日益迫切。而公司目前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数据处理速度虽大体上可以满足业务需要,但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也呈现出一些分析性能问题,数据利用手段方面也缺乏分析、挖掘的高级方法,这一切制约了公司信息化从数字化向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背景下淮安市文化资源建设进一步整合,农家书屋得到进一步发展,提质增效提上日程。基于此,课题组对淮安市马头镇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图书配置缓慢单一、农民缺乏阅读习惯、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落后等主要问题,提出合理配置资源、完善管理模式、多维度推广阅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其信息容量呈爆炸性增长,但信息的庞杂无序也给人们更好地利用信息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能够对Web信息资源进行及时采集、高效处理和科学组织。为此,提出了一种在HTML结构分析和特征词匹配基础上实现网页特定信息采集的新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设计了一个农业信息资源采集系统。实践证明,此方法在Web信息采集系统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