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国文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8):39-39
近几年,反季节果出现了货多压市,产品滞销现象,让众多赶早农户叫苦不迭。(一)大家都赶早效益难说好前些年,种植大棚蔬菜、瓜果的人较少,产品价格自然不菲,每亩获利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许多人看到有效益,就一哄而上,致使反季节农产品大量涌入市场,早熟优势渐失,收入也自然锐 相似文献
5.
6.
7.
<正>近年来,在京郊玉米生产过程中不结穗、结穗不结籽、秃尖、空秆的现象多有发生,除极少数先天性不育外,原因还有很多种,主要是果穗分化发育期间玉米体内是否获得充足的营养用于穗的发育和短期突发的异常气候有关。由此引发的我国种业界质量纠纷居高不下,特别在当前全球气候多变,极端天气频现,加之我国种业新政实施,农民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8.
笔者下乡到某乡镇听到这样一件事:当地干部为水果增产不增收一筹莫展,又是跑销路,又是打广告,想了不少办法,却仍然无计可施。然而,当地一位种养大户的水果却非常畅销,三顾茅庐之后这位种养大户说出“真相”,原来在水果即将成熟之时,他在每个合格水果上贴上“福”、“禄”、“寿”、“喜”等字样的剪纸,水果成熟后撕掉纸,便俨然成了“艺术水果”,销售价虽比平常高出许多却仍然非常“抢手”。这件事给当地领导很深的启发,原来好点子就在农民中间。时下,一说到学习先进经验,一些地方的领导便觉得应该借鉴外地经验,不管路程多远… 相似文献
9.
10.
现象:《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原生态”食材被带旺
《舌尖上的中国2》(下简称《舌尖2》)热播,再次挑动人们的味蕾,特别是各种“原生态”的乡味,更引起吃货们的热捧。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巾,一些地方存在着单纯追求农产品早上市、反季节种植的认识误区。应该说,现在各地确实有这样一些典型:种大棚樱桃,每500克卖到上百元,早熟油桃每500克卖到几十元,早熟葡萄每 相似文献
12.
<正>本期案例:2005年10月8日,江苏省新沂市某化肥公司与安徽省怀远县个体工商户张某、贡某(夫妻关系)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某化肥公司向张某、贡某供应复合肥、BB肥。合同签订后,某化肥公司向张某、贡某出售化肥,至10月27日,共计出售商标为"阿里巴巴"、"美苗"、"嘉禾"和标称生产单位美国嘉禾肥料有限公司的复合肥(实际生产单位为新沂某化肥公司)280吨,计款484300元。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黄某等21位农民(均系安徽省怀远县河溜镇农民)分别从张 相似文献
13.
一面是猪粮比价持续位于盈亏平衡点之下,养殖户叫苦;另一面却是"资本大鳄"热情高涨,纷纷进入养猪业,动辄投资上千万元甚至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是巨型规模化养殖也不见得可以打破"猪周期"的魔咒。例如,目前美国生猪养殖主要有三种模式:大企业产业链一体化、中小型独立农场、中小农场联合体。其养猪利润也呈周期性波动,数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今年以来,落户江苏农垦新洋农场服装产业园的"梦天姿"、"德孚"、"羽家齐灵"等近40家服装生产企业先后破土动工,为农场打造"中国服装之都"增添了新生力量。自从新洋农场党委提出倾力打造"中国服装之都"目标之后,农场抓住机遇,借助“羽绒服生产基地”、“美尔姿品牌”两张名片,加快服装企业集聚,提升服装品牌。 相似文献
19.
20.
在使用农药防除病虫害过程中,时常听到一些农民反映受骗上当,购买了“伪劣农药”,钱花了,工赔了,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我县(平乡县)一些农民,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不好或不明显的原因,除了确实存在一些伪劣农药外,更重要的是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出了差错,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