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种植草莓,最易发生的病害是灰白色霉菌的侵害,使草莓果实霉烂,俗称灰霉病。草莓一旦发生灰霉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灰白色霉菌主要损坏果实,但霉菌的侵染实际上开始于花朵。当在果实上发现发生了灰霉病,再用一熏灵熏剂防治,已经造成了果实损失。所以,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预防为主。目前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在草莓开花季节时将1295-22真菌或多菌灵、速克灵等农药喷撒在花朵上,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害侵袭,使其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而病害识别和诊断是作物病害防治的前提。本文针对葡萄病害叶片图像的特点,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研究葡萄病害识别方法,可提高葡萄病害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采集田间自然光照下不同生长阶段的多种病害叶片图像,提取叶片上病斑处的颜色和纹理共28种特征。为筛选出对白粉病、褐斑病、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等6种常见葡萄病害具有最佳识别率的分类器,对决策树、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最近邻和集成分类等5大类22种分类器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发现集成分类器中的Bagged trees分类器对测试集中的6种病害的平均识别率最高,达到86.4%,对上述各种病害识别率分别为93.0%、87.5%、82.7%、87.7%、85.5%、82.1%。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多种葡萄叶部病害类别,为实现葡萄病害的快速自动识别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滕青华 《河北农机》2023,(7):118-120
葡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其具有良好口感的同时也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深受青睐。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与种植管理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早春葡萄种植技术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早春葡萄的种植可对其上市时间进行提前,满足市场中对于葡萄鲜食的食用需求,也可在早上市时提升葡萄销售价格,最终提高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面提升与保障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需要种植人员充分掌握早春葡萄种植与管理要点,并做好褐斑病的防治工作,避免该病害影响葡萄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大规模种植蓝莓时,容易发生病虫害。为了给在蓝莓种植中可能发生的病害找到理论依据和预防方法,调查鉴定蓝莓的主要真菌病害并诊断蓝莓真菌病害主要种类很有必要。本实验主要调查其中蓝莓的病害种类和发病情况,采集标本,进行室内试验。实验共鉴定出蓝莓锈病(Pucciniastrum vaccinii.)、蓝莓枝枯病(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蓝霉叶枯病(Pestalotiopsis vismiae.)、蓝莓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蓝莓灰霉病(Boteytis cinerea.)共五种真菌病害。目前各地以打造生态蓝莓种植基地为目的,蓝莓基地病害防治主要以生物防治手段为主,但是单靠栽培管理及肥水管理的农业防治不能彻底根除病害。鉴于蓝莓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树种,在严格把好检疫关的同时,应借鉴国外多年研究成果,积极开展我国蓝莓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研究,减少病虫害在我国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草莓外观多呈心形,果实色泽艳、营养高、风味浓、结果早、效益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备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素有"果中皇后"的美誉。随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其种植过程中发生病害的问题日益突显,其中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是目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会导致草莓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烟草在我国种植面积大,可用于吸食,含有丰富的蛋白  相似文献   

6.
番茄叶斑病即在番茄叶部产生的病害,包括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这四种病害在我国种植番茄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每一种病害发生时都会造成番茄大幅度减产。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具体试验和田间观察,明确了番茄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可行的番茄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六、七月份是葡萄病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善会造成葡萄产量的大幅下降。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是主要病害,应掌握防治最佳时期,对症下药及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六、七月份是葡萄病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善会造成葡萄产量的大幅下降。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是主要病害,应掌握防治最佳时期,对症下药及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棚茄子灰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灰霉病是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蔬菜栽培中易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寄主广,发生期长,侵染快,易产生抗药性,是蔬菜上较难防治的病害,给蔬菜大棚生产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据调查,灰霉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30%~40%,严重者造成的损失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张元镇  孟翠  王洁 《河北农机》2022,(4):105-107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我们应结合葡萄种植技术,科学地进行实践分析,从而总结出更加高效的葡萄种植方法,有效地为葡萄种植技术发展奠定基础.防治葡萄主要病虫害时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为指导思想,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有效提升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实现葡萄绿色生产,产业...  相似文献   

11.
高苗  李革革 《河北农机》2023,(17):109-11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葡萄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水果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露地栽培葡萄的过程中,病害问题经常出现,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对于农民来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露地葡萄病害开展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其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从病害预防技术、农艺管理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提出了防治措施,加强农艺管理与预防,以期提高露地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连年栽植番茄、黄瓜的日光温室内灰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灰霉病是日光温室栽培番茄作物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可侵染番茄多个部位,造成叶片枯死、茎部腐烂、落花和烂果,严重时造成番茄减产30%-40%。  相似文献   

13.
由于葡萄深加工企业的引进,阜新地区葡萄生产向集中连片发展,葡萄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葡萄疾病的发生时刻威胁葡萄的产量和收益.介绍霜霉病、白腐病、叶片青枯病、白粉病等7种常见病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为科学防治葡萄病害发生、达到稳产增收效果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4.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长期的主要病害,通过对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发生条件及规律的分析,提出综合防治的方法,以提高葡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危害葡萄生产的病害有50余种,虫害约40余种。在无公害葡萄的种植管理中,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葡萄生产多以家庭承包,小规模生产为主,大部分采用单篱架、宽篱架、小棚架结构种植,篱架高度1.8~2.0m,行距1.5~2.5m,并不适合高效果园风送式喷雾机使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我国一家一户葡萄生产,满足植保作业要求,有效减少农药用量的植保机具。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和灰霉病是太原市温室黄瓜种植中的常发病害,每年都在温室内造成大的危害。近年来,这两种病害呈加重发生趋势。2010年,黄瓜霜霉病在太原市温室中发生面积达1.1万hm2,发病棚率40%,发病株率为10%;黄瓜灰霉病发生面积0.17万hm2,发病棚率为10%~35%,病瓜率达到8%左右,给温室黄瓜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葡萄是目前人民群众喜爱的水果之一,由于葡萄对于种植土壤条件适应性较高,加上葡萄自身还具有诸多深加工价值,当前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葡萄耐旱和耐碱性较强,能够山地、丘陵等区域大片种植,所以对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析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葡萄种植质量,获取更大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灰霉病是对草莓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花器和果实,对产量影响很大,受害后一般减产30%以上。由于大棚内有着比外界更适宜的发病条件,受害率远远高于露地栽培。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总结出关于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面的经验,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罗可成  裴忺 《河北农机》2022,(6):148-150
新洲区凤凰镇地处华中,辖区内水资源丰富,山地众多,是葡萄种植的地理优势.虽然种植葡萄可以为当地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葡萄这种植物需要被细心照顾,做好相关的技术工作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科学地进行种植,才能保证其质量与产量,从根本上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当地驻村工作队根据地理特点和当地民情,引进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早疫病和晚疫病是番茄种植中常见的2种主要病害,温室和露地种植均可受害。此类病害流行时间长,对番茄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应及时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