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的变化规律,选择了重庆市3种地貌区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土地综合整治的单项和综合效益。结果显示,3个村域综合效益评价值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其值依次为0.739 1、0.699 4和0.160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值也呈现出天子村>大柱村>大泉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则表现为大柱村>天子村>大泉村。不同村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不一样,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后项目区总体建设效益情况,明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提升潜力指标,以法库县龙家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指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各效益分值及综合分值,并划分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82.10,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表现为“一优三良”。其中,社会效益分值为86.15,评价等级为优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分值分别为80.74、82.12和79.41,评价等级均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均有所提升,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与项目预期建设目标存在差距,其中新增耕地指标、项目区总产值指标及景观丰富度指标有较大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4.
邹清祺 《南方农机》2019,(12):80-81
土地整治手段与综合效益分析是土地整治的方法与目的,文章以吴起县白豹镇白豹川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土地整治方案,探讨治沟造地土地整治方法及工程综合效益,为土地整治工程因地制宜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与方法引导。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全面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成效,论文以江苏省15个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级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NP-FCE法(网络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土地整治成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成效显著,评价结果优秀,与实际情况相符;但仍存在实施进展拖沓,建后管护弱化,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建议从制定农田生态建设长期专项计划和工程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入手,完善土地整治标准化管理体系。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模型可为类似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成效综合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姚春娟 《南方农机》2021,(20):79-81
以子长县瓦窑堡镇、杨家园则镇和马家砭镇清涧河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经济效益、耕地质量四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新增耕地率达23.52%,人均新增耕地面积为0.05亩/人,新增耕地可供养人数为867人,人均纯收入增加70元,项目年产值268.03万元,年净增产值148.9...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大量土地进行整治,针对沿海地区盐碱土改良增产效果进行量化以获取整治效果.以江苏省沿海地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组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统计类比、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模型,得到综合效益评价值,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沿海地区土地整治成效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效较为显著,大部分指标达到计划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各项目单项指标成效评估差距较大,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评价结果为沿海地区在土地整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改进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以重庆市为例的丘陵山区大力开展宜机化土地整治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目前关于丘陵山区宜机化土地整治的相关研究仅着眼于其可行性探讨,鲜少涉及土地整治效益的评价。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级别特征值及建立评价标准分值函数,提出能够适应重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改进层次(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对重庆部分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土地整治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且各项效益具有一定的协同提升作用,但各指标层次仍具有一定差异。在项目区中,重庆璧山区经济效益得分80.36,明显高于永川区75.39和石柱县65.81;而重庆永川区社会效益得分75.25,显著高于璧山区74.21和石柱县66.45;石柱县生态效益75.51的得分最为突出。本文研究为科学衡量宜机化土地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进一步完善宜机化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宜机化土地整治的成功不仅打通了大中型机械进田的"最后一公里",提高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而且对于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分析宜机化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为重庆市后续宜机化土地整治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土地整治是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整治的典型类型有水土流失地整治、盐碱地整治、风沙地整治、沼泽地整治等。土地治理项目的建设涉及建设材料、人员、资金、工具和建设技术等方面方面,要求施工项目部设在施工现场,按照实际情况组织及管理施工工作。施工现场须实行动态管理,按专业分工建立各级各岗位责任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WB公司在LJB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当地村组对土地整治项目的不了解、对整治后土地权属的不明确、对WB公司不信任等问题,从而导致项目进行中该少数村组的消极配合、不配合,甚至是抵触的现象发生。在现象发生后,WB公司针对该项目改进了管理模式,最终LJB土地整治项目顺利完工,不仅成为了示范项目,而且为之后的项目在管理沟通上提供据了重大的指导意义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对于创新改进水利工程运营管理工作,促使水利工程项目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对于实际工作创新进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项目效益分析杨焕兴(广西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公室530001)“八五”期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电力部共同组织开展了全国一百个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工作,广西的恭城、合浦、贺县、容县、岑溪、武...  相似文献   

15.
中江县200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机械节水喷灌工程于2003年4月在该县南渡镇建成,共实施机械节水喷灌面积0.3万亩,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增值和业主开发,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一、投资构成1、构成:财政资金200万元,农户集资30.9万元(投劳折资)。2、投向:固定喷灌164.5万元,移动喷灌66.4万元。二、效益对比分析1、项目区的地形以旱坡地为主,灌溉方式主要采用人工窝灌和人工浇灌,其中人工窝灌占七成以上。机械化节水项目建成后运用机械节水喷灌,其成本明显下降。(1)节水。固定喷灌比人工窝灌节水1.9m3/…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推进,计算机技术与遥感技术等有机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轻便、高效、精确的数字地形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本文结合土地整治项目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优势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优势和不足,无人机遥感技术虽能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和技术支持,但项目实施中仍要对部分区域进行必要的实地核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整理土地、围绕农业产业化整理土地、注重效益第一整理土地、着眼可持续发展整理土地"的原则,以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整合涉农资金,合力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瓶颈"难题,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国内外土地整治概念及内容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时期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和工作需求。通过分析遥感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梳理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发展脉络,归纳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而给出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相关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土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农用地整治、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整治及生态化土地整治等不同土地整治类型和潜力测算与风险评估、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及验收评价等土地整治项目过程等角度,对多年来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在总结技术优势与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攻关难点和发展方向,为土地整治遥感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孔晓琴 《河北农机》2024,(11):166-168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科技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业土地综合整治在清理乱修乱建,保护耕地的同时,还要结合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注重美丽乡村景观的规划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让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符合时代性,留出一定的土地,规划和打造具有传统农耕文化的村庄景观,留住乡愁。乡村农业土地综合整治及转型为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助推作用和基础保障。乡村农业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工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推动乡村全流域农业土地整合整治、有效保证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毛学思 《河北农机》2024,5(5):127-129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土地利用中出现了土地退化、环境污染加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日渐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亟须开展农业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本文以新时期农业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当前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耕地资源严重退化、农田防护林系统遭到破坏、农田水利设施残缺不全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突出问题,探讨了加强农业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等,并提出了坚持规划统筹引领、建设高标准农田体系、强化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一系列推进策略与路径.本文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新时期农业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