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净种灵用于水稻浸种消毒的药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平  阳凌 《种子》1998,(1):70-71
以强氯精和浸种灵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净种灵在水稻浸种消毒上具良好的杀菌防病效果,又能促进种子发芽、出苗,提高发芽、出苗率,促进秧苗生长,培育壮秧,减轻病害,增穗、增粒、增产,是更为理想的浸种消毒药剂,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浙江省金华市种子公司(321000)李玉珍烯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水稻具有壮秧、增蘖、增穗、增产效应。为了解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程度,给烯效唑浸种技术在杂交晚稻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  相似文献   

3.
杂交香稻川香优 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1.1播种期的选择适时早播早栽延长营养生长期,为高产打下基础。川香优2号的播种期安排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作为播种的起始时间。四川东南部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1.2培育多蘖壮秧种子处理播种之前进行晒种、选种、消毒。选择晴暖天气晒种2天,以提高种子吸水能力,增强酶的活性及生活力,保证发芽均匀整齐。浸种催芽浸种时用盐水或清水选种,将种子放入1%的生石灰水澄清液浸种2天(也可用“402”抗菌剂、多菌灵或强氯精,但按各自要求浓度适施),用清水淘洗干净后,继续用清水浸种12~18小时,让种子充分吸够水…  相似文献   

4.
水稻应用烯效唑浸种育秧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采用化学调控技术是培育水稻壮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化学调控物质主要是多效唑与烯效唑,它们用于水稻育秧均具有良好的控长促蘖、增穗增粒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新收获的早籼水稻品种中早35和嘉育938为试材,采用强氯精浸种破除休眠,考察强氯精浓度和浸种时间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达到最佳发芽势时,浸种浓度和浸种时间均表现差异不显著;强氯精浸种6h、400倍稀释浓度和浸种12h、500倍稀释浓度,能破除早籼稻种子休眠,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CK)、5、10、15、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 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万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颈段长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天时,浸种浓度为10 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天,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 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7.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 mg/L(CK)、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株/hm2、225万株/hm2、300万株/hm2、375万株/hm2和450万株/hm2 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000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茎段长度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d时,浸种浓度为10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d,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8.
《种子科技》2013,(2):57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强氯精浸种:10%强氯精晶体500倍液(即10g药兑5kg水)浸种12h,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预防稻瘟病、稻恶苗病等。三环唑浸种:在稻瘟病的常发区,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即50g药兑水37.5kg)浸种12h,  相似文献   

9.
使用多效唑可培育多蘖壮秧,增强抗逆性,多效唑浸种: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0.1g对水1L。按该浓度的溶液1.0-1.5kg浸泡种子1 .0kg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36h。可使父、母本的秧苗变矮,单株分蘖数提高,绿色叶片数增多,叶色深绿,白根数增多,抗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处理对高粱植株抗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提高高粱植物抗逆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种、喷施两种处理及在高粱生长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药剂,测定对高粱体内SOD、POD、CAT、MDA等酶活性的变化,探索烯效唑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浸种还是喷施,SOD、POD和CAT 3种酶的含量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浸种在浓度40 mg/L时效果最佳,喷施在浓度125 mg/L时效果最佳。MDA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减低后升高,浸种处理在浓度40 mg/L时出现最低值,喷施处理在浓度125mg/L时出现最低值。说明烯效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或减缓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稻组合Ⅱ优83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试验,研究了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以塑盘旱育秧最优,编织布育秧秧苗素质较差,但其育秧成本最低。浸种处理的秧苗在秧龄、茎基宽和干物重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旱育秧姆",在培养适龄机插秧壮秧剂更加有利。但在培育超秧龄的大苗机插秧方面,旱育保姆更能控制苗高。在中小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浸种处理+0.75kg壮秧剂拌80kg土的组合技术最优;在长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或编织布旱育秧+短时间浸种+旱育保姆保衣或壮秧剂结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组合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调控技术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屈成  王鑫  杨漫  陈光辉  王悦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113-118
为了探索不同调控处理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H优518’和‘岳优91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进行了用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雾拌种、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晚稻品种‘H优518’和‘岳优9113’在烯效唑浸种处理下苗高、叶龄、成秧率、百株鲜重均相对较大,能显著提高机插质量,全生育期缩短1天,干物质重量最大,产量最高分别为7354.5 kg/hm~2和7236 kg/hm~2。多效唑喷雾拌种的处理产量次之。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处理茎基宽最大,但全生育期延长1天。综合来看,烯效唑浸种处理最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晚稻机插秧秧苗,提高插秧质量,缩短生育期,保证机插秧产量,有利于水稻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13.
吴文革  陈周前  张文明 《种子》2000,23(6):11-14
为探讨壮禾增浸种培育壮秧的生理机制,本文比较了用壮禾增浸种和用清水浸种对水稻种子生理特性、萌发和成苗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秧苗素质上的反映,分析了浸种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壮禾增浸种适宜时间可提高种子活力指数(SVI)6.1%~16.3%,田间播种成苗率提高5.3%,种子脱氢酶活性和淀粉活性显著增强,分别提高12.4%和13.2%,呼吸强度增加9.9%,种子生根出芽所需营养底物的供给得以加强,而且种子生活力的提高有助于秧苗的生长,秧苗根系发达,且抑制顶端优势,促进横向生长,分蘖发生早而快,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合物质积累多,秧苗综合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探讨赤霉素GA3和烯效唑浸种对大豆冠层结构的影响、对大豆株高作用的时效性与作用部位,探究调节剂提高大豆产量相关的形态特征方面的原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研究人员采用GA3和烯效唑浸种处理大豆种子,调查了大豆茎秆、节长、叶柄、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两年结果显示,GA3和烯效唑对大豆  相似文献   

15.
1水稻旱育秧田种苗期病害防治问题 水稻旱育秧田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由镰孢菌、腐霉菌、丝核菌等引起)、青枯病等.水稻旱育秧田育苗常采用药剂浸种、消毒、床土调酸、施肥和苗期喷药等措施防治病害和培育壮秧.  相似文献   

16.
周训文  张卫星 《种子》2008,27(2):75-79
通过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浸种,研究烯效唑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明显控制幼苗高度,使苗高显著降低,同时又能加快出叶速度,增加叶龄,扩大绿叶面积,叶色浓绿,茎基宽扁,表现较好的壮苗长势长相,并且这种控高促壮效应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叶龄的升高而减弱。苗高与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而叶面积和叶龄均与浓度呈极显著二元线性关系,浓度在40~60mg/L范围内,烯效唑浸种对幼苗的调控效应较好,当浓度达到80mg/L时,因株高的显著降低,物质积累量少,调控壮苗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主要是降低秧苗的生长速率而不是抑制生长,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而不是植物生长抑制物质。杂交晚稻效唑浸种的生物学效应是:控制秧苗高度,控长率在17.8%-28.2%,控制基部第一,二,三节间长度,控长率4.5%-54.7%,且各处理苗高,基部节间长度与浸种药液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促进分蘖;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根系干物质积累,根冠比提高0.11-0.46%。其产量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浸种对谷子植株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永清  裴红宾  刘良全  王璐  苗果园 《作物学报》2009,35(11):2127-2132
以晋谷21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及根管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15、30、60和120 mg L-1)浸种处理对谷子地上和地下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对谷子具有明显的控上促下作用,使谷子根系数量、根系活力、根干重、根系总长度及茎粗与分蘖均明显增加,株高明显降低;此外显著降低了前期谷子叶面积,但后期发生逆转,表现出控前促后的效果;还对开花后谷子植株的衰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延长根系活力的缓降期,提高衰老期间根系和旗叶中SOD、POD活性,降低根系与旗叶中MDA含量。烯效唑浸种处理可显著增加谷子的成穗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增加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30 mg L-1烯效唑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程春伟 《种子科技》2002,20(4):228-228
浸种催芽是培育水稻壮秧的头道技术。由于所需的水、温、气条件比较严格 ,实际生产中稍有不慎 ,极易出现闭气闷芽、吃热烧芽、播后乏力回芽等现象。因此 ,浸种催芽时必须根据杂交水稻种子的生理特性采取相应的催芽技术。1 晒种杂交水稻种子因成熟度、含水量和贮藏条件的不同 ,胚的活力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 ,在浸种前选晴朗天气晒种 1~ 2 d,以增强种壳透气性和吸水力 ,促进酶的活性 ,提高种子活力 ,从而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2 清水选种 ,洗净谷粒稻种的秕谷绝大部分是受了菌源侵入后滞育或感染了黑粉病的半饱满谷粒 ,这些谷粒在浸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对杂交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福建省寿宁县种子公司(355500)叶大文水稻种子的催芽是播种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催芽方法是培育壮秧的关键。特别是种子紧缺年份,为不误农时,催好壮芽更为重要。为了探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结果,为生产上选择最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