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晋城市城区西上庄办事处郜匠村养奶牛专业户贺长生,从1997年开始养奶牛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目前,存栏奶牛10头,每年可为市场提供鲜奶20000kg,年可获纯利润25000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奶牛大户。贺长生原是个农机户,从1982年的1台小四轮拖拉机起家,逐渐发展到拥有2台拖拉机、4台(套)配套农机具的农机专业户,年收入达20000余元。1997年,他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当地鲜奶货源紧张,发展奶牛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便产生了建奶牛养殖场的想法。他自筹资金10000余元,利用村里的废弃铁厂,办起了奶牛养殖场,当年获利6000余元。从此,他采…  相似文献   

2.
深化灌区改革 加快灌区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沂市灌区改革的主要做法为: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起“公司 用水者协会 农户”的新型管理体制,转换灌区运行机制,促进灌区良性发展;改革收费办法,强化依法收费,建立完善的收费机制;改革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改革水价,实现灌区自身的良性循环。通过灌区改革,灌溉效益不断提高,如灌溉水费年收入较改革前增加了629.15万元,年工业水费增加了292万元等,并提出了下一步灌区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的农村已经不是一个同质性极高的整体,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按照人均年收入.调查组将我国农村社会分成“三个世界”——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村庄为“第一世界”;人均年收入在3000~5000元的村庄为“第二世界”;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村庄为“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国网湖北老河口市供电公司在扶贫工作中以扶贫、扶智、扶产业的"输血+造血"方式,对贫困户因人制宜进行逐层递进式帮扶,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养殖业。经过老河口市委、市政府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老河口市供电公司包保的贫困户相继发展了生猪、肉牛、山羊养殖等项目,养殖总值达38万余元,户均年收入达到6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良性循环模式的分析 1.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适度集中耕地,增加投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农业。具体形式有:家庭农场式、集体农场式、和粮食生产专业户,以及农工一体化等形式。以上各种形式,都不能离开农业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农业机械杂志社社长、卓众出版总经理刘泽林因其在科技报刊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荣誉称号。刘泽林从事科技报刊出版工作近30年,在他的带领下,卓众出版不断改革创新,从年收入不足100万元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发展壮大为年收入超过1亿元,主办、出版  相似文献   

7.
<正>泽普县塞力乡英巴格农机经营服务者协会于2003年5月建立。现有13名会员,16台拖拉机,28架配套农具,总资产65.5万元。主要从事棉花、粮食生产的耕、整地、铺膜播种、化调、中耕等农机作业服务。2003年收入19.8万元;2004年收入305950元,支出137675元,利润168275元。二年来,协会成员互相团结,遵守协会章程,在作业质量上,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作业,统一收费,收费标准低于县物价部门过去核定的标准,如:耕地作业由物价部门核定的每  相似文献   

8.
近日,焉耆县包尔海乡奶牛养殖专业户高泉元,通过县农机部门,利用2003年自治区新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自筹资金近百万元,中央、地方配套财政补贴资金45万元,购进自走式多用途青黄贮饲料收获机3台。投入生产后,将缓解焉耆县青黄贮玉米机械收获加工问题。养殖专业户高泉元筹资百万购买青贮收获机@金若成$焉耆县农机局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3日,冬日的暖阳普照着大地,宽敞的车库内,张金强正手拿铁锤维修农具,叮咚的碰击声,奏出一首幸福的乐曲。"现在,我的年收入逾40万元。"谈起今昔变化,他感慨万千。张金强是莱州市文峰路街道马神庙张家村村民。10年前,他只有初始资金13万元,家中也只有一台小型拖拉机机和几台配套农机具,年收入不过2万元。现如今,他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先后购置了大功率拖拉机、小麦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益阳县兰漆镇金塘村党支部书记陈绍贤,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家庭经济发展很快,全家四口人,1982年收入6100元,1983年收入12650元,去年收入更多。陈绍贤致富的主要经验是,综合利用沼气,发展商品生产。他利用农副产品(豆腐渣、酒糟、米糠等)加工成混合饲料,配合绿肥、蔬菜、水生植物大量养猪,猪粪入沼气池发酵产气,沼肥养鱼,形成了一个生物质“三过腹”的科学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华西之路     
被誉为中国“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华西村2004年销售收入达260亿元,成为中国首个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村庄。1500名原华西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翻了一番,达8万元。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     
日本:农民比城里人富也许有人不信,日本全国农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明显高于城市工薪者的平均年收入。日本农林水产省发表的数据显示,2000年,日本以农为主的兼业农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88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15万元),而东京都内城市居民家庭的平均收入为76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34万元)。尽管日本农民的劳动强度相对工薪者要高一些,但他们在住房、车辆、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城里的中低收入者。日本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缘何要高于城市一般家庭?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对农民众多的保护和扶…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是近年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引人关注的一个新的发展学科,它集成了物理、机械、电子和农艺等相关学科知识,相对于化学农业,具有节约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特点,既实现农业科技升级,又保护农业生产环境,达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已成为我国农业工程领域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层面。一、物理农业技术应用模式简介1.设施种植业应用模式简介现代物理农业是  相似文献   

14.
罗源县是个农业县。全县 2 5 .3万人口中有 2 2 .3万人是农业人口 ,分布在十一个乡镇 1 86个行政村。近几年由于石板材加工业的发展 ,农民逐步走上以工补农、用农业机械劳动致富的小康之路。据初步调查 ,全县农机专业户年收入在 3万元以上的有 1 0 0 0户左右 ,最高的年收入达 6~ 7万元以上。农机专业户主要经营以下几个项目 :1、购买变型拖拉机跑运输。每台拖拉机售价 1 .8万元左右 ,扣除下雨路滑不能上路 ,每月 2 0天运输石料、建筑材料、生活资料等 ,收入可达 2 5 0 0~ 3 0 0 0元 ,一台拖拉机一年收入就能达到 3万元以上。有了积蓄的专…  相似文献   

15.
农机之家     
万静 《四川农机》2004,(3):30-30
在四川省江油市二郎庙镇高坝村三组。有一户拥有各型农机具10多种、固定资产价值近20万元、年收入近8万余元的农机人家。这户人家就是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张全体一家。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23日,湖北省竹溪县桃源乡农民彭友述投资180万元兴办的纸场沟电站,工程完成了一大半,秋季可发电。至此,该县已建和在建的梯级水电站已达68座,总装机28万多kW,基本形成了“电代薪柴保林、森林库水丰盈、增水发电外送、水电强县富民”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圈,加快了贫困山区增收奔小康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辰溪县黄溪口镇塘叮村村民翟家长,初中毕业后,先后任过镇办牛场和生产队的会计,现年41岁,15年来先后购进4台农用机械,现年收入达5万余元,步入了小康生活。80年代初,瞿家长从邻近几个村和本村春耕大忙的时候看到,许多村民耕田缺牛现象较多,个别村民甚至还在用锄头挖田。因此,他在1982年就自筹资金购进1台耕整机,2台抽水机。同时,他还刻苦学习农机维修技术。之后,他又购进1台耕整机,每年给本镇塘叶、双溪、大湾、老街及邻乡后塘瑶族乡。罗子山瑶族乡抗旱耕田2000多亩,年收入达5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致富专业户。瞿家长个…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那平管区长们村过去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近a来,该村大力发展花星鱼养殖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5户,1998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9户,超过5万元的有3户。长垌树村主任李裕华、民办教师李寿春,从1995年起养花星鱼,连年获得5万元以上的好效益。他们致富后不忘众乡亲,毫无保留地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带动全村户户养殖花星鱼,并实行孵养结合,统一进行科学的管理,1998年全村养鱼总收入达50万元,人均收入6250元。养花星鱼 走致富路@黄景隆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技术人员刘德君为专业户办沼气作出贡献 1986年8月,重庆市沼办科技人员刘德君得知重庆市九龙坡区八桥乡新华村七组奶牛专业户王荣武家,因奶牛粪便泛滥成灾,严重污染环境卫生、危害良田的消息后,便深入实地考察,积极动员王荣武兴办沼气,治理污染、变废为宝,回收能源。于是,王荣武投资400余元,自费建池。刘德君的工作得到重庆市沼办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经过短短40天时间,他便为该奶牛专业户设计、建成了总容积为2  相似文献   

20.
45岁的山东莱阳市穴坊镇谭家村妇女左平,近年来靠养鹦鹉致富,年收入8万元,成为闻名胶东的“鹦鹉”女状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