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道网合理密度公式中模数α修正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林区道路网设计中马秋思原理推导的计算公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该公式中假定在理想条件得出模数与实际生产有很大差距。为此在考虑林道交叉角度系数;林道未伸入伐区尽头;林道偏正布设;林道弯曲;装车场设置位置等8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论单面集材对林道网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林道网密度理论,通过对单面集材与双面集材的比较,得出:(1)以双面集材算得的最佳林道网密度,而实际上是单面集材时,使伐区可变成本增加6.1%;(2)在相同条件下单面集材与双面集材的最佳林道网密度,林道间距及平均集材蹁的比值。  相似文献   

3.
在脱盐碱土上监测了麦-玉米轮作制中不同施肥处理施肥8年后土壤盐渍化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后,各处理含盐量略有增加,其中增施有机肥的处理略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但各处理均未超过1g/kg;盐渍类型以Ca·Mg-HCO3和Ca·Na-HCO3·SO4型为主,变化不大;SAR略有减少且均小于1;pH值普遍下降,耕层pH值小于8.5,因此按现有的施肥量及配比进行施肥,不会发生次生盐碱化.  相似文献   

4.
选用3~4胎,产仔数8~13头的8头健康内蒙黑猪母猪,对其分娩后5d内初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Ca、Mg、Cu、Fe、IgG的含量以及pH值均在产后24h内变化极显著(P<0.01),3d后趋于平稳,到第5d接近常乳(P>0.05)。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适凝乳温度为95℃;75℃以下,30min以内酶凝乳活性稳定,85℃处理30min活性完全丧失;pH为5~8时凝乳活性随乳的pH值的降低而增强;酶在pH3.2~7.7之间处理20h凝乳活性稳定;Ca2+具有明显的促凝乳作用;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符合米氏规律  相似文献   

6.
油松生长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12~16年生的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林生长过程中树高年——年秩次相关、表型和遗传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早晚期高生长有一定紧密关系,进行早期预测和选择是可行的。用家系5~8年生和单株3~6年生树高可以预测12~16a的高生长。从选择效率考虑家系最宜选择年龄在10~12a,单株最宜选择年龄在12年生后;最宜选择年龄时的家系早期选择效率是40~50a时的1.96~1.98倍,单株的选择效率低于家系;最宜选择年龄随主伐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育苗方式和是否能有效控制试验环境,对早期评价的可靠性和精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110树种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测色色差计对中国110种商品材树种的木材表面材色参数进行测量;讨论了这些参数的色空间分布特征,其结果(除去一个黑颜色树种乌木)为:明度指数分布范围较宽(L^*为30~90;V为2~8),色品指数和色调值参数分布范围较窄(a^*为-2~20;b^*为0~30;H为2.5R~5Y,大部分分布在YR色调系内),饱和度分布范围不宽(C^*为4~6,C为0.8~6.4)。其中针叶树材分布范围较窄,且多分  相似文献   

8.
经过9a的比较试验,从371个毛的杨无性系中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对5个无性系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选无性系7a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比对照分别提高25%~37%,108.7%~141.3%,432%~578%,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19.8%~507.2%,20.8%~67.0%,219.8%~537.6%  相似文献   

9.
在小兴安岭林区的带岭林业局对轮式集材拖拉机和履带式集材拖拉机通过林地次数进行了实验,以研究其对林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次数在1~7次时,土壤下陷量、土壤容重、土壤饱和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等各项物理特性指标变化较快;在8~15次时变化较平缓;在16次后,变化不显著,从集材车辆对林地作用程度看,履带式车辆对林地作用程度比轮式车辆作用程度小,建议在相同作业条件下,优先选择履带式作业设备。  相似文献   

10.
角蛋白酶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的羽毛粉发酵液离心后上清液经80%浓度乙醇沉淀离心提取的角蛋白酶,酶比活力124.8u/mgprotein,纯化倍数3.6,酶活力回收率58.8%.酶解羽毛粉的最适pH值9.0,在pH6~9范围处理30min酶活性稳定;最适温度50℃,在70℃以内处理30min活性稳定.酶能被巯基乙醇激活,被MgSO4,CaCl2,HgCl2抑制。  相似文献   

11.
硼钙营养对柠檬幼苗光合生理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五水平回归最优设计、砂培,两种pH环境(pH15.6~5.8,pH27.6~7.8),研究了B,Ca不同浓度对柠檬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及根系活力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B,Ca缺乏或过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最大时的叶Ca/B分别为pH1下491,pH2下293;光合强度最大时的叶Ca/B分别为pH1下525,pH2下285。B,Ca浓度适量下降提高了根系活力,而B,Ca浓度过量抑制了其活力,碱性环境的根系活力明显低于酸性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现状估算值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我国近年稻田种植面积进行模拟并预测1990年-2020年我国稻田面积的变化,根据我国稻田甲烷排放控制措施的可能推广情况,分高、中、低三个方案用IPCC推荐的计算方法对各年度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稻田种植面积为38850×10 ̄3ha,高方案稻田甲烷排放量为17.33Tg/a(中值),比1990年增长20.34%;中方案为15.00Tg/a,比1990年增长4.17%;低方案为13.61Tg/a,比1990年减少5.8%。  相似文献   

13.
1992~1993年对桑盾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雌介壳在5a~8a生桃树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盾蚧雌介壳在桃树不同方位枝条上所占树表皮面积和枝条受害程度均表现为南边>东边>西边>北边,且雌介壳多集中于主枝上;主枝上空介壳多于小枝;在桃园中雌介壳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4.
老江河的水质理化特性及其渔业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老江河的周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平均18.8℃(9.1~31.1℃);透明度平均231cm(63~525cm);pH平均7.69(7.12~8.20);溶解氧平均9.24mg/L(7.96~11.52mg/L);化学耗氧量平均4.56mg/L(3.37~5.79mg/L);碱度平均2.29mmol/l(2.05~2.64mmol/l);硬度(CaCO3)平均127.4mg/L(110.8~143.4mg/L),属软水。主要离子含量及排列顺序与长江水相近,属O·A阿列金分类法CCaⅢ型。主要营养元素中,无机N含量为0.489mg/L,其中NO-13—N0.24mg/L,NH+4—N0.225mg/L,NO-12—N0.024mg/L;PO-34—P0.008mg/L。N∶P平均为61∶1,P更缺乏。老江河的水质状况表明它是适宜鱼类生长发育的良好渔业水体,营养类型介于贫-中营养型之间,适合于在此建立中国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15.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桂中丘陵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生物量为32.0t/hm^2,中龄林为10.80t/hm^2,近熟林为186.6t/hm^2,成熟林为197.4t/hm^2;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4.00t/hm62;a,7.71t/hm^2.a,8.12t/hm^2.a入5.80t/hm62.a。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不同棉铃虫品系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两者对敏感品系的LD50值相差8.7倍,而对一系列抗性品系两者LD50值相差24.3~172.1倍;不同棉铃虫品系对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为81.8~2142.8倍,对顺式氰戊菊酯的抗性为23.8~164.6倍。用室内选育的山东阳谷S6抗性品系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增效醚对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119.3和4.3,说明棉铃虫对两者的氧化代谢抗性机制差异很大。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棉铃虫的毒力以及棉铃虫对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并不是简单的4倍关系,氰戊菊酯中大量无效异构体的存在可能有利于氧化代谢抗性机制的演化。  相似文献   

17.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最优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以径阶株数作为状态变量,通过模拟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动态变化,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对林分密度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研究实例的林分,当主伐年龄40a,疏伐起始年龄18a,疏伐间隔期4~5a,疏伐次数2~3次,按株数疏伐率分别为31.9%,6.9%和13.8%时,采用下层疏伐时总材积收获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垦区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垦区石灰性土壤中磷石灰(Ca10-P)占无机磷总量的80%-90%;耕层中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占无机磷总量的8.0%,底层占3.0%;耕层中铝结合态磷(Al-P)和铁结合态磷(Fe-P)占5.5%,底层占2.6%,耕层中无机磷含量高于底层。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二钙(Ca2-P)和铝结合态磷(Al-P)是有效磷源,磷酸八钙(Ca8-P)和铁结合态磷(Fe-P)是缓效磷源,闭蓄态磷(O-P)及磷灰石(Ca10-P)是潜在磷源。  相似文献   

19.
木瓜蛋白酶凝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适凝乳温度为95℃;75℃以下,30min以内酶凝乳活性稳定,85℃处理30min活性完全丧失;pH为5 ̄8时凝乳活性随乳的pH值的降低而增强;酶在pH3.2 ̄7.7之间处理20h凝乳活性稳定;Ca^2+具有明显的促凝乳作用;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符合米氏规律。  相似文献   

20.
杨粮间作条件下的作物产量与生物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3a对杨粮间作的农作物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初步确定农作物与幼林(2~4a生)间作,随着幼林的生长其产量是递增的,幅度为5.0%~8.0%,同时,间作地产量也比对照提高5.0%以上;与成林(8~10a生)间作时,随着林木生长其产量是逐年下降的,同时在行距7~30m范围内,农作物产量随行距减少而下降。当行距为30m时,与对照相比,其小麦产量保证75%以上,玉米或花生65%以上。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幼林间作采取小株距(3~4m)大行距(10~15m)的间作方式并且当杨树成林时,行距不应小于3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