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980年7月胡士彪从保定农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唐县林业局工作。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唐县林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爱林业,矢志不渝 为了林业的发展,他踏遍了唐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高山、平谷无不留下他辛勤的身影,全县345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地图”,唐县林业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省方城县袁店回族乡汉山村,背依美丽的罗汉山。1987年,汉山村一个27岁的年轻人走进了这座大山。27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罗汉山的沟沟岔岔,种林护林。他的痴情染绿了罗汉山,带动了汉山村群众种植林果致富。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意志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华彩篇章。他,就是马桂甫。爱山护山,倾情林业圆绿色梦20世纪80年代初期,汉山村林场管理一盘散沙。1987年,林场决定  相似文献   

3.
他,一个山里干部,朴实无华,憨厚本份,虽算不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但浑身充满了开拓的虎虎生气,带领群众追求绿色永不停步。他,一个共产党员,一心为公,胸襟宽广,无私奉献,十年如一日地竭力为绿染用县山河四处奔波,足迹遍及全县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他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闯出了一条具有困县特色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的新路子。1989年以来,用县以及他个人多次被评为全省林业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1993年,他又荣获全国绿化奖章。他是谁呢?他04曹忙小,现任用县林业局长。试身手造就一座青山早在50年代初,曹忙小的父亲就曾…  相似文献   

4.
与白银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高级工程师郭秉堂一起长谈,就如同读一部新书,让人对许多事情有更深的理解。笔者深深地被这位痴心病虫害防治的专家所感染,由衷地敬佩这位从贫瘠的山沟里走出来的汉子。勇做吃螃蟹的人1983年郭秉堂从林业院校毕业后,分配到会宁县林业系统工作。他从最艰苦的林业调查设计、林业技术推广、林木病虫害防治干起,一干就是8年,跑遍了会宁的沟沟岔岔、山山水水。1990年,郭秉堂被调到白银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工作后,面对全市森林病虫害底子不清的状况,一种职业责任感使他坐立不安。1991年至19…  相似文献   

5.
路网密度理论的研讨工作,在我国林业科技界已开展多年,并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但其成果在林业生产建设领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森工企业的设计人员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确定岔线的长度:随沟系的自然坡度延伸岔线,有的伐区由于受沟系纵坡的限制,岔线延伸过短,...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敖汉旗林业局局长马海超,在林业战线上奋斗了大半辈子。他跑遍了敖汉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潜心研究林业知识,大胆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爱“琢磨”的人嗒嗒嗒……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东方红”链轨式拖拉机牵着JKL——50型开沟犁,眨眼间开出了一条1米多宽、半米多深  相似文献   

7.
推出新举措再上新台阶杜怀国武川县在近几年林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又在深化林业改革上下功夫,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上做文章。县林业主管部门结合本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提出了1995年林业生产总体思路:河湾沟岔插苗条...  相似文献   

8.
绿色之恋     
在四面荒山环抱的阿鲁科尔沁旗常家沟村,每当人们吃到香甜的桃子和枣时,就会想起栽树人——林业退休干部冯俊.1955年毕业于扎兰屯林业学校的冯俊,带着一股为绿化祖国献身的激情,投身到了林业建设事业,30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所热爱的事业上,为绿化祖国默默地奉献着.1988年,冯俊从得耳布尔林业局退休,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阿鲁科尔沁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8月,我从乡镇调到县林业和生态经济局,主要从事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和造林工程建设管理。先后参与了县城悦龙山绿化、茹河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和全县大造林绿化工作,踏遍了彭阳的梁梁茆茆,沟沟岔岔,亲自参与和亲眼见证了彭阳的林业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看到山越来越绿了,水越来越清了,空气越来越清新了,做为一名林业人,倍感荣幸和自豪。  相似文献   

10.
——展 示人生风采熊清泉同志长期担任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他亲自指挥了“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湖南”的大行动。正是这种渊源,最近,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他。清泉同志已经72岁了,但头脑清晰,思维续密,言谈中充满睿智,微笑中饱含仁厚。采访进行了1个多小时,他的谈话始终没有离开林业主题。他回忆湖南林业的发展历程,阐述林业的重要性,畅谈怎样实现林科教三结合…。湖南是南方重点林区。熊清泉在这里土生土长,熟悉和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对父老乡亲有看浓烈的感情,对深湘热土有着理性的…  相似文献   

11.
历史必将为盛世兴林的今日留下浓彩重抹的一笔。1999年以来.绿色以它浩荡的气势迎面扑来.染绿了山山峁峁、沟沟岔岔.滋润着人们的心扉。6年来,为了让三秦大地在我们手中再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历史辉煌.全省人民在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批示精神的巨大鼓舞下.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全省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的周末,广西大学越南留学生小阮骑车到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仰躺在故国树种灰木莲林子里。他说,自己仿佛回到了家乡。100多亩灰木莲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越友谊林"。上个世纪60年代,越南主席胡志明赠送周恩来总理一批灰木莲种子。1964年,灰木莲栽植在南宁市邕武路小高峰段两侧。2002年,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  相似文献   

13.
<正>东岔村是吉林省集安市林地最多的村。全村1370人,林业用地近7万亩。在这个以林为主的山区村,林改本是减轻农民负担、还权还利于民的大好事,但东岔村的林  相似文献   

14.
有人赞美松树壮美的风姿,有人赞美白杨俏丽的神态,有人赞美垂柳婀娜的娇影,而我却要赞美故乡的沙棘林。在故乡的山山凹凹中,沟沟岔岔里,坡坡梁梁上,一株株、一丛丛、一片片,到处都有沙棘的影子。就是在那嵌满石子的崖头上、也有它傲然挺立的身姿。沙棘林是故乡的宝林。它不仅有很高的药  相似文献   

15.
驻内蒙古林西县富林沟林区的沈阳军区某部一二○炮连,十七年来自觉遵守和执行林业政策,坚持爱林、护林、造林,被誉为是一支“编外森警中队”。这个连队从1976年进驻富林沟林区后,根据国家的林业法规,制定了本连队保护林区、建设林区的具体措施。新兵入伍,首先进行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王战教授,今年七十二岁,他怀着酷爱故乡之情,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回到阔别五十多年的东沟、岫岩、宽甸等县对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水系十个公社、十九个大队进行了认真地、详细地为对半个多月的实地考察。看到了家乡山山水水的变化,深有感触,每到一地,总是向家乡的群众、领导汇报调查  相似文献   

17.
绿色的事业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我赞美创造绿色的人.赤峰郊区大六份乡乌兰硕村农民岳凤元,就是一个绿色的开拓者.他年轻的时候就迷上了植树,奋斗了几十年,如今已年过花甲,仍然迷恋着绿色的事业。1952年,岳凤元从部队转业回乡务农.他年年抽空栽树,到1964年,在沟湾和房前屋后栽树一千多棵.这个祖祖辈辈在穷山沟苦熬的农民,从自己植树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个道理,乌兰硕村穷就穷在光山秃岭干河川上。若把山山岭岭,沟沟岔岔都修上坝,栽上树,洪水下不了山,乌兰硕就有富裕的希望.他白天到队里去劳动,早晚和雨天到山上治山治沟,植树造林.两年,他治理了两条大沟,一个湾子,植树一千八百多棵。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刚毕业不久的王静娃同志,由于工作扎实,勤奋好学,领导安排参加了在静宁县灵芝乡杨岔村开展的“以林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试验课题,在他和其他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此项试验顺利进行,分别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平凉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静宁县仅有4个国有苗圃,由于经营不善,生产经营几乎陷入瘫痪状态,苗圃全体职工的吃饭都成了问题,“苗圃主任”这个职务使人望而却步。在这个重要关头年仅23岁的王静娃勇敢地担起了重任,也深感肩上这副担子的份量。为了弄清苗圃亏损的原因,他来回奔波…  相似文献   

19.
两条腿跑出个“本科大学生” 伍时德的家乡广西岑溪县水汶乡是山之山的心脏,千沟万溪,地无三尺平,上小学须经过7座山和13条溪流。6年小学他足足跑了57600里路。1957年考取了岑溪中学,他又是靠两条腿一个星期来回两趟小跑式地走完这段路程,直至1963年以优异成绩跨入广西农学院林学系深造。他说:“我这个大学是靠爹妈送给的两条腿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穆娟 《陕西林业》2004,(3):38-38
山涧里那股细细的清泉依然汩汩而出.那是你昨天还驻足的地方.手捧一掏清泉冲洗满脸的汗水.润润干渴的喉咙,望着眼前渐绿起来的峪岭山乡,脸上洋溢着你——一个林业工作者满足的喜悦、是啊,这里的沟沟岔岔.你最熟悉.为了给它们披上绿装,为了心中那绿色的梦想.你和同志们一起,弃假日、冒酷暑、顶风雨、晨踏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