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情感设计"是营造居住区人性化景观空间的重要手段,情感与景观空间之间存在互为影响、互为反馈的动态作用关系。通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总结出自然、归属感、活力、怀旧是万科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核心情感取向:自然环境与人融合、用标识景观创造归属感、用交往活动空间促进住区活力、保护再创场所精神烘托怀旧感是其居住区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朱晓萍 《现代园艺》2023,(5):148-150
基于当今社会老龄化日趋加重的背景,以乡村户外活动空间为载体,梳理分析乡村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关注场地中景观环境情感需求设计滞后的事实,提出了户外活动空间情感化设计的价值,总结出乡村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情感需求在空间中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为乡村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提供方案和思路。研究阐述老年人情感需求体验重要性的同时,挖掘并激活乡村户外活动空间蕴藏的潜在动力,赋予乡村户外活动空间生活空间能量。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城市小微空间品质,从使用者需求出发,以具有代表性的张家口市小微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PSPL调研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使用者对于小微空间各类建设要素的需求度,确定20项小微空间情感化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为景观环境因素、空间建设因素、服务设施因素、社会文化因素4种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构建小微空间情感化设计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结合张家口小微空间建设现状及需求,提出具有一定科学性及合理性的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张家口市小微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墨卓 《现代园艺》2022,(12):71-73
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带给人们很多的便利,但是,城市居民也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城市园林和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当前解决城市发展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方法,城市公园建设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却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仍然停留在功能性需求方面,而对于人们的心理需求并不关注,没有体现公园所需要具备的人性化情感内涵。因此,城市公园植物造景中融入情感化设计成为未来城市公园植物造景设计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情感化设计在城市公园植物造景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公园植物造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共景观设计作为当下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蕴,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调节居民的身心健康。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追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因此,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人们对公共景观的情感诉求都在促使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与情感化设计进一步融合,以情感化设计为出发点,探索在当今城市文化视域下公共景观的情感化设计,进一步了解大众对城市公共景观的需求,以充实其内涵,提升其质量,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在体验经济开始占领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下,人们对景观场所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衔接建筑、提供休憩空间、改善城市小气候,还需要满足景观使用者的精神需求,于是体验式景观开始走进公众视野。体验式景观的核心在于人与景观场所之间产生肢体或心理上的互动,从而创造难以忘怀的经历,而本研究将“叙事”这一隶属于的文学概念引入到当代体验式景观设计之中,合理运用叙事性设计手法,创建体验式景观场所,以期在纷繁的设计实践中,找到一些建立场所意义和情感体验的方法,为体验性景观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韩雅慧  袁源 《现代园艺》2022,(22):104-105+108
我国对运动公园的研究目前停留于美学层次,缺乏对使用者心理层面的关注,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运动氛围。从反思层面,针对运动公园选址、景观设计、功能分区提出人性化、情感化提升方案,使运动者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能传承体育和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结合金东区郑店历史文化村落案例,分析村落景观空间的人文感知、体验营造,从村落片区、空间序列、空间节点3个层面,提出了对应的营造策略。通过对人文空间的营造与序列的串联,将村落空间场所的人文感知体验回归到人与空间的情感表达与交流层面,使乡村景观能更好地留住传统、留住文化、留住乡愁。  相似文献   

9.
示范区景观是居住区的形象展示空间。以上海东原郦湾示范区景观空间营造为例,从规划布局与设计主题入手,提出整体协调原则、情感体验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3大设计原则。结合场地存在的问题,探讨景观设计方案整个空间的营造,最后总结该工程出现的若干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居住区示范区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菖蒲河公园作为故宫周边的精品公园之一,以其优美的滨水环境和安静的空间为游客以及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一处绝佳的游憩地。本文通过对菖蒲河公园不同区块植物景观配置手法的分析,提出了在沿袭历史文脉的基础,通过植物景观不同层次的搭配创造空间与景观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