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四倍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同源四倍体品种天星、烟嘎1号和对应的二倍体品种富士、烟嘎1号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四倍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 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其中Fm、Fv/Fm...  相似文献   

2.
以苹香梨、南果梨、寒红梨和寒酥梨4个品种及1个野生类型山梨为试材,依据秋季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秋季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不同梨品种光合系统造成的伤害差异较大;初始荧光参数(Fo)品种因素上差异不显著(P>0.05),时间因素上差异极显著(P<0.01),可变荧光参数(Fv)、最大荧光转化效率(Fv/Fm)和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品种因素和时间因素上均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山梨初始荧光系数Fo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其它4个品种变化不明显;Fv、Fv/Fm和Fv/ Fo总体表现呈下降趋势,苹香梨、寒红梨、寒酥梨和山梨表现连续下降,南果梨中期升高,而后下降;山梨Fo、Fv、Fv/Fm 和Fv/ Fo各项指标变化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五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苹果品种"宮崎短枝富士"、"俄矮二号"、"哈蒂"、"天汪一号"和"首红"为试材,在田间测定了其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了不同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为优良品种的选择和高效优质的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天气晴朗时,5个苹果品种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是不对称双峰曲线,11:00左右出现峰值,在15:00左右出现次峰;日变化Pn以"天汪一号"最高,高低顺序为"天汪一号""宮崎短枝富士""俄矮二号""首红""哈蒂",所有苹果品种都有"午休"现象,其中"俄矮二号"的"午休"现象最为明显;所测苹果品种的初始荧光(Fo)、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最大荧光(F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现象。其中Fv/Fm、Fv/Fo和Fm的变化趋势相似,整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又上升,14:00降到最低值,傍晚时略有回升,但仍然低于早晨;Fo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PI日变化均表现为‘下降-升高-下降’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下银杏离体枝条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高温胁迫对银杏叶片光合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中离体银杏枝条被置于不同温度(25、30、35、40和45℃)下处理,随即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监测.结果显示,40℃以上高温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下降;最大荧光(F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而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显著上升.银杏离体枝条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推测高温可能伤害了光合机构,从而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光合电子传递都有显著的影响.银杏离体枝条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高温的敏感性,可能有助于快速筛选和培育耐高温的银杏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树龄20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分析了3m×5m、4m×5m、5m×6m3个不同栽植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的变化,利用调制式OS-30P荧光仪测定了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最大PSⅡ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库尔勒香梨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旨在选出当地最适宜的栽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影响很大,3个处理间除Gs和Fo差异不显著外,Pn、Tr、Ci、Fm、Fv/Fm、Fv/Fo值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n的日均值以4m×5m最大,5m×6m次之,3m×5m最小,Fv/Fm的日均值表现为4m×5m高于5m×6m,而低于3m×5m。试验表明,20年生库尔勒香梨3个栽植密度以4m×5m光合效率最强,5m×6m其次,3m×5m最弱。  相似文献   

6.
对弱光处理下4个弱光耐受性不同的番茄品系苗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弱光处理使4个品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其中除品系1、2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降低,品系3、4的Fo、Fm增加外,4个品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均比对照升高,即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潜能增强。但弱光却降低了4个品系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这可能是弱光降低光合作用的一个原因,其中品系1、2的降低幅度较小。各品系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受弱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农大6号”和“农大7号”欧李为试材,采用温室有机栽培的方法,设置4个栽植密度(0.5m×0.5m、0.5m×1.0m、0.5m×1.5m、1.0m×1.0m),对欧李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冠幅)、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绿素含量(SPAD)及荧光指标(Fo、Fm、Fv/Fm、Fv/Fo、qN、qP、ETR)进行了测定,以探究栽植密度对温室有机欧李生长及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其高效生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欧李的生长及光能利用均有显著影响,且因品种而异。“农大6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栽植密度为0.5m×0.5m时,其地径、冠幅、LA、SLA均最小,荧光参数Fv/Fm、Fv/Fo最小,qN值最大;当密度减小至0.5m×1.5m时,“农大6号”的株高、地径、冠幅均最大,LA、SLA、SPAD值最高,且地径、冠幅显著高于其它密度(P<0.05),荧光参数Fv/Fm、Fv/Fo值最大,qN值最小;密度减小至1.0m×1.0m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大7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0.5m×0.5 m密度下地径、冠幅、LA、SLA、SPAD值最低,ETR、qP、qN值均较大;1.0m×1.0m密度下地径、冠幅、LA值均最大,SPAD值最高,荧光参数Fv/Fm、Fv/Fo、ETR值最大,qN值最小。温室有机栽培模式下,“农大6号”和“农大7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分别为0.5m×1.5m、1.0m×1.0m。在欧李的温室生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及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在其果实膨大期(6月18日)、转色期前(7月2日)、转色期(7月12日)对叶片进行清水和不同pH(5.5、6.0、6.5、7.0)的ALA喷施处理,研究不同pH的ALA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的ALA处理均会不同程度地提高光合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荧光参数包括最大荧光(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最小荧光(Fo),其中以pH 5.5的ALA处理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7个不同基因型花椰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对不同熟性和相同熟性花椰菜生长指标、冻害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相同熟性花椰菜冻害前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花椰菜生长、耐寒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冻害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初始荧光(Fo)仅在不同熟性的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花球质量、植株营养体质量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在不同熟性和相同熟性的品种间均具有显著差异。相同熟性品种间在冻害前后Fv/Fm值均有显著差异。对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指标、冻害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相关分析表明,直接反映花椰菜耐寒性的冻害指数与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均显著负相关;间接反映花椰菜耐寒性的生长指标花球质量和营养体质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显著正相关,而生长指标与SPAD值仅在不同熟性花椰菜间显著正相关。光化学转化效率与花椰菜的耐寒性紧密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可能为不同基因型间花椰菜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外源水杨酸对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外源水杨酸诱导后鸭梨茎尖组培苗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S继代培养基上添加0.02、0.2、2.0 mmol/L水杨酸培养后,叶片叶绿素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升高;提高了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明水杨酸对梨叶片光合机构的稳定及周转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以0.2mmol/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