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家蚕(Bombyx mori)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制备杂交瘤细胞,分泌对N.bombycis孢子表面抗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酶联吸附免疫分析(ELISA)以筛选杂交瘤细胞,经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后,用包括N.bombycis等6种微孢子虫及正常蚕体组织匀浆作抗原筛选出1株分泌仅对N.bombycis孢子有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LC_2)。小鼠腹水滴度为1:640O,用ELISA最少检出100O个孢子的样本。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技术检测柞蚕微孢子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斑迹抽提法提取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基因组DNA,基因组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中有大小约15kb的清晰、完整条带。选用已报道的微粒子属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P1/P2和N1/N22对引物,对柞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2对引物分别扩增出1条大小不同的特异谱条带,其中用引物N1/N2扩增可检测出0.47ng的DNA模板。应用同样的PCR引物、体系和反应条件,可有效扩增出受感染柞蚕幼虫、成虫中的微孢子虫基因组DNA条带。该项检测技术有望应用于柞蚕微粒子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柞蚕微孢子虫对柞蚕组织细胞的侵染及组织病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接种剂量和饲养温度处理柞蚕幼虫 ,其组织 Giemsa染色。观察结果表明 :接种量2 .4× 1 0 5,2 5℃侵染顺序为中肠——丝腺——肌肉——血液——脂肪——神经——马氏管 ;接种量 3.6×1 0 4,1 8~ 2 2℃侵染顺序为中肠——血液——丝腺——脂肪——肌肉 ;温度因子对孢子侵染和发育的影响要大些 ,发病程度与侵染龄期有关 ,且个体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柞蚕微孢子虫生命力及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微孢子虫是(Nosema Peryi)是柞蚕微粒子病的主要病原,其各发育阶段以孢子生活力较强.将被其寄生的柞蚕各个变态、脱离物、排泄物及提纯的孢子放置不同环境中,经过不同时间进行提生测,同时测定不同剂量孢子对日光及各处理因子的抵抗力.试验表明:新鲜寄生提纯的孢子对蚕的传染力较强,但衰减快;以蛹中孢子存活时间最长,黑暗处经16个月才全部失去传染力,而其它带毒物中孢子经半年基本全部衰减;明亮处孢子比暗处衰减快;孢子在日光直射下8h完全失去活性;对干热抵抗力比湿热强;对化学药剂浓度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7.
8.
用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总蛋白为抗原,采用长程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取4次免疫后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用PEG-1500进行细胞融合,第1次融合率为13.3%,第2次融合率为55.4%。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中的单克隆抗体。初检阳性率分别为4.68%和5.26%。经3次亚克隆筛选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家蚕微孢子虫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G10和2B1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IFAT)和Western-bloting分析证实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是特异针对家蚕微孢子虫蛋白的,将在孢子孢壁蛋白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柞蚕是一类以柞树叶为食料的经济类吐丝结茧昆虫,柞蚕微孢子是寄生在柞蚕体内的一种微孢子虫,是柞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其主要通过食下传染或者母体传染来感染柞蚕.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对柞蚕微孢子虫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四种常见的de novo组装软件对柞蚕微孢子虫全基因组的组装,结果显示不同的软件组装的结果相差甚远,由此表明由于柞蚕基因组本身结构的特殊性及组装软件的针对性,导致了组装质量的差异性.本研究对于今后昆虫微孢子虫基因组的组装软件的选择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酶标抗体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酶标抗体间接法和酶标抗体PAP法检测蚕微粒子孢子,二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被检材料与阳性对照中的孢子被染成褐色,从而可以确定为蚕微粒子孢子。二种方法比较,间接法相对简单,PAP法敏感性更高,均为重要的蚕微粒子孢子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柞蚕微孢子虫的孢壁蛋白组成和结构特点,有助于解明柞蚕微孢子虫在侵染过程中与蚕体细胞的互作机制。分别采用煮沸法和Laemmli法分离提取柞蚕微孢子虫总蛋白和孢壁蛋白,回收30kD左右的蛋白条带进行液质联用离子阱电喷雾质谱分析,获得的短肽序列经Mascot在线检索工具进行蛋白同源序列比对,共鉴定出27种具有功能注释的蛋白,有3种注释为孢壁蛋白。其中获得了与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8(NbSWP8)高度同源的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8(NaSWP8)的基因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NaSWP8与NbSWP8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0%,且均具有特征性的肝素结合基序,二者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的非同义替换率和同义替换率比值(dN/dS)明显小于1,表明孢壁蛋白8基因在2种蚕类微孢子虫中受到纯化选择压力的作用,基因的功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柞蚕微孢子虫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液直接免疫家兔获得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后,分别采用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制作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建立能简便、快捷、准确诊断柞蚕微粒子病的柞蚕微孢子虫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分别是将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与25 nm和17 nm的胶体金颗粒结合并固定在金标垫上,然后均将羊抗兔二抗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质控点(C),但是2种方法制作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反应模式不同:前者是以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点(T),而后者以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作为检测点(T)。2种方法制作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时间均为10 min,检测灵敏度为0.8×107个/mL,与柞蚕血淋巴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其中,以双抗夹心法制作的试纸条显色更清晰,结果更可靠,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铬变素2R法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铬变素 2R法 (Chromotrope 2R)染色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N .b)孢子和绿僵 (Nomuraearile yi)孢子、曲霉 (Aspergillusflavus)孢子、花粉粒 (Pollengranule)等与N .b孢子形状相似物 ,结果表明 :Chromotrope 2R法特异性地将N .b孢子染成粉红色 ,绿僵孢子、曲霉孢子、花粉粒未被染成红色 ,初步认为Chromotrope 2R法可应用于母蛾镜检的N .b鉴定 ,能明显提高N .b的检出率与准确性 ;染色N .b孢子的最佳时间与温度为 4 0min ,30℃。鉴于本染色法的条件、技术操作简便 ,染色特异性强 ,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家蚕肠球菌体外抑制微孢子发芽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家蚕微孢子的浓度(y)与孢子悬浮液的吸光值(OD_(625))(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y=2.712×1O~6x来表示,即可用分光光度计法快速准确地测定孢子的发芽率。微孢子在不同处理液中发芽的动力学曲线显示:经磷酸缓冲液、培养基的透析液或培养基的20%~80%饱和废硫酸铵盐析蛋白质处理微孢子在8min之内快速发芽;而经肠球菌培养上清液的透析液或培养上清液的20%~8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蛋白质处理的微孢子在30min内发芽十分缓慢,两者对孢子发芽的最终相对抑制率分别达到65.95%和70.08%;抑制微孢子发芽的活性物为肠球菌的外分泌物,其分子量在3.5kD以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肠球菌外分泌物质抑制家蚕微孢子发芽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3 株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的单克隆抗体( McAb) ,经过检测其中有9 株McAbs 为IgG 类, 4 株为Ig M , 这些McAbs 与新城疫病毒(NDV)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和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均无交叉反应, 病毒中和试验表明, 有5株McAbs 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 - blotting 试验表明, 这5 株有中和活性的McAbs 识别的抗原位点在VP2 。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早于1957 年发现于美国东部特拉华州的甘博罗(Gu m boro) 地区,1962 年由Cosgrove 首次报道, 此后该病相继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本试验对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获得的13 株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鉴定, 以期应用于对IBD 的研究,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染疑似鸡进行了检测。在IBVM41株人工攻毒鸡,用该技术于1~12d从气管、2~7d从肾脏可以检测到IBV抗原,阳性染色集中于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临床疑为IBV感染的病鸡,以Mc-IP技术和单抗免疫荧光试验(Mc-IF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3%及83.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