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罗马尼亚的玛拉木列什、蒙待尼亚和摩尔多瓦三大地区的布鲁拉品种牛群体的3330头后代、母牛和公牛的血型测定和对血红蛋白及血清运铁蛋白的电泳变解,计算出了5个血型系统和血红蛋白及血清运铁蛋白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并通过卡平方检验,测定出差异显著性。从得到的结果证明:布鲁拉品种牛群体,尽管饲养地区不同,但都有一个大的同源关系。在A、L、J、Z各个血型系统结构中,观察到了一般情况,其中隐性基因表现出明显地优势。在FV系统中以及血红蛋白和血清运铁蛋白的多型性的两个位点上,证明遗传平衡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家畜血型是一种遗传性状,而且是终生不变的。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血型在研究遗传、亲缘关系、抗病力以及经济性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家畜血型研究工作开展较晚。1973年全国猪育种协作计划修正草案中提出了研究我国猪种血型分类系统与主要经济性状关系的课题。并提出了开展猪的生化遗传、血型遗传方面的研究作为今后重点研究项目。1979年5月举行了全国《血型、血液生化测定在猪育种中应用》专题研究协作单位会。笔者结合湖南省地方良种猪选育工作,对宁乡猪、大围子猪进行了血型分类研究。从1979年秋季开始,先后采集了76头宁乡猪、大围子猪血液进行了2,629次交叉凝集反应试验,采用数学方法分类,初步摸索出两个猪种的不同血型,确定了“使用单价”血清、亚型、多价血清,最后通过两个猪种血型分布频率分析(表11),初步确定两个猪种有一定亲缘关系,但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49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的71头黑白花种公牛的9个血型系50种抗原,分析表型,确定基因型,计算其基因频率;分析研究了东北黑白花奶牛血型的基因构成,并与美国,日本的黑白花奶牛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东北黑白花牛的遗传基础很广,它同日本和美国黑白花牛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遗传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具粘果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对影响Ptg基因表达的遗传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与Ptg基因互作产生单倍体是受雌配子体基因型控制的,只要雌配子体带有Ptg基因即有发育成单倍体的潜力;父母本基因型与单倍体频率有密切关系,但父本是否具有Ptg基因与诱导频率无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具粘果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对影响Ptg基因表达的遗传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与Ptg基因互作产生单倍体是受雌配子体基因型控制的,只要雌配子体带有Ptg基因即有发育成单倍体的潜力;父母本基因型与单倍体频率有密切关系,但父本是否具有Ptg基因与诱导频率无关。  相似文献   

6.
用43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41头延边黄牛的A、B、C、F、L、S、Z,7个血型系——43种抗原,计算了其基因频率。根据七个基因位点的不同血型抗原的频率,估测了延边黄牛同朝鲜黄牛、日本褐牛、日本黑牛、印度尼西亚两个品种牛(BaliCattle、Madura Cattle)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43、0.089、0.151、0.384和0.414。由不同品种牛之间的遗传距离绘出品种聚类图,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延边黄牛、朝鲜黄牛和日本褐牛相互间的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而三者与日本黑牛都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系的牛;印度尼西亚Madura和Bali之间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而与前者都有相当大的遗传距离,单独成为另一个系的牛。结合史料记载,可以认为前者是属于欧州系(Bos taurus domisticus)牛,后者属于印度系牛(Bos zebu indicus)。  相似文献   

7.
八倍体小黑麦体细胞耐盐变异体发生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同一植株不同分蘖进行幼穗、花药培养,分别诱导双、单倍体愈伤组织。继代选出生长好的无性系用于耐盐变异体筛选,测定各无性系出现耐盐变异体的频率。计算单、双倍体无性系的变异体频率之比值(H/D)。据变异体发生机制的不同会导致单、双倍体愈伤组织出现变异体频率的不同,将几种可能机制的理论H/D值与实测H/D值比较分析,发现八倍体小黑麦体细胞耐盐变异体的发生机制是具有显性作用的基因扩增,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基因显性突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评估转基因新种质在田间释放后因基因漂移所产生的生态风险,以转除草剂基因小麦豫麦70号为花粉供体材料,以野生二粒小麦为花粉受体材料进行了栽培种向其主要近缘野生种基因漂移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基因漂移的频率在距花粉供体中心0.5m时最大,随着距花粉供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在距中心4m处频率最小。气候因素中影响基因漂移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风,顺、逆风基因漂移的频率相差近1.8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云南黄牛血液中5种蛋白多态和酶多态(Hb,Alb,Tf,Alp,CA)的16个等位基因位点及体尺、体重资料,并根据测定结果采用Nei(1973)的遗传距离,再用类平均法作聚类分析,结合体态特征、毛色和体型的测定结果,并参考出土文物资料综合研究云南黄牛品种的分类,结果表明云南黄牛有较高的Hbc,TfF和Alb8基因频率,且体型也与普通黄牛不完全相同,初步认为云南黄牛混有瘤牛和爪哇牛的血液,与东南亚黄牛有较近的类缘关系.均为同源并同属中间型.推断云南是另一种瘤牛的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鸡的血型的研究,从K.Landsteiner(1924)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的开创性工作算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抗血清制备、分型和命名,血型抗原的基因支配和遗传方式、血型因子与鸡品种(品系)的起源分化、遗传变异的关系,血型类别与鸡的抗病力、生产性能的联系及其在遗传育种实践中应用等方面都有很多报告。本文根据国外资料并结合作者所在单位的工作,对鸡的血型研究的概况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猪种中氟烷基因频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PCR-RFLP方法对16个猪体382头送检猪的毛样DNA进行氟烷基因检测,发现我国地方猪种除枫泾猪带有0.100氟烷基因频率外,别的猪种中未发现氟烷基因;而枫泾猪中氟烷基因的较高频率可能与送检样品数较少有关。国外猪种大约克猪氟烷基因频率为0.222,这可能与大约克猪品系的起源有关。而杜洛克猪中未发现氟烷基因。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中西部春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麦苗期离体培养 ,对甘肃中西部地区的小麦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毒性频率分析 ,结果 :( 1 )纯化菌株 36份 ,鉴定出生理小种 2 0个。其中优势小种是 0 1 5 ,分布频率为 1 6.7% ,0 77号为次优势小种。( 2 )群体毒性频率分析中毒性基因 VEra,V8,V1 ,V3c,V3f频率达 70 %以上 ,而 V2 ,MID,V2 0 ,V2 1 ,V4b,V4频率在 1 6.7%以下 ,46%的白粉菌毒性基因频率高于 40 % ,说明目前甘肃省白粉菌毒性基因频率高 ,含有Pm2 MID,Pm2 0 ,Pm2 1 ,Pm1 b,Pm1 等抗病基因的品种在育种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掘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材料,对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4个省(市)211份大豆资源作缺失体种质的筛选以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氧合酶有4种电泳类型:Lox1,Lox2,Lox3a和Lox3b;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豆资源中有丰富的脂肪氧合酶缺失类型,缺失频率为18.48%,其中单一缺失类型较丰富;Lox2,Lox2和Lox3分别受显性基因控制,缺失体则分别受隐性基因控制,控制Lox1和Lox2的基因是紧密连锁遗传的,连锁强度为7.77%,而控制Lox3的基因则是独立遗传的。因此,在无(或少)豆腥味新品种培育和利用上应选育脂肪氧合酶全缺失类型和缺失Lox1,Lox2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同等条件下研究比较籼、粳型转基因水稻花粉源基因飘流差异,为控制转基因水稻基因飘流提供参考.[方法]以籼型转基因水稻Bar9311和粳型转基因水稻B2为花粉供体材料,常规籼稻特籼占25和籼型不育系博A为受体材料,在自然条件下研究籼、粳型转基因水稻向不育系和常规稻的基因飘流频率.[结果]当受体为不育系时,无论花粉源是籼型还是粳型转基因水稻,在不同距离点的基因飘流频率均为粳型>籼型.10m试验区内籼型转基因水稻向不育系各点平均基因飘流频率为1.325%~23.948%,粳型为3.906%~45.934%;而当受体为常规稻时,籼型转基因水稻向常规稻各点平均基因飘流频率为0.015%~1.189%,粳型为0.041%~0.435%.此外,随着距离的变化,在6m内的基因飘流频率是粳型<籼型,之后两者出现交互现象.无论籼型还是粳型转基因水稻,向不育系基因飘流的频率远高于向常规稻的飘流频率,且基因飘流频率均随与花粉源距离的递增而递减.[结论]不同类型的花粉供体或受体,都会对基因飘流频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影响猪生长和体尺的重要候选基因(GHRH基因)多态性与猪体尺的相关性,选取大白猪为大型猪的代表,巴马香猪为小型猪的代表,利用测序法筛查了两猪种间GHRH基因上存在的SNPs,统计了各个SNP在2个猪种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然后基于基因型频率对每个SNP与猪体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将筛选到的与猪体型相关的SNPs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共有7个SNPs存在于两猪种间,分别为g.1874AC、g.2276AG、g.4165 C-、g.4238TC、g.8079 I-(GTGCTGGCGTGAG缺失)、g.8114AG及g.8178AG,且这些SNPs均与猪体尺性状显著相关,其中g.2276AG和g.4165 C-存在连锁效应,并且大白猪形成的优势单倍型为AC,而巴马香猪为G-型,单倍型频率在两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01);位于基因内含子4的3个位点(g.8079 I-、g.8114 AG及g.8178AG)在大白猪中形成的单倍型为-GA,而巴马香猪为IAG,单倍型频率在两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01)。这说明猪GHRH基因上存在的SNPs与猪体尺相关,可作为猪种遗传性状及育种的筛选标记,将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及猪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和起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分布,描述了变种的形态特征及其特点,鉴定它们属于1种3亚种240变种,其中ssp. Intermedium (Korn.)Hsu为国内首次发现,发现并命名新变种172个。西藏栽培大麦具有春性、遗传多样性和控制主要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其基因型与西方大麦的基因型截然不同,属东方型,而东方大麦的起源中心在中国。根据作者和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青藏高原栽培和近缘野生大麦的研究结果看,中国栽培大麦和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的遗传距离最近,进而证明了青藏高原是中国栽培大麦的初生起源中心,同时也是世界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7.
提高青花菜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花菜花药在keller固体培养基上可以直接诱导形成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与供试材料的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成分和初始高温诱导培养有关。不同基因型胚状体诱导频率在0.1~12%之间;花粉胚状体诱导的最佳时期为单核末期至双核初期;培养基以keller+2.4—D0.1mg/L+NAA0.1mg/L+10%蔗糖效果较好;在接种花药后于32~34℃上进行24-48小时高温处理,能使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转变为孢子体发育形成胚状体,显著提高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胚状体在MS培养基附加适量6-BA和NAA上能形成完整植株,花粉胚状体加培植株移栽到田间,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电子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畜禽保种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不同参数组合(包括起始基因频率、群体有效含量和世代数等)的模拟试验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1 在有性繁殖的有限群体中,原封不动地保存群体基因库中的每个基因(包括频率很低的基因)是根本不可能的。 2 在完全实行随机交配的情况下,长期保存频率较高的基因也需要相当大的群体才有可能。 3 频率较高基因的保存也不能单纯依靠群体大小,还需借助于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小群体内长期保存频率较高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高温起始培养、培养基等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因型和小孢子发育时期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品种间甚至同一品种内的个体间,诱导频率差异显著;适宜培养的小孢子发育时期为单核晚期;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可提高胚状体诱导频率;起始培养高温热击促进胚状体诱导。成熟胚状体在无激素B5培养基中,直接再生出植株或经次生胚继代培养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挖掘清平猪妊娠期短和产仔数多等优良繁殖性状的遗传背景,在清平猪与大白猪杂交后的F1代和F2代黑猪群体中进行了 ESR 、 FSHβ 和 PRLR 与该群体繁殖性能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1) FSHβ 基因在F1和F2群体中的A等位基因与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近; ESR 在F1和F2群体中的优势基因均为B等位基因; PRLR 基因在F1群体中的优势基因为C等位基因,在F2群体中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近。(2) FSHβ 不同基因型对F1群体的产活仔数和F2群体的总产仔数、初生体质量、断奶仔猪体质量和3周龄体质量等重要繁殖性状均有显著影响。(3) ESR 不同基因型对F2群体妊娠期长短的影响表现为AB<AA<BB, ESR 基因的AB型个体具有较短的妊娠期,但AA型比BB型个体的木乃伊数多0.46头。(4) PRLR 不同基因型对F1群体的妊娠期有极显著影响,对总产仔数、断奶仔猪数和70日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对F2群体的弱仔数、初生体质量、断奶仔猪体质量和3周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 结果表明,清平猪杂交后代的选育过程中可以淘汰部分 FSHβ 基因AA型个体,应该提高有利基因B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 ESR 基因的AB型有利于缩短妊娠期,可淘汰AA型个体; PRLR 基因中T等位基因是繁殖性状的有利基因,但可能与弱仔性状正相关,须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