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政府 《中国茶叶》2008,30(12):38-39
茶业是湖南省石门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石门县以“生态立业、科技先行、文化引路、品牌拓市”为发展战略,把茶业作为“兴农、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以主攻“有机茶、名优茶”为重点,创品牌、拓市场,建成了大基地,形成了大产业,获得了大效益,实现了大发展。石门先后被授予(认定)“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出口基地县”和“全国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东山秀峰”、“石门银峰”双双荣获“湖南十大名茶”称号。茶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高、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4月28日下午,“石门银峰”与“东山秀峰”的PK周活动在星城长沙隆重登场。以湖南卫视经济频道为主导媒体的近20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会,1000名领导、专家、客商和游客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5月15~18日,“湘茶大赛石门赛区品鉴会暨千人品茶”活动隆重举行。来自湖南农大、湖南茶叶所、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公司的专家以及湖南省茶馆联盟的30多名茶馆老板、来自石门各地的20家茶叶公司老总和当地茶友,与1000多名市民同场品茶。 相似文献
5.
在面临加入WTO后我市农业各业如何进行结构调整的大调查中,经专家和领导们的反复分析论证,提出了我市高山优质茶工程实施意见,随后在全市山地开发专项经费中切出一块资金,用于扶持高山茶及具闽西特色的茶叶开发,并把以实施高山茶开发为主业的云顶茶园确立为本年度全市1 2个农业产业优化龙头企业之一.这为我市茶叶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7.
8.
石门,拥有湖南屋脊“壶瓶山”,全县峰峦逶旖,终年云雾氤氲,气候独特,最适宜茶树生长,自古就产名茶。从武陵山到夹山、壶瓶山,几乎山山都有上好的茶。位于夹山西北麓的八坪,就是古代贡品牛柢茶原产地,其茶叶质地优异,跻身于唐宋八大贡茶之列。北宋蔡襄于皇祜年间著述的《茶录》一书中,便有“石门产牛柢茶,为贡品”的记载。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中则较为详细地写道:“牛柢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元明以来,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柢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野生茶制品的消费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如何合理利用、保护好这一生态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邵武高山野生茶的现状、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和建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指按一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加工流程,使果实成为高档次的商品,它包括柑橘采后药液洗果、打蜡、分级和包装等内容。21世纪以来,中国柑橘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外柑橘与国产柑橘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柑橘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广大市场和消费者在注重果品质量安全时,对果实的外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石门柑橘凭借规模和质量优势,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广大销售市场的认可和赞同,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更加巩固了石门柑橘的市场地位,成为石门柑橘产业发展的推进剂。本文以此为主线,首先概述了石门柑橘的产销形势,阐明了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行业的发展必然及现状,客观分析了当前柑橘商品化处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形势,明确了石门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从“中国茶叶之乡”的嵊州市茶叶主管部门获悉,预计今年全市出口珠茶达5.5万吨,占全国珠茶出口总量的60%左右,实现销售额近7亿元。这其中,该市6000余名茶农跨省承包经营茶园2万公顷、每年运回嵊州的初制茶叶7.5万吨,为确保嵊州全国最大的珠茶出口基地的地位功不可没。 晋、南北朝时,该市境内种茶、饮茶已较普遍,据宋《剡录》记载:“剡茶声,唐已著”。清同治起至今,为著名的平水珠茶的主要产地,素以形似珠、色绿翠、香浓味醇的优异品质著称,在国际市场上颇享盛誉。但近几年来由于市场扩大,仅靠该市O.75万公顷茶园、1万吨茶叶的产量,已远远满足不了110家精制茶厂的“胃口”,有时一些企业因原料断档只得停产歇业。当地不少有头脑的茶农从中看到商机,纷纷到江西、安徽、湖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是中国寅虎生风的一年,国外聚焦的目光是中国能否举办好一次高水平的世博会。因为在此之前,喜上加霜的是青海玉树大地震,就象一个残暴的凶神恶煞,摧残震颤着国人忧伤的心灵。屡挫屡勇的炎黄子孙,毅然高擎起了世博的大旗,以预示着中华的雄风……那么,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石门茶叶产业,提升"石门银峰"品牌形象,今后5年内,石门县委、县政府将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助推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①生态兴茶。重点抓好低产茶园改造和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每年改造中低产茶园5000亩以上、新扩无性系良种茶园3000亩以上;加快有机茶转换和认证工 相似文献
14.
石门县位于湘鄂边陲,湖南屋脊——海拔2098.7m的壶瓶山横亘境北,境内几十座千米以上高山连绵相依,森林茂盛,茶林相间,云雾缭绕,具备茶树生长需要的最佳自然生态条件。茶叶是石门山区传统的农村产业,20个乡镇(区)中,有10个乡(镇)、115个村主产茶叶。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确立"茶产业支柱地位"不动摇,引导山区农民发展生态茶园,走出了一条种茶致富的路子,茶产业保持了和谐、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双上绿芽"茶产于湖南省澧县云秀太青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有机茶园基地,基地分布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越,雾日180天左右,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1500mm,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年均气温l5.5℃,日照短,昼夜温差大。这里的茶树,具有芽头肥壮,白毫披覆,持嫩性强,内含物丰富,碳氮比小的特点,是湖南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出口茶叶基地和湖南省名茶生产基地,2004年获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有机产品认证书,2006年7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有机茶认证证书,2009年获得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认证。凭借"双上绿芽"有机茶的优良品质,加以多年的潜心运作,"双上绿芽"现已是中国名茶中的高端品牌,在2005年的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暨"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首发式上被指定为专用茶,2005年11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14,(12)
正由贵州凤冈县茶叶协会会长谢晓东编著的反映凤冈县近10年来茶产业发展历程的《凤茶掠影》一书,日前由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发行。自2003年始,凤冈用10年时间从一个地图上都难找到的西南陲地,发展成家喻户晓的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凤冈锌硒茶由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贵州省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凤冈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中国茶业发展史上的凤冈现象。凤冈茶业的10年,有决策者的智慧,有执行者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徘徊的困惑,其中也包含了作者谢晓东先生伺茶的汗水和心血。《凤茶掠影》全书共9章,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凤茶近10年发展的风风雨雨,其中高层设计收录了原遵义市委书记傅传耀《道茶》、原凤冈县委书记王贵《打造西部茶海的构 相似文献
17.
18.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围白茶在福鼎。福建省福鼎市是全国十大产茶县(市)之一,也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的原产地、主产区和出口基地。近年来,福鼎始终把发展壮大茶产业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打造“生态茶、健康茶、放心茶”。 相似文献
19.
20.
石门县位于湘鄂边陲,北托湖南屋脊——海拔2098.8m的壶瓶山主峰,南拥茶道源头——千年古刹夹山寺。县境内160余座千米以上高山相连,和湘西、鄂西群山相依,国土面积3973km2,人口70万,土家族聚居占56%,古称"蛮夷"之地。石门在汉代属武陵郡,西晋时属天门郡澧阳县,自南朝陈代改天门郡为石门郡,而后改石门县,迄今1700多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