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东方高原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量为(18.36±0.91) g健康鱼54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并分别放入18个水族缸中,分别投喂蛋白质水平为20%、25%、30%、35%、40%和45%的饲料,日饱食投喂3次,整个试验持续60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东方高原鳅摄食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得出,东方高原鳅最佳摄食率的饲料蛋白水平为40.77%。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基于折线的模拟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分别高于32.48%和33.64%后,东方高原鳅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不再显著升高。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东方高原鳅氮摄入量和绝对氮摄入量均逐渐增加;蛋白质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二次曲线拟合最高值时,蛋白水平为27.17%。饵料系数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基于折线模拟最低饲料系数时,蛋白水平为29.37%。各试验组成活率、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摄食率、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东方高原鳅适宜蛋白需求为27.17%~33.64%。试验结果将为东方高原鳅优化人工配合饲料的科学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皇康康  张春晓  王玲  宋凯  黄飞 《水产学报》2014,38(6):877-887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生长、体组成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以红鱼粉、豆粕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主要脂肪源,α-淀粉为主要糖源,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并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配制实验饲料。实验设3个蛋白水平(35%、40%和45%),每个蛋白水平下设4个脂肪水平(4%、7%、10%和13%),共12种饲料,饲料可利用能变化范围为12.4~17.8 kJ/g,蛋白能量比变化范围为21.9~32.0 mg/kJ。每种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水族缸放养12只牛蛙[初始平均体质量为(91.5±1.1)g],每日饱食投喂2次,实验周期56 d。结果发现,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而13%脂肪组的牛蛙肝脏出现颜色不均一和肝体脆化无韧性的现象。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显著影响牛蛙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其中,40%蛋白组牛蛙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5%蛋白组,与45%蛋白组无显著差异。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饲料效率显著升高,而摄食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升高,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率无显著差异。饲料脂肪水平与牛蛙全体的脂肪含量和总能水平正相关,但不影响牛蛙全体的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牛蛙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和脂蛋白酯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研究表明,牛蛙饲料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0%和7%,适宜蛋白能量比为27.7 mg/kJ。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动植物蛋白配比水平对花(鱼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0尾5 cm花(鱼骨)幼鱼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2个重复试验,分别放养在10口规格4.0 m×2.5m×1.0 m的水泥池中,投喂粗蛋白水平约39%、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配比水平为0.5:1、0.75:1、1:1、1.5:1、2:1的5种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经过55 d的饲养,5组鱼的饵料系数为2.25、1.50、1.43、1.43、1.45,相对增重率分别800%、1 181%、1 228%、1 257%、1 238%.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动植物蛋白配比0.75~1.00:1时,既能确保花鱼骨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利用率,又能降低养殖生产成本,饲料系数为1.43~1.50.  相似文献   

4.
<正>梨形环棱螺属田螺科、环棱螺属,俗称螺蛳、豆田螺,体呈梨形,是一种大型环棱螺。梨形环棱螺世代短且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李晓英等,2010),市场上销售及出口食品主要为螺肉,也可以作为畜、禽的饲料及鱼的饵料;干燥贝壳可入药,名白螺蛳壳,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等功效。作为地方特色美食——柳州螺蛳粉的原材料,梨形环棱螺受到广大消费者和水产养殖者的喜爱(但小琴等,2020)。  相似文献   

5.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七星鲈、海鲈,是广温、广盐性的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具有体色鲜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养殖中,花鲈具有生长快、病害少、适应性广、价格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国内外花鲈养殖呈上升趋势。因此国内外学者认为花鲈是今后集约化养殖最有希望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对鲫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40尾体重为(16.0±1.2)g的鲫鱼苗,按照单因素随机分组原则分成4个处理组,依次饲喂蛋白质含量为30%、31%、32%、33%的饲料;预试验7d;正式试验60d。结果显示:32%组的增重率显著的高于30%组、31%组和33%组(P<0.05);32%组和33%组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0%组和31%组(P<0.05),32%组的特定生长率虽然高于33%组,但是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32%的饵料系数极显著的低于30%组和31%组(P<0.01),显著的低于33%组(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蛋白和脂肪水平双因素实验,通过检测云纹石斑鱼血清、肝脏和肌肉中免疫与抗氧化指标,为饲料蛋白和脂肪的适宜配比提供依据。以鱼粉和豆粕作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混合油作脂肪源,3个蛋白水平分别为:35%、40%、45%,每个蛋白水平分别设3个脂肪水平:9%、12%、15%,每组3个重复。LZM活力和IgM含量在蛋白水平40%~45%时较高,也呈现随脂肪水平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蛋白水平比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LZM和IgM有更显著的影响。肝脏SOD活力在40%蛋白水平时较高,在低蛋白水平(35%)时SOD活力随脂肪水平上升而增强,而高蛋白水平(45%)时则相反。蛋白、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CAT活力均有显著影响,蛋白水平较高CAT活力较强。肌肉SOD和CAT活力变化趋势与肝脏大致相反。MDA含量随蛋白水平增加而减小,蛋白水平对肝脏和肌肉MDA都有显著作用,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肝脏MDA显著下降。实验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维持在一定水平(40%左右)是必要的,当蛋白需求满足时,适当增加脂肪水平有利于鱼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饲料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饲料中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平均体重0.44g)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共设5个水平组,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3.77%,4.82%,7.29%,8.37%,9.87%。每组20尾,3个平行,饲养66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江黄颡鱼幼鱼的饲料系数呈上升趋势,蛋白质效率则呈下降趋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抛物线变化,但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江黄颡鱼幼鱼肝脏中脂肪的蓄积量随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综合各项指标并分析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脂肪水平的回归性关系,可以推测江黄颡鱼幼鱼期的饲料脂肪水平应该维持在7.59%~7.65%。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花(鱼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豆粕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替代量分别为:0、12.5%、25%、37.5%、50%、62.5%和75%的7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25±0.01)g的7组(三重复)花(鱼骨)6周,以评估花(鱼骨)饲料中豆粕的适宜用量.试验结果表明:豆粕蛋白对鱼粉蛋白替代量为75%饲料组的鱼体末体重和增重率均显著低于其它6组饲料组(P<0.05),而其它6组饲料组间的鱼体末体重和增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饲料组间花(鱼骨)的存活率、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及蛋白质积累没有显著差异(P>0.05),花(鱼骨)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中豆粕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豆粕蛋白对鱼粉的替代对全鱼水分、粗蛋白、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本实验花(鱼骨)配合饲料中豆粕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625%.  相似文献   

10.
以初均重为(5.80±0.07) g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复合蛋白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消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用复合蛋白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0、20%、40%、60%和80%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用这5种饲料投喂花鲈70 d;养殖实验期间水温为(29.5±1.5)℃,盐度为29±1,溶解氧≥6.5 mg/L。养殖实验结束后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替代组花鲈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鱼粉替代比例的升高,花鲈增重率(WGR)、存活率(SR)、饲料效率(FE)以及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下降(P<0.05),花鲈肠道蛋白酶活性以及饲料干物质、粗蛋白与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皆显著降低(P<0.05),且花鲈后肠黏膜组织结构出现损伤,肠道促炎因子TNF-α、IL-1β基因表达量升高,抗炎因子基因IL-4、IL-10表达量相应降低。研究表明,复合蛋白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比例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脱脂黄粉虫(Tenebriomolitor)粉替代鱼粉对花鲈(Lateolabraxmacul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花鲈幼鱼[初始体重为(2.83±0.02)g]为实验对象,配制鱼粉水平为30%的饲料作为对照组(FM)饲料,用脱脂黄粉虫粉(TM)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5%(5%TM)、10%(10%TM)、15%(15%TM)和20%(20%TM)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对实验花鲈进行为期9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脱脂黄粉虫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花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TM组最高,显著高于20%TM组,但与FM、10%TM和15%TM组差异不显著。各组饲料效率、摄食率、存活率、肝体比、腹脂率以及全鱼体组成均无显著差异。脏体比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20%TM组显著高于FM组和5%TM组。花鲈血清溶菌酶活性随脱脂黄粉虫粉替代比例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TM组显著高于其他脱脂黄粉虫粉添加组。肠道组织观察发现,花鲈肠道的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随着脱脂黄粉虫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不同理想蛋白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氮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大白×长白杂交猪60头,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养于一圈)。5个处理饲粮DLys水平分别为0.33%、0.46%、0.58%、0.71%和0.83%,相应的CP分别为8.61%、11.33%、14.06%、16.67%、19.29%。饲粮等能(13.64MJDE/kg)等氨基酸模式,DLys∶D-SAA∶DThr∶DTrp为100∶61∶64∶20(实测值为100∶60∶61∶18)。试猪始重(35.20±3.58)kg,末重(59.57±6.37)kg。试验除考察生产性能外,在试验结束之前,选20头试猪(每处理选4头),进行了氮平衡试验,测定各处理组试粮氮沉积率。结果表明:随着理想蛋白水平的提高,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氮沉积先增加后降低,当CP为16.67%和DLys为0.71%时,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氮沉积为最高,此时,日增重为799.38g/d,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为2.78,氮沉积为33.63g/d。  相似文献   

13.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台湾东风螺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质鱼粉、豆粕等原料制成蛋白质含量不同的6组饲料(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8.16%、45.64%、40.67%、35.68%、30.80%、25.96%),喂养台湾东风螺47 d,以投喂鲜杂鱼组作为对照,分别于15、27、37、47 d测定螺高、螺宽、螺体重等生长指标,计算不同处理组在不同时间段(27、37、47 d)的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试验结束后测定东风螺螺肉的体组成和氨基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投喂颗粒饲料比投喂鲜杂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高;而当颗粒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变化(25%~48%)时,对东风螺生长性能并无显著影响。但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东风螺对饲料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当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25%时,47 d时其饲料系数2.3,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蛋白质效率1.74显著低于蛋白含量48.16%饲料组。从东风螺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分析,颗粒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25%。所有组东风螺螺肉的粗蛋白、脂肪,总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但是一些中性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和丙氨酸)和精氨酸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降低而呈现出降低趋势,部分组产生了显著差异。投喂颗粒饲料的东方螺生长不如投喂鲜杂鱼组。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基础饲料组[含30%鱼粉蛋白(FM)]为对照组,用鱼蛋白水解物(FPH)、猪血蛋白水解物(PBPH)、酵母蛋白水解物(YPH)和豆粕蛋白水解物(SPH)分别替代配方中1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喂养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8周,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水解物对花鲈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存活率在97.78%–98.89%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PH组与FM组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PBPH组、SPH组和YPH组(P0.05);FPH组饲料效率高于FM组、PBPH组和YPH组(P0.05),且显著高于SPH组(P0.05);各实验处理组鲈鱼摄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FPH组蛋白效率比显著高于FM组、PBPH组、SPH组和YPH组(P0.05);FPH组、FM组和YPH组的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PBPH组和SPH组(P0.05)。饲料中添加FPH和YPH会显著增加花鲈肝脏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FM组、PBPH组和SPH组(P0.05)。FPH组的花鲈鱼体粗蛋白含量高于FM组和YPH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FPH组显著高于PBPH组和SPH组(P0.05)。综上所述,4种不同蛋白水解物替代鱼粉后投喂花鲈幼鱼,鱼蛋白水解物效果最好,其次是酵母蛋白水解物、猪血蛋白水解物和豆粕蛋白水解物。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和2%的壳聚糖,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d,探讨壳聚糖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和1%壳聚糖可以显著促进花鲈的生长,但是不同添加浓度对成活率均无影响。在30d时添加0.5%或1%壳聚糖能有效提高花鲈的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在60d时仅明显提高补体活性。添加壳聚糖对白细胞的数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急性温度胁迫对花鳅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花鳅对温度的急性应激反应,采用8℃、12℃、16℃和20℃胁迫长期养殖于12±2℃的温度条件下的花鳅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观察行为、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指标.结果显示,4个温度梯度下,成活率均为100%,行为发生变化,温度越高活动性越强,20℃开始出现在水体中上层频繁游动现象.同一温度处理,除12℃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检测时间,三者均随温度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除48小时的不同温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余不同温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温发生急剧变化,影响鱼体行为,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应密切关注养殖水温的变化,减少温度应激,增加花鳅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配制9种试验饲料,研究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31%、37%和43%)和脂肪水平(3.5%、5.5%、7.5%)对平均体重为5.49 g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鱼种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实验选取赤眼鳟鱼种810尾,随机分成9组,每组2个重复,饲养期6周。结果显示: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交互作用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饲料系数影响显著(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7%、脂肪水平为3.5%时赤眼鳟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随着特定生长率的升高,赤眼鳟的肥满度和肌肉蛋白质的含量升高;赤眼鳟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均随着饲料中可消化能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添加混合油 (豆油∶鱼油为 2∶1 )配制 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 ,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鳜鱼 (平均体重 61 g)生长的影响。混合油添加量为 0~ 8% ,饲料脂肪含量为 4~ 1 2 % ,蛋白质含量为 44 0 %。结果显示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和蛋白质效率有显著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在 7%~ 1 2 %时 ,鳜鱼特殊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高。说明适当增加饲料脂肪含量能够促进鳜鱼生长 ,并提高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9.
饲料脂肪水平对长吻Wei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友光 《水利渔业》1999,19(1):45-46
通过添加鱼油配制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长吻Wei鱼种生长的影响。鱼油加量按3%递增,范围为0-12%,饲料脂肪含量为5%-18%,蛋白含量45.0%。  相似文献   

20.
饲料脂肪水平对点篮子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鱼油和豆油(1∶1)等比例混合油,配制6组脂肪水平分别为4.16%、7.42%、10.68%、14.20%、16.56%、19.62%的等氮饲料,标号依次为L1、L2、L3、L4、L5、L6。以初始体重28.09±0.60g的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为实验对象,经过八周的饲养,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点篮子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L3和L4组显著高于其它四组(P<0.05),且两指标均随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全鱼、肌肉及肝脏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全鱼粗蛋白含量L1与L6组最低,显著低于其它四组(P<0.05);肌肉蛋白、水分及灰分与饲料脂肪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肝脏水分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综合点篮子鱼生长及鱼体成分分析,点篮子鱼饲料中脂肪适宜添加量为10.68%~14.20%,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点篮子鱼饲料中脂肪的最适添加量为13.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